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旅行的图像:《译文》中的插图与乡土公共性建构
- 2020年
- 《译文》中的插图是译介的延伸,它与文本构成互文关系。插图通过线条、色彩,直观形象、快捷地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跨文化对话。域外关涉乡土的插图的译介,不仅在传统乡土田园的理想化想象上期待得到本土受众的共鸣,而且瞩目于全球现代性视阈内的乡土焦虑,也意在丰富和建构乡土中国的现代意涵。这主要体现在对乡土苦难意识的认同与对现代城乡互动中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聚焦这两个方面。作为“副文本”的插图参与现代乡土公共性建构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视觉现代性的跨文化实践。
- 冯波
- 关键词:《译文》插图乡土译介
- 30年代的两个“辛克莱”: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跨文化演绎
- 2021年
- 20世纪30年代国内对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和辛克莱·刘易斯的译介是不容忽视的跨文化事件。本地对厄普顿·辛克莱的热捧与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冷落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迥异接受现状显示了中国传统乡土向现代嬗递时,不断强化乡土情感的阶级化倾向和聚焦于人在城乡叙事中“危疑扰乱”的现代焦虑的不同演绎路径。30年代“两个辛克莱”异域旅行的不同命运其实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个人与阶级在域外与本地的双向发现、协商互动使然。
- 冯波
- 三十年代多元理论资源的选择与“农民文学”之辩被引量:6
- 2017年
- 30年代围绕着"农民文学",学院与文坛展开了一次颇有意义的对话。施孝铭以《农民文学的商榷》一文厕身于以农民为焦点的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学院派知识青年在接受舶来理论与本土化调适后的相对独立的表达。其与文坛中农民文学论者的锱铢必较,呈现出彼此对"农民文学"中"农民"与"大众"概念的理解分歧,同时也彰显了二者在阶级架构与城乡架构内对"农民"的现代内涵的不同赋值的话语策略。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文学现代生成复杂性的提点,更是对其历史叙事合法性的质疑。
- 冯波
- 关键词:文坛
-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的流亡乡愁
- 2016年
- 以抗战文学统摄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小说创作,并不能完全阐释流派创作的复杂多元。因流亡而生发的乡愁是他们创作的共同情感倾向。在流亡造成的空间位移中,作家既往的故乡时空经验与现时的他乡经验产生碰撞,继而生成怀乡/厌乡的迥异情感;在流亡带来的语境变迁中,个人化的乡土情怀又难免集体话语的规约甚至束缚。于是诉诸文本的故乡想象势必在个人感受与集体经验之间调适,进而呈现为两相杂糅的"双语"形态。其本身的时效性、多义性正体现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艰难。
- 冯波
- 关键词:乡愁
- “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
- “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是将当下中国现代性与世俗生命最紧密、最广泛联系的文学思潮。 在“乡下人进城”小说中,进城的乡下人和城里人并非服膺于同质的现代性概念。在物质生活层面的进取与奋斗过程中,衣食住行蕴涵了进城的乡下人个体...
- 冯波
- 文献传递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
- 2020年
- 欧洲“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跨文化实践活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途中,被革命现代性压抑的乡土情怀大都呈现为带有强烈启蒙意味的国族言说。而1930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恰恰以对城乡的双向关注,“不合时宜”地回归到“乡愁”本质化的情感内核,即正视人的现代化生成。这主要体现为译者在原乡意识的悖反体验和城乡差异状态下的现代性焦虑两个情感维度。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提供了别一视角,也丰富和彰显了中国文学之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 冯波
- 关键词:译介中国现代文学
- “吞噬”与“渴望”:《狂人日记》与《奥尔拉》中的癫狂论析
- 2023年
-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莫泊桑的《奥尔拉》都是“癫狂”想象的名作。译者对莫泊桑“世纪末的疲劳”的感同身受与鲁迅在20世纪初的“困顿”是对“癫狂”时段性特质的提点。《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与《奥尔拉》里的“喝水”象征着对外来“吞噬”的恐惧与对内在夙愿的“渴望”,其实质是因自我被侵占或迷失而陷入精神绝境的反思。而心魔“欧儿拉”象征的“厌弃的自我”与狂人“救救孩子”的“本真的自我”的醒觉及其辩驳正是自我主体建构过程的两面。“癫狂”的跨文化对话不仅质疑了《狂人日记》属意于礼教批判的偏颇,而且也隐喻鲁迅对“知者”躬身自省,生成“立人”首要“立己”的新的“心声”与“内曜”,这成为鲁迅“反抗绝望”思想的重要基础与起点。
- 冯波
- 关键词:《狂人日记》
- 政治复调与民间狂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文学理论的历史症候被引量:3
- 2020年
-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不同党派、个人围绕"农民文学"的讨论,实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延续。因为在国共分裂后,唯有将小资产阶级与农民分割,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重申自身的政治主体性,而非党派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强化农民有别于小资产阶级(某种程度上更多指向智识阶层)的、基于民间的独特启蒙意义。然而假道苏俄、日本的理论资源难免因国际共运及其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内部矛盾而形成错位的、差异性的接受,因此对"农民文学"的理论阐释也成了赓续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政治实践。比较这些带有左翼色彩的、并不成熟的"农民文学"理论可知,其关于阶级、革命与大众化的主张,或是不同党派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与功能的艺术化体现,或为对抗主流权威话语,实现自我启蒙与民族自决的乡土民间想象。这使得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农民文学"理论探讨成为政治的复调与民间的狂欢,它充分彰显了政治与文学以及文学内部不同审美倾向彼此激发、相互生成的复杂互动关系。
- 冯波
- 关键词:民间狂欢
- 乡土、废墟与文本的行旅:郁达夫翻译《废墟的一夜》
- 2022年
- 从他国类似乡土文化中找到共鸣,把翻译变成了自我的情绪纾解、抒发,这是郁达夫翻译德国作家盖斯戴客《废墟的一夜》的内在动力。郁达夫三改译题、文本的传译/转异,与之同步的是“抒情时代”的情感痛苦向精神废墟转化,这两个程序在郁达夫身上的交汇呈现。面对复杂的政治时局,郁达夫已颇有些“疲倦的热烈”与“颓废的道德”般的“中年心态”。然而恰是这种辗转反侧的苦闷,类似“反抗绝望”般的抒情,成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个人兴怨与时代际会的交错、纠缠下对时代与历史独特的想象与回应方式。这一跨文化的抒情对消除断代化与地域化的翻译问题,对祛除二元对立思想的跨文化研究着实启发良多。
- 冯波
- 关键词:抒情时代废墟
- 日本“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
- 2012年
- 民国二十年前后,有着留日、旅日经历的翻译家,如周作人、谢六逸等,将加藤武雄、国木田独步、明石铁也、佐藤春夫等日本作家的"乡愁小说"介绍到中国。这些日本作家的"乡愁小说"在描写故乡对象的字里行间隐现着"乡愁"。这些译作主要发表在《小说世界》《小说月报》《乐群》(月刊)等刊物上,另有结集出版的专集,也有个别篇什散见于相关小说选集。译作数量虽不太多,但是对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接受主要体现在乡愁中的人道主义诉求与对于现代城乡关系思考两方面。
- 冯波
- 关键词:译介人道主义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