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巴
  • 5篇多巴胺
  • 5篇多巴胺D2受...
  • 5篇受体
  • 5篇头痛
  • 5篇偏头痛
  • 4篇PAG
  • 2篇导水管
  • 2篇导水管周围灰...
  • 2篇血管
  • 2篇皮肌
  • 2篇皮肌炎
  • 2篇中脑
  • 2篇中脑导水管
  • 2篇中脑导水管周...
  • 2篇周围灰质
  • 2篇脑导水管
  • 2篇灰质
  • 2篇肌炎
  • 2篇共定位

机构

  • 12篇浙江中医药大...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杭州市老年病...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14篇陈强
  • 11篇章正祥
  • 9篇侯群
  • 4篇邓玉
  • 3篇孔敏露
  • 3篇曹志坚
  • 2篇秋超
  • 2篇黄春华
  • 2篇戚观树
  • 2篇王珏
  • 1篇张伟骏
  • 1篇朱红
  • 1篇程静
  • 1篇邵敏峰

传媒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巴胺D2受体和5-HT1B受体在RLS大鼠模型PAG中的共定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与5HT1B受体是否共同参与不安腿综合征(RLS)的调控.方法建立RLS大鼠模型,取脑组织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部位进行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多巴胺D2受体、5-HT1B受体.结果荧光染色显示多巴胺D2受体、5-HT1B受体共存于PAG同一细胞上.结论 PAG共同表达多巴胺D2受体与5HT1B受体,两种受体可能共同参与了RLS的调控.
陈强章正祥戚观树周会霞邵敏峰黄春华
关键词:多巴胺D2受体RLSPAG
皮肌炎1例临床病理分析
多发性肌炎是主要累及骨骼肌的炎性疾病,与免疫失调有关。当伴随皮肤损害时称为皮肌炎。我们遇到一例皮肌炎病例,并进行了肌肉病理检查,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为31岁男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时沉重,不可...
陈强戚观树秋超侯群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电图肌肉病理
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的皮肌炎一例并文献回顾
2017年
皮肌炎(DM)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横纹肌的以慢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肌无力、肌肉疼痛、肌萎缩等肌肉损害,和以眼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斑为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其中以眼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色斑及肌无力是核心症状,但在临床中伴随吞咽功能障碍DM也越来越多见,约为15%~20%。本文主要报道1例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的DM并随访,系统回顾类似文献,对DM所致的吞咽困难临床特点进行概括。
黄宜章正祥王珏王晓杭陈强侯群
关键词:首发症状吞咽困难皮肌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非化脓性炎症吞咽功能障碍
水通道蛋白4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2016年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能转运水的跨膜蛋白。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有3个亚型:M23(32.2kDa)、M1(34.5kDa)、Mz(38.9kDa)。AQP4在与软脑膜、室管膜、血管相邻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中密集表达,呈现极性分布。它主要通过可逆性蛋白磷酸化来调节功能。AQP4减少使痛觉减退,可导致皮质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伴随的局部组织缺氧。AQP4可能参与头痛的调节,但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强邓玉孔敏露侯群章正祥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星形胶质细胞疼痛偏头痛
偏头痛的多巴胺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多巴胺受体高敏感性可能是机体在偏头痛发作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因素。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邓玉陈强孔敏露侯群章正祥
关键词:偏头痛多巴胺D2受体多巴胺Β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多巴胺D2受体和5-HT1B受体在RLS大鼠模型PAG中的共定位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与五羟色胺1B (5-HT1B)受体是否共同参与不安腿综合征(RLS)的调控。方法:将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n=6),假手术组(n=6),空白组(n=3)。对右侧A11进行定位注...
陈强章正祥戚观树周会霞邵敏峰黄春华
关键词:多巴胺D2受体不安腿综合征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新型鼻胃管及肠管患者术后营养施救导管固定的临床及护理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制一种带式胃管固定装置,探讨并评估其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医院64例应用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式胶布粘于鼻翼及脸颊,实验组在胶布粘于鼻翼基础上采用带式胃管固定装置。观察两组患者胃管固定效果(鼻胃管滑脱、鼻黏膜损伤)和患者舒适度以及美观度、非计划拔管率。记录并比较两组鼻胃管更换时间和固定敷料更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鼻胃管滑脱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21.87%(P<0.05)。实验组患者鼻黏膜损伤率为3.12%,较对照组25.0%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胃管非计划拔管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实验组患者鼻胃管固定舒适度和美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鼻胃管更换时间和固定敷料更换时间分别为(29.74±2.84)d、(3.98±0.76)d,明显长于对照组鼻胃管更换时间(19.63±3.72)d、固定敷料更换时间(1.59±0.81)d(P<0.05)。结论 带式胃管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鼻胃管,降低鼻胃管滑脱率,减少对患者鼻黏膜的损伤,提高患者舒适性,进而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同时带式胃管固定装置具有较好的美观性,且固定时间更长,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周海绮王佳珏陈强
关键词:肠管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固定
谷氨酸、γ-氨基丁酸在偏头痛模型PAG和TNC中的变化
2021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模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TNC)中的Glu、GABA含量变化。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西药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模型组灌胃超纯水,西药组灌胃利扎曲普坦,连续灌胃7天后,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西药组腹腔注射硝酸甘油。然后,进行福尔马林试验。最后,从脑组织中分离出PAG与TNC,进行离体磁共振波谱扫描c结果PAG内的cGABA(Coefficient=0.261)、cGlu(Coefficient=0.146)、rGlu(Coefficient=0.040)均高于RTNC(Coefficien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PAG内的rGlu(0.57±0.05)较对照组(0.65±0.07)减少(P=0.031)。西药组PAG内的rGlu[0.62(0.57,0.66)]与模型组(0.57±0.05)比较有增多趋势(P=0.288)。结论PAG和TNC内Glu含量不同。大鼠在注射硝酸甘油后,福尔马林诱导的PAG中Glu释放减少。
张先元张路平陈强严民力周会霞曹志坚章正祥
关键词:偏头痛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Γ-氨基丁酸
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分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脑微出血是一种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广泛存在于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认知障碍患者以及正常老年人群中[1].MRI对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而当前的研究对于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分布特点及其高危因素的阐述,仍不是很清楚.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采用高分辨率三维扰相梯度回波(GRE)序列可较常规MRI更充分显示脑微出血灶,弥补了MRI传统序列的不足[2].我们采用基于MRI的SWI对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灶的特点及其相关高危因素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孔敏露曹志坚章正祥王珏秋超陈强邓玉侯群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出血灶后循环微小血管病变相关高危因素含铁血黄素沉积
6-OHDA定向毁损双侧问脑A11核团对S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毁损双侧间脑A11核团对sD大鼠行为表现的影响,探讨此方法建立不安腿综合征(RLS)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1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3只,假手术组9只,毁损组9只,麻醉后对大鼠双侧间脑A11做定向注射,空白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注射0.1%维生素c生理盐水,毁损组注射0.2%6-OHDA(舍01%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1周后录制视频,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包括站立、爬笼、睡眠次数和时间。视频录制完成后,麻醉后处死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间脑A11核团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统计分析A11毁损率。结果毁损组毁损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大鼠站立、爬笼、睡眠次数和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oHDA定向毁损双侧间脑A11对sD大鼠行为表现无显著影响,是否能作为RLs动物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程静章正祥陈强邵敏峰周会霞唐毅华侯群
关键词:6-羟基多巴不安腿综合征行为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