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想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UV-B辐射
  • 4篇土壤
  • 4篇UV-B辐射...
  • 3篇稻田
  • 3篇稻田土
  • 3篇稻田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碳含量
  • 3篇元阳梯田
  • 3篇碳含量
  • 3篇梯田
  • 3篇UV-B
  • 2篇代谢
  • 2篇植物
  • 2篇气体排放
  • 2篇转化酶
  • 2篇籽粒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温室气体排放
  • 2篇结构基因

机构

  • 15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李想
  • 14篇何永美
  • 14篇李元
  • 13篇祖艳群
  • 5篇湛方栋
  • 2篇李明锐
  • 1篇李博
  • 1篇梅馨月
  • 1篇郭先华
  • 1篇秦丽
  • 1篇夏杨

传媒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V-B辐射增强对稻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旨在探讨UV-B辐射增强对稻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在元阳梯田原位种植当地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研究UV-B辐射增强(0、2.5、5.0 kJ·m^-2和7.5 kJ·m^-2)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土壤氮转化相关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 kJ·m^-2 UV-B辐射增强处理导致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土壤亚硝酸还原酶、脲酶活性显著降低;孕穗期时所有处理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分蘖期时所有处理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与对照相比,3个UV-B辐射增强处理导致成熟期硝酸还原酶、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孕穗期时2.5、5.0、7.5 kJ·m^-2UV-B辐射增强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分蘖期时所有处理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的相同处理。2.5 kJ·m^-2 UV-B辐射增强处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除拔节期外NH+4-N含量均显著降低,5.0 kJ·m^-2 UV-B辐射增强处理导致稻田土壤NO3^--N含量在整个水稻生育期显著升高。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孕穗期N2O排放通量,成熟期则显著增加。相关分析发现,稻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NH+4-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NH4^+-N含量与NO3^--N含量及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水稻生长的生育期来看,UV-B辐射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蛋白酶活性,抑制了亚硝酸还原酶、脲酶活性,促进了NH4^+-N向NO3^--N的转化,从而抑制了拔节期、孕穗期N2O的排放。
张彦雪何永美李想盛建军湛方栋李元李明锐
关键词:UV-B辐射稻田土壤无机氮
元阳梯田水稻秸秆饲用特征对增强的UV-B辐射的响应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水稻秸秆的饲用特征对UV-B辐射的响应。【方法】通过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为材料,研究不同强度UV-B辐射处理(0、2.5、5.0和7.5 kJ/m2)对水稻秸秆生长形态(茎秆长、茎粗和生物量)和饲用化学成分(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可溶性糖和非蛋白氮)的影响,并分析秸秆的品质营养价值指数(秸秆的可吸收营养物质总量TDN、净能NE1、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的干物质DDM和相对饲料价值RFV)。【结果】随着UVB辐射增强,水稻秸秆的长度和茎粗增加,生物量下降。不同UV-B辐射增强处理下,水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非蛋白氮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单峰变化规律;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2.5 kJ/m2 UV-B辐射处理时最低。2.5和5.0 kJ/m2 UV-B辐射处理时,形态响应指数、饲用品质响应指数和综合响应指数较高;2.5 kJ/m2 UV-B辐射处理时,秸秆的品质营养价值指数TDN、NE1、DMI、DDM和RFV最高,分别为46.92 g/kg、5.01 MJ/kg、1.93 g/kg、56.05 g/kg和83.85%。【结论】适当的UV-B辐射能提高水稻秸秆的饲用特征,UV-B辐射为2.5 kJ/m2时水稻秸秆饲用特征较好。
谢春梅李想何永美祖艳群李元
关键词:水稻秸秆UV-B辐射
UV-B辐射对元阳红米籽粒酚类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阐明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籽粒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大棚盆栽种植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OryzamIaponicamantiquam cum pedibusalbis)。在水稻各生长期进行不同强度UV-B辐射处理(自然光和2.5、5.0、7.5 kJ·m^(-2)·d^(-1)),研究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籽粒酚类化合物含量(包括总酚、总黄酮、总酚酸)的影响和酚类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包括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双-3-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和羟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V-B辐射强度增加至7.5 kJ·m^(-2)·d^(-1)时,相较于自然光,千粒质量降低了34.9%,每株籽粒生物量下降了45.8%,同时对水稻籽粒酚类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产生影响。水稻籽粒中酚类含量在自然光下无显著变化,当UV-B辐射达到2.5 kJ·m^(-2)·d^(-1)时酚类含量显著升高,但7.5 kJ·m^(-2)·d^(-1)时酚类含量会显著降低,同样地,酚类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在自然光下无显著影响,在2.5 kJ·m^(-2)·d^(-1)时清除率显著上升,7.5 kJ·m^(-2)·d^(-1)清除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UV-B辐射增强对酚类合成作用表现为低强度促进高强度抑制,且酚类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自由基的清除率。
周应嫄李想凌成婷祖艳群何永美杨雍康李元
关键词:UV-B辐射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
UV-B辐射对元阳红米籽粒形态和原花青素含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阐明UV-B辐射对水稻籽粒中原花青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大田原位种植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在水稻的生长期进行不同强度UV-B辐射处理(0、2.5、5.0、7.5 kJ·m^-2·d^-1),研究不同强度UV-B辐射对水稻籽粒形态与原花青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会抑制水稻籽粒的粒长、粒宽、千粒质量、每株籽粒生物量和产量。粒长和粒宽受到了UV-B辐射的抑制,7.5 kJ·m^-2·d^-1时显著下降了11.6%和5%,千粒质量和籽粒生物量会随着UV-B辐射的增强显著降低,7.5 kJ·m^-2·d^-1时达到最低17.41 g与20.84 g·株^-1。产量在高强度UV-B辐射(7.5 kJ·m^-2·d^-1)下显著降低,稻壳中原花青素含量在不同UV-B辐射下呈现单峰曲线,在5.0 kJ·m^-2·d^-1时达到最大值4.06μg·g^-1·d^-1。糙米中原花青素含量在低强度UV-B辐射下无显著变化,当UV-B辐射达到7.5 kJ·m^-2·d^-1时显著降低。原花青素在水稻籽粒中呈现由外到内逐渐减少的规律,原花青素主要聚集在果皮和胚乳表层,不同UV-B辐射强度下,原花青素面积占比有显著差异,在垂直结构上(平行于芒和小穗轴连线),UV-B辐射增强会抑制原花青素面积占比,在水平结构上(垂直于芒和小穗轴连线),UV-B辐射增强会促进原花青素面积占比。UV-B辐射增强会改变籽粒结构,促进稻壳中原花青素合成,过高的UV-B辐射强度会抑制稻壳和糙米中原花青素合成。UV-B辐射会影响原花青素的分布,UV-B辐射增强原花青素水平结构上的面积占比显著高于垂直结构。
盛建军李想张彦雪何永美谢春梅祖艳群李元
关键词:UV-B辐射红米籽粒形态原花青素石蜡切片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甲烷排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水稻根系分泌物是调控稻田土壤CH4排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稻田土壤厌氧培养,探究水稻根系分泌物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规律。【方法】设置添加水稻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Sr)与草酸(O)、琥珀酸(S)和苹果酸(M)及其组合,测定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H4排放量。【结果】(1)添加Sr和有机酸会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但各组分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S、OSM、SrO、SrS和SrOSM处理的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S、M、Sr和SrOSM处理的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2)添加Sr和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O、S、M、OSM、Sr、SrO和SrM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碳含量以及SrO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O和OSM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P<0.05)。(3)SrM、M、SrO、O、SrS和SrOSM处理的CH4累积排放量和排放通量显著增加(P<0.05)。(4)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微生物量碳含量与CH4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添加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会改变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酶活性,增加CH4排放;碳总输入量为0.3 mg/(g·d)时,同时加入可溶性糖与苹果酸处理的CH4排放增量最大。
刘成前冯书华李想何永美张彦雪祖艳群李元谢春梅
关键词:稻田土壤根系分泌物土壤酶土壤活性有机碳
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病原菌互作体系的影响及评价被引量:10
2015年
臭氧空洞导致地表UV-B辐射增强,影响了植物–病原菌互作体系的生理生化过程与特征,主要有:UV-B辐射诱导病原菌形成防御体系,影响其生长繁殖,改变了病原菌的致病性;UV-B辐射增强诱导植物形成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防御,改变植物的抗病性,进而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利用病情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通过计算UV-B辐射对植物病害发生的综合影响因子,评价UV-B辐射对植物–病原菌互作体系影响程度。
李元李想何永美夏杨祖艳群
关键词:UV-B辐射抗病性病害
小花南芥与玉米间作对Pb化学形态及富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间作植物根与根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目前关于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根际土壤pH是否引起Pb赋存形态的变化,不同赋存形态与超富集植物和作物富集Pb的差异机理尚不清楚。设置不同Pb处理浓度,小花南芥和玉米间作、单作为对照的土培实验。随着Pb处理浓度增加,间作小花南芥生物量显著增加,范围为19.00%~181.08%,Pb富集系数为2.78,显著增加74.02%,转运系数为1.46,变化不显著,其中Pb含量显著增加25%。Pb赋存形态主要以难溶态果酸盐、蛋白质和磷酸盐结合态存在,约占总量的50%,间作显著降低小花南芥根际土壤溶液、根和茎叶中的pH;间作玉米生物量随着Pb处理浓度先显著增加后降低,增加范围为18.59%~49.48%,Pb富集系数平均为0.53,显著降低34.57%,转运系数平均为0.56,显著降低12.51%,Pb赋存形态以草酸盐结合态存在,约占30%,间作显著增加玉米根际土壤溶液、根和茎叶中的p H。揭示间作改变2种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根和茎叶中的pH,从而引起Pb化学形态不同,这是导致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吸收富集Pb,降低玉米体内Pb的主要原因。
王吉秀李想李祖然祖艳群湛方栋秦丽李博
关键词:间作化学形态污染土壤
UV-B辐射对花青素合成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理被引量:12
2019年
黄酮类物质代谢在植物抵御和适应紫外线B (UV-B)辐射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花青素作为类黄酮的一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UV-B辐射增强会诱导其合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UV-B辐射诱导植物花青素合成的研究结果,对UV-B辐射对花青素合成的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代谢和花青素代谢阶段的影响进行归纳,发现UV-B辐射通过诱导植物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在UVR8受体接收UV-B信号后,转录因子MYB、b HLH、WD40激活PAL、CHI、CHS、F3H、DFR、ANS、UFGT等结构基因的表达。UV-B诱导拟南芥、甘蓝、水稻、红砂、莴苣、茄子、葡萄等植物中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上升,促进花青素苷合成。通过研究UV-B辐射对植物花青素含量以及代谢途径的影响,为花色素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盛建军李想何永美祖艳群湛方栋李元
关键词:UV-B辐射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调节基因
UV-B辐射对元阳梯田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大田原位条件下,种植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白脚老粳,研究UV-B辐射增强(0、5.0 k J·m-2)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相关酶活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导致稻田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降幅为10%~17%;纤维素酶活性分蘖期和拔节期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7 U·g^(-1)和5.5 U·g^(-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降幅分别为10%~36%和9%~31.5%;增加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23.0、79.5 mg·kg^(-1)和57.8 mg·kg^(-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水稻生长期稻田CH4的排放通量,降幅为23%~42%;但显著增加CO2和N2O的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418.9 mg·m-2·h-1和3.7μg·m-2·h-1。相关分析发现,稻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CH4排放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UV-B辐射通过改变稻田土壤碳转化酶活性与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而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王灿李虹茹湛方栋李想李元祖艳群何永美郭先华
关键词:UV-B辐射温室气体排放大田试验
不同UV-B辐射增幅对稻田土壤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含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UV-B辐射增强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探讨不同UV-B辐射增幅对稻田土壤碳转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元阳梯田稻田原位种植农家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通过人工模拟不同UV-B辐射增幅(0、2.5、5.0、7.5 kJ·m^(−2)),研究不同UV-B辐射增幅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土壤碳转化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含量和CH_(4)、CO_(2)、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5.0 kJ·m^(−2)UV-B辐射处理导致稻田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增加,增幅范围为15.4%—37.7%;而7.5 kJ·m^(−2)UV-B辐射导致土壤碳转化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UV-B辐射增强导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而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减少。3个强度的UV-B辐射增幅处理均使稻田CH_(4)排放量显著减少,降幅范围为7.5%—30.6%;5.0 kJ·m^(−2)UV-B辐射处理显著增加稻田CO_(2)、N_(2)O排放量,而7.5 kJ·m^(−2)UV-B辐射导致稻田CO_(2)、N_(2)O排放降低;综合而言,UV-B辐射增强导致稻田3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降低。此外,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CH_(4)排放通量与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见,随UV-B辐射增强稻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进而减少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最终导致稻田CH_(4)排放减少、CO_(2)和N_(2)O排放增加。
陈思王灿李想李明锐湛方栋李元祖艳群何永美
关键词:UV-B辐射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温室气体排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