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92 被引量:4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骨折
  • 16篇骨质
  • 16篇骨质疏松
  • 15篇疏松性
  • 15篇骨质疏松性
  • 12篇手术
  • 12篇椎体
  • 12篇后凸
  • 12篇脊柱
  • 11篇疗效
  • 11篇螺钉
  • 11篇成形术
  • 10篇腰椎
  • 10篇3D打印
  • 9篇股骨
  • 8篇压缩骨折
  • 8篇椎体后凸
  • 7篇导航模板
  • 7篇椎体成形
  • 7篇椎体成形术

机构

  • 77篇延安大学
  • 13篇延安市人民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1篇王飞
  • 36篇刘志斌
  • 20篇李长红
  • 16篇刘军
  • 14篇刘延雄
  • 13篇贺永进
  • 11篇王建伟
  • 11篇张文生
  • 10篇庞军
  • 9篇王涛
  • 9篇郝莉霞
  • 8篇姬小娜
  • 7篇曹强
  • 6篇张建华
  • 5篇段明明
  • 5篇王延峰
  • 4篇杜璠
  • 4篇边红莉
  • 3篇杨莉莉
  • 3篇贺经

传媒

  • 13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临床误诊误治
  • 7篇临床医学进展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延安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河北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2篇2020
  • 10篇2019
  • 17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两种气管内给药方式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与灌洗给药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MAS患儿共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原液气管内注入治疗,B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稀释液气管内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愈率、病死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儿治愈率高于A组,病死率低于A组(P均<0.05);B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A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稀释液气管内灌洗给药治疗重症MAS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并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气管内注入给药。
郝莉霞王飞马晓鹏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灌洗胎粪吸入综合征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小粗隆固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EvansⅢ和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小粗隆复位固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方法收治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采用自制骨钩或钢丝引导器复位小转子后用螺钉固定。结果除1例发生小粗隆移位,髋轻度内翻外,其余患肢无短缩,无髋内翻畸形,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股骨头无切割,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疗效评价参照黄公怡等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良率97.1%。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固定小粗隆后结构更完整、坚固,基本能有效地承受体重,具有早期下地活动的条件。
王建伟张文生庞军王涛王飞杨莉莉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小粗隆拉力螺钉皮质骨螺钉
一种骨关节外科换药辅助器
一种骨关节外科换药辅助器,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高度调节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套管之间;收集箱为上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收集箱活动插设箱体内部开设插槽内部,插槽的顶面为开口状设置;收集箱上侧开设有台阶槽,台...
薛亮王飞毕伟明
G形臂X线机辅助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置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G形臂X线机辅助置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术中应用G形臂X线机辅助置钉(记为G形臂组),36例术中应用C形臂X线机辅助置钉(记为C形臂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G形臂组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4例;C形臂组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获得5~8个月随访。G形臂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C形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G形臂X线机辅助置钉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刘军郝申申刘志斌王飞李长红刘延雄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C形臂X线机
3D打印技术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应用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51例,其中26例采用常规影像学资料辅助完成术前谈话及手术规划(常规组),25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术前谈话及手术规划(3D组)。记录两组术前谈话评分、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3D组术前谈话评分高,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有利于提高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依从性,优化手术规划,临床效果满意。
曹心浩郝申申王博文刘志斌刘军王飞祝愿马琳园
关键词:股骨骨折疗效比较研究
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应用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带螺纹克氏针及"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经1年以上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螺纹克氏针张力带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童安王建伟张文生王飞
关键词:带螺纹克氏针尺骨鹰嘴骨折
3D打印导航模板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凸行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12例,术前均行全脊柱薄层CT扫描,将原始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导入mimics17.0软件中进行全脊柱三维模型重建,最终生成导航模板。术中应用导航模板判断置钉的位置,记录置钉数量、置钉准确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脊柱主弯Cobb角变化。结果本组共置入螺钉168枚,其中Ⅰ级螺钉136枚(80.95%),Ⅱ级螺钉25枚(14.88%),Ⅲ级螺钉7枚(4.17%),置钉准确率为95.83%。术中无置钉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脊柱主弯Cobb角术前、术后分别为(55.8±20.4)、(20.6±13.9)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凸矫形术选择性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高,矫正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郝申申刘志斌王飞王延峰刘军贺永进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手术
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克氏针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60岁以上老人桡骨远端骨折,于臂丛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4~6周去除外固定,功能训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平均6.7个月,均未发生再移位,骨折愈合良好,按功能评估标准[1]进行综合评定,优19例,良3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对于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克氏针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避免早期的复位后移位。
王建伟童安张文生庞军王涛王飞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老年人外固定架
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背景: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诸多优点。然而,由于椎弓根的解剖特殊性,对置钉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对手术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辅助完成螺钉置钉,具有一定的优势。目的:介绍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需行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术前将患者的下颈椎CT数据导入相关软件,并设计制造带钉道的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置钉。记录置入螺钉数量,置钉后进行CT扫描计算置钉准确率。置钉前后以颈肩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颈椎神经功能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1)患者置钉后均获得3个月的随防;(2)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132枚,置钉准确率达94.7%;其中0级125枚(94.7%,125/132),1级3枚(2.3%,3/132),2级4枚(3.0%,4/132),无3级螺钉;(3)治疗后1,3个月患者颈肩部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后1,3个月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综上,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较高,修复效果满意。
郝申申刘志斌王飞刘延雄刘荣荣奥乐杨翠萍李霞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下颈椎颈椎
3D打印技术在颈椎手术术前谈话及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介绍3D打印技术在颈椎手术术前谈话中的应用,评价其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D组23例采用3D打印1∶1病变部位实物模型辅助,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影像学资料辅助,完成术前谈话及手术。仿照VAS评分法评估两组在术前谈话时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及手术的理解程度和沟通满意程度。记录两组术前谈话时间、病情及手术理解程度、沟通满意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例数,术前与术后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颈椎神经功能JOA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出现。3D组与常规组术前谈话时间[(12.1±2.7)min vs(16.3±3.5)min]、沟通满意程度[(9.3±0.5)分vs (8.9±0.6)分]、手术时间[(136.5±24.4)min vs(152.9±27.3)min]、术中出血量[(148.3±29.1)mL vs(201.5±3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与常规组病情及手术理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术前VAS评分[(2.5±0.9)分vs (7.8±1.3)分]、JOA评分[(13.5±1.2)分vs(8.4±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术前VAS评分[(2.2±0.8)分vs(7.6±1.2)分]、JOA评分[(13.4±1.5)分vs(8.3±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颈椎手术术前谈话及手术,在达到与常规方法相似的理解程度下,不仅具有用时少,沟通满意度高的优点,而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满意。
刘军郝申申刘志斌姬小娜康凯王飞刘延雄贺永进
关键词:颈椎手术术前谈话临床疗效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