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伟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肿瘤
  • 2篇甲基化
  • 2篇DNA甲基化
  • 2篇肠肿瘤
  • 1篇直肠癌
  • 1篇肿瘤筛查
  • 1篇黏膜
  • 1篇结直肠癌
  • 1篇基因
  • 1篇粪便
  • 1篇肠癌
  • 1篇肠黏膜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2篇王水明
  • 2篇范怡梅
  • 2篇邓超
  • 2篇金黑鹰
  • 2篇龚伟
  • 2篇杨青兰
  • 2篇马炯
  • 1篇陈豪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大量粪便肠黏膜提取方法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大量粪便肠黏膜提取方法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3—4月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1次完整粪便标本和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同时收集6例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6例同期住院患者的肠黏膜组织及1次完整粪便标本。使用自制的肠黏膜收集器(该肠黏膜收集器由上、中、下3个体积为1000ml容器组成,3层底部均分别有层滤网,孔径分别为100、200及300目,逐层过滤后收集液体)肠黏膜脱落细胞,采用粪便DNA试剂盒提取脱落细胞DNA,检测DNA浓度及纯度(A260/A280),并对提取的粪液以及肠黏膜组织进行甲基化测序。结果DNA甲基化测序发现,FBN1、SPG20及SNCA基因在lO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粪便提取液标本中CpG岛均出现甲基化。而在6例对照患者的活检肠黏膜和粪便提取液标本中均未发现甲基化。粪便重量在100g以下时,粪液收集率在60%~80%之间;粪便重量超过100g后,粪液收集率不稳定;粪便重量在50~100g之间时,DNA的A260/A280值在1.6~1.8之间,浓度在5.0~56.1μg/ml之间。结论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大量粪便肠黏膜收集器一次性处理50~100g粪便时,粪液收集率较为稳定,可获取纯度和浓度较高的DNA,达到检测结直肠肿瘤甲基化状态的需要,便于结直肠癌的筛查。
邓超马炯金黑鹰龚伟王水明陈豪范怡梅杨青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NA甲基化
结直肠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的筛选及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筛选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甲基化基因,探讨其在国人结直肠肿瘤中的甲基化特征,以期寻找有较高诊断价值的DNA甲基化筛查标志。方法收集2013年6—8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及其距离肿瘤10cm以上组织标本及接受内镜下切除的1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分别采用BSP法和qM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SNCA、MAL、INA、SPG20、FBN1、CNRIP1、TFP12和0sMR8个基因的甲基化特征,筛选出有潜在筛查价值的基因,并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BSP法检测的8个基因中,SNCA、SPG20和FBN1基因在癌和腺瘤组织中100%检测到甲基化,而在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其余5个基因在癌、癌旁和腺瘤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qMSP法检测的10对癌与癌旁组织中的SNCA甲基化阳性例数分别为5例和1例,SPG20分别为8例和1例,FBN1分别7例和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70、P=0.003和P=0.007)。SNCA、SPG20和FBN1基因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730和0.880。结论SNCA、SPG20和FBN1对于结直肠肿瘤为具有潜在筛查价值的基因。
马炯杨青兰邓超金黑鹰龚伟王水明陈豪范怡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甲基化肿瘤筛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