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默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9篇磁共振成像
  • 4篇血管
  • 4篇轻度
  • 4篇轻度认知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轻度认知障碍
  • 2篇动静脉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噪声
  • 2篇信号噪声比
  • 2篇噪声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脑动静脉
  • 2篇脑梗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张默
  • 11篇卢洁
  • 8篇齐志刚
  • 7篇李坤成
  • 4篇安彦虹
  • 3篇张苗
  • 2篇戴艳芳
  • 2篇陈健
  • 2篇单艺
  • 2篇吴迪
  • 2篇赵澄
  • 1篇张晓华
  • 1篇李建宇
  • 1篇郭松
  • 1篇刘亚欧
  • 1篇李勇杰
  • 1篇任志伟
  • 1篇王云鹏
  • 1篇胡永生
  • 1篇陶蔚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息态fMRI观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长-短程功能连接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长、短程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采集37例aMCI患者(aMCI组)和40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以GRETNA软件自动计算完成全脑长程和短程功能连接,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CI组长程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楔前叶/中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沟盖,长程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颞极/颞中回、左侧直回、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眶内额下回;其短程功能连接减低脑区位于左侧岛叶,短程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直回、左侧眶内额下回、右侧海马、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及左侧中央后回/楔前叶。结论 aMCI组患者脑长、短程功能连接模式均有所改变,有助于理解aMCI患者脑网络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
闫少珍齐志刚安彦虹张默卢洁
关键词:遗忘静息态磁共振成像
联机测量灰质皮层体积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联机软件测量脑灰质体积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29例AD患者(AD组)进行MR扫描,正常对照(NC)组为28名认知正常的老年人。获得三维脑结构数据,通过联机软件计算各脑区体积的相对定量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获得组间差异脑区,并利用ROC曲线和支持向量机(SVM)分析各脑区在组间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3组双侧海马体积、左侧和右侧海马体积及双侧扣带回、岛叶、额叶、顶叶、颞叶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AD组与MCI组、AD组与N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分析显示,鉴别诊断AD组与NC组、MCI组与NC组、AD组与MCI组、(AD组+MCI组)与(NC组)时,最大AUC值分别位于左侧颞叶(0.95)、左侧岛叶(0.69)、右侧扣带回(0.85)、左侧颞叶(0.80)。SVM分析结果提示,AD组与NC组、MCI组与NC组、AD组与MCI组、(AD组+MCI组)与(NC组)中分类准确率最高的区域分别位于双侧海马(89.09%)、左侧岛叶(64.52%)、右侧海马(77.78%)和左侧海马(71.11%);综合海马、颞叶与岛叶体积鉴别AD/NC的准确率高达94.55%。结论联机测量反映的脑区改变符合AD病理改变及其发展过程,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齐志刚钱天翼安彦红张默陈楠李坤成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
静音MR血管成像对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静音MR血管成像(MRA)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BAVM)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BAVM患儿20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次检查中以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MRA(TOF MRA)采集图像。对B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均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静音MRA、TOF MRA在显示血管构筑特征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中与DSA的一致性。结果在20个BAVM中,静音MRA和TOF MRA显示畸形血管团[分别为(2.75±0.55)、(2.20±0.70)分]与引流静脉[分别为(2.60±0.68)、(2.20±0.77)分]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5、-2.13,P值分别为0.002、0.033)。静音MRA在畸形团大小分级、深静脉引流、相关动脉瘤以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上,与DSA一致性均为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1、1.00、0.83、0.93);TOF MRA的一致性仅为一般至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6、0.59、0.35、0.47)。结论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优于TOF MRA,并能更好地评估儿童BAVM血管构筑特征和Spetzler-Martin分级。
武春雪董孟琪单艺赵澄张默李静卢洁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动静脉畸形儿童
射频场滤波器对3.0TMR腰椎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MRI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度较高,已成为诊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1-3]。近年来,3.0T MR仪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拉莫尔方程质子的进动频率与静磁场场强呈正相关,场强增高致质子进动频率加快;而频率与波长呈反比,激发质子共振的射频脉冲波长缩短,与人体相互作用后,引起射频磁场(B 1场)不均匀性改变,从而产生或加重在1.5T及以下场强下没有或较轻的伪影,特别是驻波效应和介电伪影,导致MR图像质量下降。充分发挥高场强MRI的优势需消除或减轻上述影响。本研究比较3.0T MR快速自旋回波腰椎轴位T2WI中使用与不使用B 1滤波器时所获图像质量,探讨B 1滤波器对于改善超高场强下成像质量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腰椎MR检查的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19~80岁,平均(47.6±17.3)岁。纳入标准:①无MR检查禁忌证;②无腰椎手术史;③腹部无金属(含MR兼容金属)植入物。排除标准:①有幽闭恐惧症等其他原因未能完成检查;②运动伪影过重。
戴艳芳张苗张苗张默齐志刚卢洁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腰椎
应用不同体模标准测试MRI图像均匀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体模测试标准下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图像均匀性指标差异。方法:分别使用Magphan SMR170 MRI性能测试体模及美国放射学会(ACR)磁共振性能测试体模和相应测试标准,对高场强MRI扫描仪进行图像均匀度的测试,分析两种不同体模和相应测试标准对高场强MRI设备图像均匀性的差异。结果:使用不同方法测量的设备图像均匀性结果存在差异,使用SMR170体模和ACR体模对UMR 560型1.5T磁共振扫描仪测量的MRI图像均匀度分别为98.84%和96.68%;对UMR 770型3.0T测量的MRI图像均匀度分别为95.75%和83.00%。结论:ACR体模相较于SMR170体模,对于MRI设备的图像均匀性指标灵敏感度更高。
张默齐志刚赵澄卢洁刘迪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非对比剂增强四维MRA在脑血管异常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临床直观评价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优点为空间分辨力及时间分辨力较高,为诊断脑血管形态结构异常的金标准;其缺点主要...
张开元卢洁安靖张默毕晓明李坤成
文献传递
多参数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评估恒河猴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使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年龄(8.2±1.2)岁,体重(9.4±1.0)kg,随机分为梗死组(n=4)和溶栓组(n=4),采用恒河猴自体血栓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M1段),栓塞后,溶栓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梗死组仅接受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 h和24 h进行磁共振T2WI、T2-FLAIR、TOF-MRA、DWI扫描。结果成功制备恒河猴血栓-溶栓模型。MRA显示梗死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均未再通,溶栓组MCA实现血管再通。T2WI序列显示梗死组梗死体积增量为(12 027±5507)mm3,溶栓组梗死体积增量为(4910±2764)mm3;DWI序列显示梗死组梗死体积增量为(9498±5226)mm3,溶栓组梗死体积增量为(4854±1792)mm3。T2WI和DWI序列均显示,两组4 h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溶栓组24 h梗死体积低于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溶栓组的梗死体积增量低于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MRI序列成功评估恒河猴血栓-溶栓模型的再通及梗死灶变化。
张默吴迪何小夺齐志刚李坤成陈健
关键词: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溶栓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丘脑Vim核可视化定位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纤维束示踪技术定位丘脑腹中间核(Vim)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0例需行丘脑Vim核细胞刀毁损术的原发性震颤患者,术前采集60个方向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应用美敦力S7神经导航进行纤维束重建及术前计划。通过对锥体束、内侧丘系及齿状红核丘脑束(DRT)进行纤维束示踪,可视化定位Vim核靶点位置。对比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Vim核靶点坐标,通过术中宏刺激判断靶点感觉及运动阈值,验证靶点坐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术后复查毁损灶位置。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9岁,前后联合(AC-PC)长度为(23.6±1.5)mm,第三脑室半径为(2.6±0.8)mm。常规靶点坐标,x:(14.1±0.8)mm,y:(-5.9±0.4)mm;DTI靶点坐标,x:(14.6±0.8)mm ,y:(-5.7±1.0)mm 。4例患者不同方法得到靶点坐标相差≥1.5 mm。全部患者先按常规靶点穿刺,其中2例患者因感觉阈值异常,与DTI靶点坐标完全一致,术中调整后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前后的Fahn震颤评分比较,平均改善率为80.1%。结论 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的可视化靶点定位方法对于Vim核位置变异较多的情况具有可行性,可增加丘脑Vim核靶点定位的准确率。
任志伟李建宇赵倬翎卢洁张苗孙峥张默胡永生李骏驰郭松
关键词:原发性震颤立体定向手术弥散张量成像丘脑腹中间核
动脉自旋标记联合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OF MRA)联合检测颅内动静脉分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放射及核医学科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ASL、TOF MRA的39例已知或疑似脑血管畸形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5~64(33±18)岁。根据患者影像检查的出血表现,分为急性脑出血(n=13)与非急性脑出血亚组(n=26);并根据患者临床治疗史,分为治疗(n=11)与未治疗亚组(n=28)。然后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生以随机顺序盲法阅片,判断是否存在动静脉分流。以DSA为参考标准,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计算ASL或TOF MRA检测总体、急性脑出血亚组及治疗后亚组中动静脉分流的准确性。κ系数确定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39例患者中,DSA诊断动静脉畸形患者29例,未发现动静脉分流者10例。ASL与TOF MRA阅片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非常好(κ=0.83~1.00)。在29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对动静脉分流的检出率ASL为93.1%(27/29),TOF MRA为86.2%(25/29),而ASL与TOF MRA联合达到了100%。ASL、TOF MRA及联合两者诊断总体动静脉分流的AUC分别为0.966(95%CI:0.909~1.00)、0.914(95%CI:0.825~1.00)、0.983(95%CI:0.943~1.00),在急性脑出血亚组中诊断动静脉分流的AUC分别为1(95%CI:1.00~1.00)、0.833(95%CI:0.611~1.00)、1(95%CI:1.00~1.00)。结论ASL与TOF MRA联合是一种无创的检测动静脉分流方法。
武春雪董孟琪单艺张默卢洁
关键词:动脉动静脉分流
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后三叉神经的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的微观结构改变。方法9例原发性 TN 患者术前及术后行 DTI 扫描,测算两侧三叉神经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垂直弥散率(RD)和两侧各弥散参数差值比。按手术疗效分为治愈和未治愈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两侧三叉神经各 DTI 参数及两侧间各弥散参数差值比的变化。结果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1岁,平均病程5.1年。于术后第一次复查(平均12.3个月)时行 DTI ,术后疗效随访平均66个月。治愈组6例,均有明显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受压变形;未治愈组3例,2例有血管压迫,1例患者仅有严重的蛛网膜粘连而无血管压迫。治愈组术前患侧明显下降的 FA 值及明显上升的 MD 、RD 值,术后复查时均恢复。而未治愈组的各弥散参数及差值比则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MVD 术后疼痛消失的患者,患侧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恢复正常。然而术后疼痛仍然存在的患者,神经的脱髓鞘变依然存在。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与 TN 关系密切。
李继平刘亚欧张晓华王云鹏张默陶蔚李勇杰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