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炜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能谱CT
  • 4篇下咽
  • 3篇肿瘤
  • 3篇下咽鳞癌
  • 3篇鳞癌
  • 3篇结节
  • 3篇甲状腺结节
  • 3篇恶性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同步放化疗
  • 2篇微小癌
  • 2篇纹理
  • 2篇纹理分析
  • 2篇良恶性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甲状腺微小癌

机构

  • 1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2篇郭炜
  • 10篇罗德红
  • 10篇林蒙
  • 10篇赵燕风
  • 10篇李琳
  • 8篇周纯武
  • 7篇赵心明
  • 7篇胡镭
  • 4篇杨亮
  • 2篇杨亮
  • 1篇易俊林

传媒

  • 4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病人35例,共42个病灶,其中恶性结节26个,良性结节16个。所有病人治疗前均行颈部增强CT扫描。将DICOM格式的CT增强图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 mm)导入CT Kinetics软件进行纹理及直方图分析得到未经滤过的原始细纹理图像。CT纹理分析主要参数包括熵值、偏度、峰态、平均像素值和像素分布的标准差。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纹理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阈值。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熵值、偏度、峰态、像素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65±0.92、0.63±1.37、0.69±1.23、84.08±23.36和18.14±3.31;良性结节分别为5.96±0.54、0.59±1.42、0.51±1.17、72.00±24.52和20.05±6.10。熵值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度、峰态、像素值和标准差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熵值6.09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阈值,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3、71.3%和70.0%。结论 CT纹理参数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郭炜罗德红赵燕风李琳林蒙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不同VEGF水平喉及下咽鳞癌能谱参数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喉及下咽鳞癌能谱参数的差异,为判断喉及下咽鳞癌预后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
杨亮罗德红赵燕风林蒙李琳郭炜
关键词:能谱CTVEGF
能谱CT虚拟平扫替代常规平扫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能谱CT碘抑制(MSI)成像作为虚拟平扫(VNC)替代真实平扫(TNC)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10月于我院行常规平扫、能谱成像模式增强扫描的72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影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TNC与VNC影像上不同组织CT值、客观影像质量、主观影像质量评分、诊断钙化能力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在TNC和VNC两种影像上,甲状腺结节病灶、正常甲状腺、颈内动脉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正常甲状腺腺体外,其他部位CT值差异均不大(<4 HU)。两种影像项部脂肪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影像噪声高于TNC影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均低于TNC影像(P<0.05)。2TNC与VNC主观影像质量评分中位数均为4.0分,VNC的主观评分略低于TNC,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C检出钙化24例,VNC检出22例。TNC与VNC对钙化检出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C测得的钙化长径值较VNC大(P<0.05)。4单独能谱增强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值明显小于TNC加增强扫描(P<0.05),与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比较,单独能谱增强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可降低48.76%。结论在甲状腺CT扫描中,VNC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替代TNC成像的潜在能力。
胡镭罗德红李琳林蒙赵燕风郭炜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能谱虚拟平扫
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能谱参数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能谱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采用Discovery CT750HD CT扫描机能谱模式扫描,在最佳单能量影像上对病灶进行形态学征象分析。应用能谱分析与测量软件对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碘含量(IC)、水含量(WC)、标化碘含量(NIC)、能谱曲线斜率(K)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能谱参数进行比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为单发57例(85.1%),形态不规则46例(68.7%),边界不清楚45例(67.2%),密度不均匀48例(71.6%),21例(31.3%)可见钙化灶。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灶W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的IC、NIC及K值均高于未分化癌和淋巴瘤(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有一定差异,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琳罗德红赵燕风胡镭郭炜林蒙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能谱CT
能谱CT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能谱CT影像,旨在探讨能谱CT在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颈部能谱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癌33例(35枚病灶),采用Discovery CT 750 HD扫描机,通过能谱扫描和GSI viewer影像分析软件获得:140 k Vp混合能量影像(A组);最佳单能量影像(B组);最佳单能量影像与物质分离(碘基)影像融合获得的影像(C组)。对A、B组影像质量的客观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并对3组影像检出性能的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所有病灶的影像表现及能谱参数进行分析和测量。结果 B组的对比噪声比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影像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1.4%、97.1%、100%,主观评分分别为2.54±1.15、3.31±0.93、3.46±0.74,单能量与碘基融合影像在病灶的检出方面优于混合能量CT,并与单能量影像相仿。微小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19例(54.3%),边缘不清楚24例(68.6%),密度不均匀24例(68.6%)、可见微小钙化灶(16例,45.7%)及淋巴结转移(20例,57.1%)。病灶碘含量平均(2.50±1.03)mg/m L,标化碘含量平均0.33±0.14、能谱曲线斜率平均2.99±1.59。结论能谱CT可为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病灶的检出与诊断。
李琳罗德红胡镭赵燕风郭炜林蒙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能谱CT
多参数MRI预测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预测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MRI资料完整的46例舌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30例(单侧转移16例、双侧转移14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6例。40例行头颈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仅行MRI平扫;其中32例行DWI检查。测量和记录肿瘤ADC值、长径、厚度、距舌中线距离、距舌下间隙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单侧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间MRI测量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MRI参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患者间肿瘤距舌下间隙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径、厚度、距舌中线距离、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问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径、厚度及距舌中线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ADC值、长径、厚度及距舌中线距离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78、0.822、0.834和0.794,分别以1.13×10^-3mm^2/s、31.08mm、17.33mm及-2.26mm为阈值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90.9%、83.3%、86.7%和86.7%,特异度分别为90.O%、81.3%、81.3%和75.0%。肿瘤ADC值预测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下面积为0.806,以1.07×10^-3mm^2/s为阈值,预测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5.0%。结论舌癌患者多参数MRI上,肿瘤ADC值、长径、厚度及距舌中线距离可作为独立因素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ADC值对预测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帮助。
郭炜罗德红李琳林蒙赵燕风杨亮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舌肿瘤淋巴转移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估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经本院喉镜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同步放化疗的喉(10例)及下咽(26例)鳞癌患者共36例,于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并在放疗剂量累积达50Gy时行治疗中MRI复查。根据治疗结束后肿瘤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及部分缓解组(PR)。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分别比较三者在CR组与PR组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预测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效能。结果:36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达CR20例,PR16例。喉癌和下咽癌两组间治疗前DCE-MRI各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治疗前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0.307±0.055)min-1、(0.527±0.114)min-1和0.587±0.045,PR组的相应值分别为(0.234±0.049)min-1/min、(0.390±0.090)min-1和0.602±0.037。两组比较,Ktrans和Ke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以Ktrans=0.283min-1为阈值,预测同步放化疗后达CR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39、70.0%和81.2%;以Kep=0.446min-1为阈值,预测同步放化疗后达CR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09、75.0%和75.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
郭炜罗德红李琳赵燕风林蒙杨亮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下咽肿瘤鳞癌动态增强扫描放化疗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喉及下咽癌诊断及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喉及下咽癌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特征  目的:分析喉及下咽癌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特征,探讨IVIM-DWI对喉及...
郭炜
关键词:下咽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同步放化疗
能谱参数预测局部晚期喉及下咽鳞癌治疗疗效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投影CT ( dSPCT)预测局部晚期喉及下咽鳞癌( LHSCC)放疗±化疗疗效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2014年间原发局部晚期LHSCC并行dSPCT扫描患者23例资料,按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 CR)和非完全缓解( NCR)组;比较两组T分期、治疗方式、碘基物质浓度( IC-L)、水基物质浓度( WC-L)、能谱曲线斜率( s-SHC)的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CR和NCR组T分期、治疗方式相近(P=0.54、1.00),IC-L分别为(15.89±4.08)×102μg/cm3、(20.43±5.98)×102μg/cm3(P=0.04),WC-L值相近(P=0.32),s-SHC分别为2.16±0.55、2.77±0.81(P=0.04)。 IC-L、s-SHC 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4、0.72(P=0.03、0.04);以IC-L值≤17.44、s-SHC≤2.37作为诊断LHSCC疗效CR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5.0%、72.7%、0.47、2.75、0.34。结论 dSPCT判定局部晚期LHSCC治疗疗效有一定作用。
杨亮罗德红易俊林赵燕风林蒙李琳郭炜
关键词:鳞癌受试者工作曲线
CT纹理分析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或细针穿刺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共72个结节.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颈部增强CT扫描.将DICOM格式的CT颈部增强图像(层厚和...
郭炜罗德红赵燕风李琳林蒙杨亮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纹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