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隆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孕期
  • 2篇孕期增重
  • 2篇死亡率
  • 2篇儿童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性别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期
  • 1篇意外死亡分析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死亡
  • 1篇婴儿死亡率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不良
  • 1篇月龄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机构

  • 7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王志隆
  • 6篇卫国
  • 4篇任路忠
  • 4篇邢萌萌
  • 2篇邹丹玲
  • 2篇夏洪波
  • 1篇冯文成
  • 1篇李慧丽
  • 1篇曲红红
  • 1篇王齐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0-2016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10-2016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况、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0-2016年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意外死亡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其发生强度、变化趋势、主要死因及流行病学分布。结果: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为8.71/万,未呈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1~4岁幼儿组,占64.14%(161/251)。意外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总死亡数的22.21%。意外死因前3位顺位依次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溺水;婴儿组主要以意外窒息为主,占82.22%,主要发生在冬季;1~4岁儿童组主要为交通意外、溺水、意外铁落,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高于户籍和暂住人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07,P=0.000)。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男女性别比为1.35,不同性别意外死亡率无明显差别(χ~2=1.117,P=0.290)。结论:意外伤害是危害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重点预防婴儿意外窒息和1~4岁儿童交通意外和溺水,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童死亡,提高儿童生存水平。
邢萌萌卫国任路忠王志隆邹丹玲
关键词:死亡率
2004-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动态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4-2014年各产科医院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2004-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由51.60/10万下降至7.4/10万,下降率达597.30%;孕产妇死因前3位依次为产后出血(21.95%)、羊水栓塞(19.51%)、异位妊娠(10.98%)。结论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继续加大"降消"力度,加强流动孕妇管理,增强孕产期保健知识宣教,扩大孕产期保健覆盖率,同时注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处理产科危急症能力。
邹丹玲王齐曲红红王志隆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深圳市龙岗区6~36月龄儿童超声骨强度分析报告(附2064名结果)
2017年
目的深圳市龙岗区6~36月龄儿童骨强度不足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方法在本院普通儿童健康体检门诊随机抽取6~36月龄儿童2 064名,采用超声骨强度仪检测受试者胫骨中段骨强度,根据标准数据库对所得结果进行Z值评分,依照Z值评分将骨强度分为分成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骨强度不足4个等级。结果骨强度不足检出率男童(28.08%)低于女童(38.0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3,P<0.001);不同年龄组骨强度不足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6~9月龄最高(33.02%),24~36月龄最低(12.68%),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8,P<0.001)。结论应重点筛查并加强1岁以内幼儿儿童骨强度干预。
卫国夏洪波王志隆
关键词:婴幼儿年龄性别
分级分片管理模式对高危儿随访及转诊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高危儿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提高高危儿随访率、转诊率的方法,从而为其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医疗风险。方法建立全区高危儿分级分片管理模式,按照管理制度和流程对高危儿进行建档、筛查、干预与随访。结果龙岗区实施高危几分级分片管理模式3年前、后比较高危儿随访率(χ~2=1 097.426,P<0.001),二级转诊率(χ~2=4487.744,P<0.001),三级转诊率(χ~2=174.773,P<0.001),高危儿随访次数构成比(χ~2=2 150.43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儿分级分片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危儿随访率,促进二、三级转诊,提高家长主动参与高危儿保健依从性,降低了医疗风险。
卫国冯文成任路忠李慧丽王志隆夏洪波
关键词:高危儿随访转诊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围生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围生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孕前和孕期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将深圳市龙岗区2014-2017年26家助产医院95849例单胎足月产妇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情况分组,观察各组围生结局。结果95849例孕妇平均孕前BMI为(20.49±2.83)kg/m2,平均孕期增重(14.49±5.89)kg。相比孕前正常BMI和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孕前消瘦(BMI<18.5kg/m2)和孕期增重不足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80(1.61~2.00)、1.83(1.63~2.05);孕前超重(BMI≥24 kg/m2)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巨大儿、剖宫产、出生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84(1.68~2.02)、2.40(1.90~3.04)、3.07(2.39~3.96)、2.70(2.49~2.92)、1.89(1.81~1.97)及1.33(1.05~1.67);孕期增重过度是巨大儿、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59(2.40~2.79)、1.45(1.40~1.50)、2.83(2.21~3.62)、2.18(1.69~2.81)、1.26(1.13~1.40)及1.26(1.07~1.48)。结论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均是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将孕前BMI、孕期增重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围生结局。
邢萌萌卫国王志隆任路忠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妊娠并发症低出生体重巨大儿
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学龄前期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关联,探讨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并制定干预策略。方法于2021年1—5月按街道、办园性质、等级对深圳市龙岗区幼儿园进行分层,按照每层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共选出51家幼儿园,共12505名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纳入研究,由专业的保健医生测量身高、体重等体格数据,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及母亲进行调查,使用WHO标准对体格进行评价,运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关系,以及儿童营养不良的其他影响因素。结果2021年该区学龄前期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为2.8%(349/12505),低体重发病率为1.0%,生长迟缓发病率为1.8%,消瘦发病率为2.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母亲孕前低BMI的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为母亲孕期正常BMI儿童的1.41倍(OR=1.41,95%CI=1.16-1.71),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孕期增重对营养不良的影响。此外,儿童年龄、贫血、低出生体重儿、食物搭配(全是素菜;肉少菜少,主食多)、母亲BMI、母亲低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巨大儿、独生子女、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3-4小时)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母亲孕前较高BMI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妊娠期妇女营养状况的管理和指导,并加强托幼机构管理,以降低子代营养不良风险发生。
邢萌萌王志隆卫国
关键词:学龄前孕期增重营养不良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婴儿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对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范围内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龙岗区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63‰(1 408/388 181)、2.42‰(941/388 18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83.42%。2015年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在2006年的基础上下降幅度分别为69.48%、81.88%,10年内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位于死因顺位的前2位,1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加强围产保健管理,规范高危妊娠的监测和三级转诊,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水平,是降低婴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卫国邢萌萌任路忠王志隆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死因顺位干预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