刘洋洋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管子》四篇心论的治道意蕴
- 2023年
- 《管子》四篇以治心为治身与应物的前提,从心自身、身心、心物三个层次探讨心与治道的关联,集中反映了稷下黄老道家的心灵学说和政治思维。就心自身而言,两重心说揭示出众人与圣人心灵状态的差异,意在说明圣人统治权能的依据。身心关系方面,心对身体诸感官弱的控制性和主导性,以独特的思路论证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治道理念。心物关系中,虚静之心处在道的地位,借助形名之术以统御万物,是治道在抽象策略层面的说明。
- 刘洋洋
- 关键词:《管子》四篇治道黄老道家
- 基于r-NPV模型的未盈利创新药企业估值研究
——以泽暻制药为例
- 注册制实施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制度的重要变化之一便是引入了预计市值指标,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注册制率先在科创板试点,随后在创业板实施,预期将推广至整个A股市场。在注册制的市场化询价过程中,如何对未盈利企业合理估值,...
- 刘洋洋
- 关键词:注册制创新药
- 好恶、情性与人格养成——论早期儒家好恶观念演变的三条路径
- 2024年
- “好恶”也作欲恶、爱恶。早期儒家在关于情性、心灵和人格养成等的讨论中对于好恶有极丰富的论说。从个体修养与成德处着眼,孔子与楚简《性自命出》将好恶看作人的天赋禀性,认为其中蕴含着仁义之资,经由礼乐教化的引导、熏陶足以造就“心有定志”的君子人格。以探寻心性本体与德性之源为出发点,《礼记·大学》与楚简《缁衣》等将好恶与诚意、慎独相关联,着重刻画心之好恶具有普遍性、真实性与自发性;孟子则进一步明晰在欲生恶死的强烈情感之外,还有欲仁而恶不仁的道德本心,主张坚守本心即是贤者。荀子与《礼记·乐记》以群治为关切,认为好恶在后天应物之时极易流于“情欲”,必须借助礼乐教化节制个体好恶之情,以减少其在社会政治秩序建构中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 刘洋洋
- 关键词:儒家好恶
-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研究
-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需求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各个行业建设发展的必备要素。高校信息化是高等院校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形成现代化教育体系、转变为学习型高校、培养现代化优质人才的内在要求。高...
- 刘洋洋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四川高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