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他克莫司及PDGF-BB联合作用对于血管EC及VSMC的影响
- 目的 通过研究他克莫司(tacrolimus)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联合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效果来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问题的预防。
- 马旭
- 关键词:ECVSMC他克莫司PDGF-BB再狭窄
- serp1对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1(serp1)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均匀种于6孔板内,分为空质粒组、空质粒+过氧化氢组、serp1质粒组、serp1质粒+过氧化氢组。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用PI/hochest荧光染色法对400μmol/L过氧化氢组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00μmol/L过氧化氢组进行伤口修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serp1过表达对GLP-1R表达的影响。结果 serp1质粒+过氧化氢组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质粒+过氧化氢组,而修复率却明显高于转染空质粒过氧化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p1质粒+过氧化氢组GLP-1R表达明显高于空质粒+过氧化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rp1过表达可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促进氧化应激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值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erp1促进氧化应激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GLP-1受体表达有关。
- 冯丽帅王倩倩马旭魏丽王建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下肢感染、溃疡,深部组织破坏,骨髓炎,下肢坏疽,甚至导致死亡。治疗关键在于实施病变处血管再通。介入技术以其更低的术中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能进行多处病变操作以及可重复治疗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一线的治疗手段。
- 马旭李跃华王建波
- 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腔内血管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 三七皂苷Fc对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Fc对体外高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RAOEC),加入30mmol/L D-葡萄糖造成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三七皂苷Fc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筛选出最适用药浓度。将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内,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对照+Fc组、高糖+Fc组,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法对各实验组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伤口修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Fc组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而修复率却明显高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Fc组PPAR-γ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高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苷Fc可抑制高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促进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三七皂苷Fc促进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PPAR-γ蛋白表达有关。
- 刘晶晶马旭冯丽帅王建波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高糖血管内皮细胞
- 3D-TOF-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对照研究及破裂因素分析
- 马旭
- EPC细胞的缺失引起血管内皮化的延迟
- 目的 通过研究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数量与骨髓(BM)中变化的关系来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化延迟的原因。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拟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足治疗的患者20名及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及骨...
- 马旭
- 关键词:BMEPC炎性因子
- 严重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及其动物模型制作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2型糖尿病(DM)并发的动脉粥样硬化(AS)由于具有斑块不稳定、供血区缺血严重及治疗后再狭窄率高等特点成为导致2型DM患者死亡及截肢最常见病因。对2型DM血管并发症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对降低此类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重要意义。而2型DM背景下严重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则为研究并进一步实施2型DM血管并发症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首先对2型DM并发的严重的血管病变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对现阶段国内外建立此类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进行综述。
- 冯丽帅马旭王建波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动物模型
- 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16
- 2016年
-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因肿瘤生长引起椎体骨质破坏,间接导致的脊柱病理性骨折是使晚期肿瘤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椎体稳定性,减少病理性骨折及肿瘤压迫导致的神经症状发生,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介入治疗技术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临床上针对脊柱转移瘤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展望多种微创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对缓解肿瘤脊髓压迫,减少骨性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冯丽帅马旭田庆华王建波吴春根
- 关键词:转移瘤脊柱经皮椎体成形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碘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