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潇

作品数:2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繁殖
  • 5篇动物
  • 5篇PMSG
  • 4篇电刺激采精
  • 4篇动物福利
  • 4篇动物福利壁垒
  • 4篇保健
  • 4篇壁垒
  • 4篇采精
  • 3篇养羊
  • 3篇肉牛
  • 3篇肉牛生产
  • 3篇山羊
  • 3篇生殖
  • 3篇生殖保健
  • 3篇天山马鹿
  • 3篇转基因
  • 3篇马鹿
  • 3篇母牛
  • 3篇精液

机构

  • 27篇解放军第47...
  • 2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4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27篇王潇
  • 24篇张冰
  • 22篇张居农
  • 1篇朱虹
  • 1篇刘玲
  • 1篇王巧云
  • 1篇左晓静
  • 1篇桂东城
  • 1篇迪里拜尔
  • 1篇司建河
  • 1篇马岩
  • 1篇林成
  • 1篇潘晓玲
  • 1篇张杰

传媒

  • 3篇黑龙江动物繁...
  • 3篇中国草食动物
  • 3篇中国草食动物...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畜禽种业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鹿业
  • 1篇首届(201...
  • 1篇第六届(20...
  • 1篇第五届中国牛...
  • 1篇2012年全...
  • 1篇首届中国鹿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类型、部位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116例,收集所有入组病例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的方法对颌面间隙感染的类型、部位等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并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及感染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1)本组116例中,牙源性感染72例,占62.1%;腺源性感染22例,占19.0%;外伤性感染6例,占5.2%;血源性感染4例,占3.4%;不明原因感染12例,占10.3%。共计378个间隙感染,包括眶下间隙、颞间隙和颞下间隙共34个颌面间隙面上部感染,占9.0%;下颌下间隙、咬肌间隙、颊间隙、翼颌间隙、咽旁间隙、颏下间隙、舌下间隙共314个颌面间隙面下部感染,占83.1%;颈前区和颈后区共30个颌面间隙颈部感染,占7.9%。(2)本组116例中,有72例培养出病原菌78株,包括星座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缓征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共60株,占76.9%;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干燥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共18株,占23.1%。分析颌面间隙主要感染细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中星座链球菌主要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两药共同耐药率33.3%,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较少见;咽峡链球菌也主要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两药共同耐药率达80.0%,且咽峡链球菌对上述抗生素基本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且对上述抗生素基本均耐药。革兰阴性菌中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稍高。结论: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位于颌面间隙面下部,以下颌下间隙最为常见;且感染多由革兰阳性菌引起,以星座链球菌、咽�
孙家琳左晓静林成王潇马岩
关键词:口腔病原学
公猪生殖障碍治疗与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
2011年
本试验分析了饲养管理等因素对公猪性欲与生殖的影响,并阐述公猪生殖障碍治疗与生殖保健的技术原理。通过对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下降和精液品质正常,性欲降低下的公猪生殖障碍分别采用3个疗程进行恢复性治疗,对应各种应激造成的生殖能力下降的公猪实施生殖保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下降的公猪于处理后二个疗程后逐渐恢复正常,而性欲降低的公猪采用综合技术方案处理后,在第一疗程后其性欲得到较快的恢复;对性欲差的公猪,采用配套的方案处理后,其恢复正常机能的时间比精液品质差的公猪时间要短,5月份与9月份处理,公猪恢复正常性欲的时间无明显差异。
王新平王潇张冰张居农傅文栋
关键词:公猪生殖障碍生殖保健
初产杂交盘羊诱导发情处理效果观察
2011年
采用诱导发情配套技术对24只8月龄初产杂交二代盘羊进行调控处理。结果表明:母羊产单胎、双胎、三胎和四胎的百分率分别为14.81%、30.77%、23.08%和30.77%,多胎比例明显提高(P〈0.01)。试验发现,经14 d诱导发情处理,母羊于撤除CIDR后48~56 h发情率达100%,总繁殖率达216.67%(P〈0.01),单羔、双羔、三羔和四羔的初生重平均为4.0、3.5、2.9和2.3 kg,不同产羔数之间的初生重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期内单、双羔和三羔的平均日增重为250.70 g(P〉0.05),4月龄平均体重30.36 kg。本试验选用CIDR长期处理+超量PMSG+LRH-A3静注的处理方案,大幅度提高了8月龄初产杂交二代盘羊母羊的繁殖率(P〈0.01),使母羊一产的繁殖率达216.67%。
高俊杰潘永斌陈海军王东军刘永祥张冰王潇张居农
关键词:盘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生长发育
转基因克隆技术在山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克隆技术是将转基因技术与动物克隆技术有机的结合,其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超过了两种技术本身。本文从转基因动物与克隆技术、转基因山羊的制作方法与研究进展、转基因克隆山羊的研究进展和问题与展望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与克隆技术在...
张冰王潇张居农
关键词:转基因克隆山羊
文献传递
天山马鹿诱导双胎的效果观察
验采用实验组设计和研制的CIDR、PMSG、HCG对55头,3~8岁的天山马鹿进行诱导双胎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母鹿总双胎率为38.18%,最高组可达到40% (P<0.01),3~4和5~6岁的母鹿采用发情调控+大剂量...
王潇张冰张居农
关键词:天山马鹿
天山马鹿诱导双胎的效果观察
2010年
本实验采用实验组设计和研制的CIDR、PMSG、HCG对55头3~8岁的天山马鹿进行诱导双胎试验。结果表明,处卵后母鹿总双胎率为38.18%,最高组可达到40%(P〈0.01),3~4岁和5-6岁的母鹿采用发情调控+大剂量PMSG处理后的双胎率要明显高于7-8岁母鹿(P〈0.01).
王潇张冰张居农
关键词:天山马鹿CIDRPMSG
公猪繁殖障碍治疗与生殖保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对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下降和精液品质正常、性欲降低的公猪分别采用3个疗程进行恢复性处理,对由于各种应激造成的公猪生殖能力下降的公猪实施生殖保健。结果表明,经过处理,性欲正常、精液品质下降的公猪于处理后2个疗程后逐渐恢复正常,而性欲降低的公猪采用综合技术方案处理后,在短期内其性欲得到较快的恢复(第1疗程后)。对性欲差的公猪,采用配套的方案处理后,其恢复正常机能的时间比精液品质差的公猪时间要短(P<0.01),5月份与9月份处理的公猪,其恢复正常性欲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分析了饲养管理因素对公猪性欲与生殖的影响,探讨了公猪生殖障碍克服与生殖保健的技术原理。
王潇梁琪彬张冰张居农
关键词:热应激生殖保健公猪
幼龄母羊当年繁殖的技术
2013年
采用超早期断奶和直线强化培育等综合措施培育幼龄母羊,达到配种体重和体尺时采用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处理。试验结果证实:幼龄母羊处理后第1个情期的产羔率达到70%,第2个情期趋于正常,诱导发情处理对幼龄母羊的发情率有显著的作用(P﹤0.01)。
闫增平刘卫东张冰王潇张居农
关键词:诱导发情繁殖
电刺激采精技术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多种野生动物的生殖生理特点、生物学特性等,对其适宜的电刺激采精方法进行了综述。
王潇梁琪彬张居农
关键词:电刺激采精精液动物生产
野生及杂交盘羊的电刺激采精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精液采集是人工授精的重要环节,常用方法主要有假阴道法和按摩法,已在牛、马、羊、猪和鸡等畜禽上成功应用[1]。而在野生动物或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上,由于其野性强、性情暴烈,常采用电刺激法采集精液,如海狸鼠[2]、大熊猫[3-4]、鹿[5]、猴[6-7]、林麝[8]、黑熊[9]、乌苏里貂等[10-11],而国内对于盘羊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高俊杰潘永斌陈海军王东军刘永祥张冰王潇张居农
关键词:电刺激法采精技术盘羊杂交精液采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