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斌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应用间隙平衡技术可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截骨量及维持下肢力线与屈伸间隙平衡被引量:7
- 2021年
-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病的有效方法,恢复精确力线与良好的屈伸间隙平衡是全膝关节置换的关键。间隙平衡技术与测量截骨技术为两种经典截骨方式,选择何种方式目前仍有争议。目的:通过比较应用间隙平衡技术与测量截骨技术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76例,年龄53-72岁,根据术中截骨方式分为间隙平衡组61例、测量截骨组57例。术后随访12个月,拍摄X射线片测量冠状面髋-膝-踝角、下线力线角与股骨屈曲角,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分别评估疼痛程度与膝关节功能。研究获得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间隙平衡组发生局部感染3例,测量截骨组发生局部感染4例、排斥反应1例、免疫反应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92%,10.53%,P>0.05);(2)术后随访12个月时,间隙平衡组屈膝90°应力位内侧、外侧的胫股关节角均低于截骨测量组(P<0.001),冠状面髋-膝-踝角、下线力线角小于测量截骨组(P<0.001),关节最大屈曲角大于测量截骨组(P<0.001);(3)术后随访12个月时,间隙平衡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测量截骨组(P<0.001),KSS评分高于测量截骨组(P<0.01);(4)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间隙平衡技术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下肢力线与屈伸间隙平衡、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 陈洪强周华陈德斌吴西智吴德伟赵滨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关节功能
- 一种骨科关节定位螺钉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关节定位螺钉,包括钉头、限位环和钉杆,所述钉杆的下端开设有穿入头,所述钉杆的下端开设有螺纹,且螺纹连接穿入头,所述钉杆的上端固定在钉头的下端面中间处,所述钉头的上端面中间处开设有十字口,所述钉头的...
- 陈德斌杨砥周军
- 文献传递
- 后上方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后上方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新技术行股骨头置换术)和B组(采用传统经典后外侧入路方式)各15例,比较两组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随访时间。结果在出血量,输血量,活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随访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粗隆间骨折大多数采用内固定治疗,然而,对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粉碎的患者,内固定发生松动、失效等的并发症较高。对于这类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选择,但手术方式多样,粗隆间骨折属于髋关节囊外骨折,股骨近端结构破坏,不能像股骨颈骨折那样选择普通假体[1]。常规后外侧入路损伤髋关节后方肌肉等结构较多,出血也较多。我科运用一种微创后上入路方法,开辟一种新的手术通道,该通道经髋关节腔抵达股骨近端骨折处,完全避免损伤髋后方肌肉及关节囊结构,减少出血并加速术后早期活动;经随访获得良好结果。
- 叶赟赵滨陈德斌乔俊钊周翔
-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
- 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手术器械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采用自主研发的肢体骨折复位器(已获专利)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贵阳骨科医院创伤与关节科应用自主研发的肢体骨折复位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例,男性6例,女性2...
- 范士洁赵滨焉承元陈洪强陈德斌龙林子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
- 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应用芯钻髓内钉系统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体会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芯钻髓内钉系统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利用骨科下肢牵引床,平卧位,使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按照置入远端锁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芯钻髓内钉系统组20例,体外瞄准架髓内钉系统组20例。比较两组在置入远端锁钉时的首次成功率、透视次数及用时。结果芯钻髓内钉系统组置入远端锁钉首次锁定成功率高(95.0%vs.60.0%),透视次数少[(5.9±7.8)次vs.(22.5±4.7)次],操作时间短[(10.6±5.8)min vs.(17.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钻髓内钉系统组软钻钻头断裂1例,经开槽后取出。两组中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病例,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趋势良好,患侧髋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芯钻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远端锁定准确率高,术中透视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创伤小,临床效果好;但建议选择稍长的髓内钉,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仔细操作。
- 陈涛田智勇陈洪强戴科晶陈德斌叶赟吴西智蔡荣吴德伟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 一种骨科关节专用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关节专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杆组成,所述固定板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所述上模板设置有螺孔,在螺孔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螺帽,在螺孔中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下表面设置有...
- 周军陈德斌杨砥
- 文献传递
- 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
- 目的探讨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前后入路治疗15例骨盆新月形骨折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23—59岁,平均37.4岁;左侧8例,右侧7例。损伤原因:交通伤10例...
- 陈洪强赵滨刘炯陈德斌田智勇戴科晶杨砥
-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关节骨折固定
- 文献传递
- 脊柱-骨盆内固定在腰骶部损伤中的应用
- 陈洪强龙浩赵滨肖杰刘炯田智勇陈德斌
- 一种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器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器具,包括底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滑槽和固定销,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一侧中间处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侧面等距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槽滑动安装在滑轨的上端,所述滑槽的两端中间处均开设...
- 杨砥周军陈德斌
- 两种入路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上关节囊入路(supercapsular approach,SC)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3月在本科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SC入路,另外2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SC组手术时间[(60.5±8.5)min vs(74.0±6.5)min,P<0.05]、切口长度[(8.2±0.5)cm vs(12.1±1.1)cm,P<0.05]、术中失血量[(200.8±29.7)ml vs(297.2±23.0)ml,P<0.05]、下地行走时间[(1.8±0.7)d vs(3.2±0.8)d,P<0.05]、住院时间[(9.6±1.4)d vs(11.7±2.0)d,P<0.05]均显著优于PL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SC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PL组[(5.6±1.0)周vs(6.8±1.2)周,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SC组Harris评分[(79.4±2.6)vs(73.9±3.3),P<0.05]、髋伸-屈ROM[(97.0±5.0)°vs(93.2±4.3)°,P<0.05]、内-外旋ROM[(57.6±5.9)°vs(52.2±5.7)°,P<0.05]均显著优于PL组。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双侧肢长差均显著减小(P<0.05),两组双侧肢长差、骨折复位、假体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结论]SC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PL入路而言,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势。
- 陈涛刘炯赵滨田智勇陈德斌姜昱林乔俊钊
-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外侧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