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红姿

作品数:121 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1篇胚胎
  • 47篇受精
  • 46篇体外
  • 43篇体外受精
  • 38篇胚胎移植
  • 24篇妊娠
  • 22篇体外受精-胚...
  • 20篇精子
  • 16篇冻融
  • 16篇细胞
  • 12篇妊娠率
  • 12篇玻璃化
  • 11篇IVF
  • 10篇精子注射
  • 10篇冷冻
  • 10篇IVF-ET
  • 8篇年龄
  • 8篇周期
  • 8篇卵巢
  • 7篇体外成熟

机构

  • 62篇广州医学院第...
  • 50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汕头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120篇杜红姿
  • 67篇刘见桥
  • 51篇龙晓林
  • 37篇石宇
  • 33篇黄玉玲
  • 31篇张文红
  • 27篇李莉
  • 24篇刘寒艳
  • 22篇刘风华
  • 21篇张伟良
  • 13篇孙筱放
  • 12篇康祥锦
  • 10篇黄青
  • 10篇许海燕
  • 9篇陈仕萍
  • 8篇孙源
  • 8篇李磊
  • 7篇范勇
  • 7篇罗阳
  • 7篇黄玉玲

传媒

  • 11篇生殖与避孕
  • 1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0篇广东医学
  • 7篇中国实用妇科...
  • 6篇中华生物医学...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华生殖与避...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学周刊(上旬...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16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孕囊剖宫产瘢痕妊娠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2年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临床不常见,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后发生双孕囊CSP更罕见。现报告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IVF-ET后发生的双孕囊CSP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处理。
刘怡潼刘风华杜红姿石宇李玲农璎琦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文献复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囊PREGNANCYIVF-ET
长方案超排卵获卵数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比较常规长方案超排卵周期中,获取不同卵母细胞数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7年1月—2013年6月因单纯男性因素采用常规长方案超排卵行ICSI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获卵数目分成4组,获卵数≤4个为G1组(90个周期),获卵数5-10个为G2组(368个周期),获卵数11-20个为G3组(449个周期),获卵数≥21个为G4组(135个周期)。结果:在ICSI治疗中,G1组女方平均年龄高于其他3组(P〈0.01),但其中〈35岁的患者占57.8%。G1组患者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率、G4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以及这2组的移植周期取消率均高于G2组和G3组(P〈0.01);G1组的临床妊娠率在4组中最低(31.3%,P〈0.05);4组中G3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移植胚胎活产率最高,且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SI治疗周期中,获卵数≤4个影响ICSI受精结局,完全受精失败发生率升高;获卵数在11~20个时ICSI临床结局最好。
张文红龙晓林杜红姿李莉黄玉玲孙源刘见桥
关键词:超排卵精子注射
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方案冻融胚胎移植结局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的986个F-ET周期,将在自然周期方案下进行的F-ET作为自然周期组,共671个周期;在人工周期方案下进行的F-ET作为人工周期组,共315个周期,比较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及分娩率等指标。同时评估子宫内膜厚度与F-ET结局的关系。结果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及分娩率分别为:自然周期组22.1%、11.7%、2.1%、18.2%、79.7%;人工周期组23.5%、11.9%、2.9%、18.9%、77.0%。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及分娩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较人工周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9.4±1.4)mm对(8.6±1.2)mm]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厚度>10mm者临床妊娠率(26.8%对18.9%)和种植率(15.1%对10.6%)均较子宫内膜厚度≤8mm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方案在F-ET中的结局相似;自然周期方案较人工周期方案子宫内膜厚度更为理想。子宫内膜厚度>10mm者能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
何玲刘风华龙晓林张伟良杜红姿
关键词:胚胎冷冻自然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
卵裂胚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卵裂胚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2005年9月 ̄2006年3月对需要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7例病人,用13、18、21、X、Y五色染色体探针筛查这些病人种植前胚胎的非整倍体,同时分析胚胎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共对52个胚胎进行活检,51个胚胎有FISH诊断结果。随着胚胎碎片比例的增加,染色体正常胚胎的比例下降,胚胎的碎片比例与正常胚胎的比例呈密切负相关,(r=0.835,P<0.01);在8细胞胚胎、9细胞以上胚胎(含9细胞)、7细胞以下(含7细胞)胚胎中,正常的胚胎比例分别为55%、50%、30.4%,其中8细胞胚胎组显著高于7细胞以下胚胎组(P<0.05);在卵裂球数目为偶数的胚胎中,正常胚胎的比例为48.4%(15/31),高于卵裂球数目为奇数胚胎的35%(7/2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球大小均匀的胚胎中,正常胚胎所占比例为54.8%(17/31),显著高于卵裂球大小不均匀的胚胎的25%(5/25)(P<0.05);优质胚胎中,正常胚胎的比例为55.6%,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的29.2%(P<0.05)。结论在种植前胚胎中,染色体异常胚胎广泛存在;依据现有的形态学评估标准,可以选择部分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但是形态学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刘见桥庄广伦龙晓林杜红姿石宇黄玉玲刘风华黄艳仪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
用13、18、21、X、Y五色探针检测植入前人胚非整倍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同时将13、18、21、X、Y五色探针用于分析单个卵裂球的方法。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中受精第3天,不适宜移植和冷冻的正常受精胚胎11个、双精受精胚胎1个用于研究。用Tyrode′s酸溶解这些胚胎的透明带后,用0.1%Tween-20/0.01NHCl将卵裂球固定,用Vysis公司的MultiVysion PGT FISH探针(含有13、18、21、X、Y五种染色体探针)进行分析。结果:12个胚胎共有46个卵裂球,有核的卵裂球43个,其中有3个卵裂球各有2个核,共有46个细胞核。成功固定45个核,固定成功率为97.8%。43个核有杂交信号,杂交率为95.6%。11个单精受精胚胎共有39个核有信号,都为二倍体胚胎,其中正常胚胎2个。在9个异常胚胎中,嵌合型胚胎6个,异常非嵌合型胚胎2个,无规律分离型1个。结论:种植前胚胎中,染色体异常胚胎广泛存在,非整倍体胚胎占染色体异常胚胎的绝大多数,嵌合型是非整倍体的主要形式,形成非整倍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丢失。
刘见桥庄广伦龙晓林杜红姿石宇黄玉玲刘风华黄艳仪
关键词:染色体非整倍体荧光原位杂交
孕晚期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一种新的卵母细胞来源
2009年
目的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633枚和DO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石宇龙晓林杜红姿黄玉玲黄青杨建华张伟良刘见桥许海燕
关键词: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精子注射
应用MALBAC技术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胚胎植入前诊断前期研究
目的:应用并评价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MALBAC)技术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
孙筱放胡丹刘维强张慧敏杜红姿张紫龙陆思嘉刘见桥
关键词:SMAPGDMDA
文献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促排卵方案及胚胎培养技术的进步,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的妊娠率得到极大提高,但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受妊娠后较高流产率的困扰。文献报道,IVF—ET的初始阶段(如诱发排卵、受精等)成功率已很高,但活产率仅20%~30%,其中IVF—ET后的高流产率是影响活产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对提高助孕成功率有指导意义。
刘怡潼刘风华杜红姿石宇陈蕊李玲
关键词:早期自然流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排卵方案IVF流产率
Pure Sperm梯度离心法和上游法处理精液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比较PureSperm(硅烷化硅胶悬浮液)梯度密度离心法和Earel’s液上游法处理精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4 5例丈夫精液密度(2 0~4 0 )×10 6/ml,a级精子比例<15 %或精液量少于1ml者用PureSperm处理,其余用Earel’s液上游法处理。结果 处理后两种方法均可以显著性提高精子的总活力、a级精子率。梯离组和上游组畸形精子率分别为:6 8 8% ,75 1% ,与处理前81 2 %比显著降低,但两种方法之间的降低程度无差别(P >0 0 5 )。梯离法在总活动精子回收率及a级精子的获得方面优于上游法(P <0 0 5 )。PureSperm组与上游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 8% ,70 1% (P均>0 0 5 ) ,无统计学差异,胚胎发育潜能:卵裂率、优胚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相对于稍差者的精液来说,用PureSperm梯度密度离心处理效果更佳;PureSperm对胚胎的毒性作用极小,不影响IVF -ET的结局,在IVF -ET技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黄玉玲龙晓林杜红姿
关键词:PURE上游法精液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精子顶体完整性与卵胞质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精子的顶体完整性及其与卵胞质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共37例为试验组,同期进行体外受精治疗且精液常规参数正常的男性33例为对照组,应用荧光标记的豌豆凝集素法(PSA-FITC)检测精子顶体完整性,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顶体完整率(AIR)、正常形态率(NFR)、受精率(FR)、卵裂率(CR)及优质胚胎率(OER),并将AIR与FR、NFR与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AIR、NFR、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R、OER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AIR与FR呈显著正相关(r=0.595,P<0.01),NFR与FR显著正相关(r=0.463,P<0.01);对照组AIR与FR显著正相关(r=0.683,P<0.01),NFR与FR呈显著正相关(r=0.205,P<0.01)。结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精子AIR较低。行皮下附睾抽吸术(PESA)-ICSI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精子其AIR高则受精率也会高。
张希朱伟杰龙晓林杜红姿张文红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