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药品
  • 7篇药品不良反应
  • 3篇不良反应报告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医疗器械
  • 2篇医疗器械不良...
  • 2篇医疗器械不良...
  • 2篇器械
  • 2篇器械不良事件
  • 2篇不良反应监测
  • 2篇不良事件监测
  • 1篇严重程度分级
  • 1篇严重度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警戒
  • 1篇映射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指导

机构

  • 10篇江苏省药品不...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湖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药学会
  • 1篇南京市食品药...
  • 1篇苏州市药品检...

作者

  • 10篇王新敏
  • 5篇李明
  • 5篇孙骏
  • 4篇李尧
  • 4篇于丹丹
  • 3篇马丹华
  • 2篇卞蓉蓉
  • 2篇叶国菊
  • 2篇王启明
  • 2篇刘尉
  • 1篇崔平
  • 1篇赵敏

传媒

  • 4篇药学与临床研...
  • 3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H二级指导原则M1适用性研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映射实践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向MedDRA进行映射转换。方法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edDRA 21.0版本”、“UMC-Bridge”等,采用“一词三码”的技术路线进行映射和匹配,对找到编码相同的术语基本确认映射关系,对找到编码不同术语或仅找到一个编码的术语进行人工审核,对未找到编码的术语进行外请专家人工编码。结果6717个术语中有2733个基本确认映射关系,3175个术语进行人工审核,809个进行外请专家人工编码。结论采用本技术路线,可以实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向MedDRA的映射转换。为促进MedDRA在我国的应用,助力药品不良反应直报制度的落实,建议与MSSO建立协调机制以提高中文版本准确性,建立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C-ART)和药品不良反应术语填写指南等。
侯永芳田春华刘红亮刘翠丽李明王新敏
989例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采用回顾性统计法对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的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ADR以女性居多,年龄集中在41~70岁(56.32%);ADR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26.95%)、皮肤及其附件(20.41%)、胃肠系统(10.87%);严重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免疫系统(27.55%)、全身性损害(21.43%)、皮肤及其附件(15.31%)。结论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持续加强上市后产品的ADR监测。临床应重视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的安全使用,重点关注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
曹璐娟马丹华王新敏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食道支架的可疑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总结食道支架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食道支架的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年-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153例食道支架有关伤害病例报告和1994年-2015年96篇涉及食道支架不良事件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道支架有关的伤害事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断裂、胸痛、食管瘘等,构成比排名前三的是胸痛及异物感、胃食道反流和出血。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使用食道支架的安全。
李尧王新敏卞蓉蓉孙骏赵敏
关键词:食道支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021年
目的:针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严重程度的评价问题,改进统计法,量化ADR的严重程度,建立新的ADR严重程度分级评价模型。方法:引入区间数学的相关理论,基于Hamming贴近度,提出了ADR严重度和ADR严重程度隶属度的概念,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的ADR严重程度分级评价模型。结果:根据新的ADR严重程度分级评价模型,多西他赛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3级,紫杉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在3级和4级间波动,多西他赛相对紫杉醇注射液严重程度低,严重程度波动相对稳定。结论:基于区间数学和模糊数学理论,变单纯计次为考虑多源信息的模糊计次,能更好地分析利用不良反应报告,并对ADR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研究和分级评价,确定ADR的严重程度等级,便于不同药品之间ADR严重程度的比较。
周雨婷叶国菊刘尉王启明赵大方孙骏李国亮王新敏
关键词:区间数
模糊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检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号
2022年
目的充分挖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实现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为信号验证和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引入模糊数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模糊语义信息进行量化,构建模糊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FBCPNN)法,与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对比分析一致性,并分析复方骨肽的信号检测结果。结果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信号检测,FBCPNN法检测到11454个信号,其中新的(说明书中未出现)信号共534个,BCPNN法检测到10915个信号,其中新的信号545个。FBCPNN与BCPNN法相比较,灵敏度为0.9103,特异度为0.9766,约登指数为0.8869。结论基于不确定信息的FBCPNN法可充分利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不确定信息,有效地实现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刘靖叶国菊王启明刘尉赵大方孙骏李国亮王新敏李明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模糊数语言变量
江苏省药品重点监测报备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7年
为推进药品重点监测提供参考。分析2015年8月我省印发《江苏省药品重点监测报备工作程序的通知(试行)》后,对药品重点监测方案报备情况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企业有意愿开展重点监测,但对重点监测目的和作用存在疑虑;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的博弈贯穿重点监测全过程;方案伦理审查与患者知情同意是否执行,尚待形成共识。应做好政策间的衔接及说明工作;出台重点监测指南,明确技术标准;确定开展伦理审查,提高重点监测的科学性和伦理性。
孙骏于丹丹李明沈梦秋王新敏
关键词:上市药品报备
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分析企业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方法对南京市13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工作的检查结果,使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显示分别有92%的药品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85%的企业在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个例不良反应报告、人员管理,62%的企业在组织管理,以及31%和23%的企业在评价与控制、药品重点监测上存在不符合项目;而不符合项中,62%的企业被判定为严重不符合,100%受检查企业存在一般不符合项目。结论该市药品生产企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内部监测体系不完善,常规收集和报告工作缺陷较多,并缺乏足够有效的分析和评价手段,需要将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的检查作为一项常规长期的工作,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对该项工作的开展。
司玮吴晶李尧王新敏于丹丹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报告不良反应监测
长期处方政策下慢性病患者药物警戒工作的思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目前《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正式实施,探讨长期处方政策下慢性病患者药物警戒工作的意义和做法。方法:从慢性病患者药物警戒(PV)活动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角度出发,分析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PV活动和ADR监测的必要性,提出长期处方政策下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慢性病患者PV活动和ADR监测的相关建议。结果和结论:在长期处方政策下,患者用药安全性需要医生、药师、上市许可持有人、患者及社区等相关方各司其职并相互协作,密切监测慢性病患者的ADR,在确保用药安全、合理的前提下,使长期处方方便于广大慢性病患者。
王新敏于丹丹黄倩倩李尧马丹华李明侯永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慢性病用药指导
体外诊断试剂519例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3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19例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存在使用单位上报意识薄弱、Ⅱ类产品报告数量较多、风险信号较为隐蔽等问题。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
李尧王新敏卞蓉蓉孙骏张苏琳
关键词: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2016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缺陷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2016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辖区内92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共发现630项缺陷。对这些缺陷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从理念层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监管部门应根据实践经验持续改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的方式方法,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沈梦秋李明马丹华于丹丹王新敏崔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