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46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颈椎
  • 13篇腰椎
  • 11篇骨折
  • 10篇韧带
  • 9篇脊柱
  • 7篇胸腰椎
  • 7篇韧带复合体
  • 7篇生物力学
  • 7篇内固定
  • 6篇胸腰椎骨折
  • 6篇腰椎骨折
  • 6篇椎骨
  • 5篇生理曲度
  • 5篇曲度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4篇单开门
  • 4篇腰椎侧凸
  • 4篇生物力学研究
  • 4篇手术

机构

  • 40篇解放军第25...
  • 16篇北京市垂杨柳...
  • 4篇解放军第二五...
  • 4篇保定市第一中...
  • 3篇保定市骨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252...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46篇王伟
  • 15篇任龙喜
  • 14篇张永兴
  • 11篇孙辉生
  • 8篇高成杰
  • 7篇汪功久
  • 7篇王磊
  • 6篇刘振旗
  • 6篇范红旗
  • 6篇刘大鹏
  • 4篇韩正锋
  • 4篇李天旺
  • 4篇王渊
  • 4篇刘晓宗
  • 4篇辛雪栋
  • 3篇田艳
  • 3篇刘大朋
  • 3篇范时雨
  • 3篇张彤童
  • 3篇王振虎

传媒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国老年学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6
2006年
王伟任龙喜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韧带复合体隧道式后路复位固定脊柱节段胸腰椎爆裂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限制颈椎前屈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背景经后方韧带复合体在对抗颈椎后方牵张应力,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自1994年应用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近年来有学者对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双开...
任龙喜王伟韩正锋张彤童王渊
文献传递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其颈椎生理曲度及活动范围的中远期随访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王磊王伟张永兴任龙喜
关键词:颈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生理曲度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传统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试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标本变直时A、B两组位移无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在变直时A、B两组加载力无差异,C组则较A、B两组明显变小(P<0.05)。拉伸试验在变直时B组与A组比较加载力明显变小(P<0.05),C组与A组相比显著变小(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也明显变小(P<0.05);10N位移B、C两组与A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B组与A组比较位移明显变大(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1),同时C组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手术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手术标本。
王伟任龙喜张彤童韩正锋王渊
关键词:单开门生物力学颈椎
跟距骨桥症发病原因分析与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2
1998年
从1992年2月~1996年9月收治青年战士跟距骨桥症14例18足,采用骨桥楔形切除术治疗,随访5~42个月(平均22个月),优良率77.8%。作者认为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形成跟距骨桥的一种原因。踝部内外侧结构的不均衡使足易发生内翻损伤,高强度的反复足内翻致跟距关节内侧上下关节面频繁挤压、撞击是该病的发病原因。骨桥楔形切除术方法简便,保留了关节功能,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王伟范时雨高成杰汪功久
关键词:病因外科手术
支持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王振虎孙辉生刘振旗刘大朋张永兴范红旗王伟李启明
本研究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以最小切口达到最佳显露,采用不剥离或少剥离技术,减少了关节囊内干预,同时采用同一切口内取骨植骨,减少了髂骨取骨及异体骨移植,采用支持钢板对骨折进行坚强固定,并在CPM辅...
关键词: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王伟史亚民孙辉生张永兴刘大鹏范红旗
关键词:植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
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新鲜山羊颈椎标本24具,随机分成3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后方项韧带、伸肌等伸颈结构,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中标本变直时的位移、加载力,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伸试验中各拉伸负荷下与变直时的位移,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缩试验中,A、B、C三组间位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抗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间无明显差别,都最大限度保留了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
任龙喜王渊王伟韩正锋
关键词:颈椎椎板成形术生物力学山羊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确定磁共振(MRI)成像和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临床、人口统计学指标是否与基线功能评分独立相关,探讨其是否能够预测术后功能结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解放军252医院收治的61例CSM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量化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2个月的病残程度。对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脊髓病变的严重程度、脊柱轴线、手术技术、压迫节段、前后径、最大脊髓压迫部位的横向面积、MRI成像信号强度的变化进行评估。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术前基线mJOA评分;术后12个月mJOA评分;MRI影像学数据,如脊柱轴线,前后位直径(AP),最大压迫部位的横截面积(TA),脊髓信号强度(SI),压迫节段。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更高基线mJOA评分水平与低龄(年龄≤65岁)、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更大的横截面积相关(P<0.05)。更好的恢复率与低龄和高基线mJOA评分相关(P<0.05)。mJOA评分变化较高的与高基线mJOA水平相关(P<0.05)。使用多变量分析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的功能预后最佳预测因子是基线mJOA评分和患者年龄。结论年龄和基线mJOA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的CSM患者功能预后的显著预测因子。脊髓受压程度和核磁共振T1/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并不是独立预测因子,但发现其与患者当时的功能状态、年龄等相关。症状的持续时间与术前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但并没有影响术后的结果。
董钊王伟张永兴刘长安刘大鹏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肛门反射与球海绵体反射的数量化测定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对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进行数量化测量的检查方法。方法 :被检查者肛管内放置水囊 ,与生理压力测试仪联通 ,测量上述反射时肛管收缩对水囊产生的压力 ,即为反射强度。对 2 0名正常人及 2 0名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测量。结果 :正常人肛门反射强度为 8 0 2± 3 2 3mmHg ,球海绵体反射强度为 2 6 17± 8 6 6mmHg。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两反射均可能减弱或消失 ,脊髓功能恢复时反射强度亦渐恢复。结论 :此方法检查上述反射敏感、准确 ,能数量化表现反射强度。
王伟汪功久孙辉生高成杰赵相臣
关键词:脊髓损伤肛门反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