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娟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遗址
  • 7篇石器
  • 6篇新石器
  • 6篇陶器
  • 3篇学成
  • 3篇遗存
  • 3篇台地
  • 3篇化学成分
  • 2篇东周
  • 2篇东周时期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制陶技术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微量元素
  • 2篇考古
  • 2篇化学组成
  • 2篇出土
  • 1篇新石器时期
  • 1篇遗存研究
  • 1篇遗迹

机构

  • 17篇山西大学
  • 4篇山西省考古研...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9篇王小娟
  • 4篇王晓毅
  • 1篇何努
  • 1篇南普恒
  • 1篇王树芝
  • 1篇赵杰
  • 1篇任海云
  • 1篇张光辉

传媒

  • 4篇文物季刊
  • 3篇考古与文物
  • 2篇中原文物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文物世界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文物春秋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土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以陶寺遗址陶寺文化早、中、晚期的陶片和窑内烧结物为分析对象,通过测试其陶土部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陶质陶器陶土的化学组成之间有无差异,以及窑内烧结物与陶器陶土之间化学组成的异同。测试结果显示:陶寺早期与中、晚期陶器陶土在常量元素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在微量元素方面差异显著,明显分为两组,表明早期与中、晚期陶器产地的不同;同一时期不同陶质陶器陶土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表明同一时期陶器的制作比较集中,陶土来源单一。
王小娟王晓毅
关键词:陶寺遗址陶器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
晋南地区新石器末期制陶粘土原料EDXRF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运用X荧光能量色散分析法(EDXRF),对以陶寺文化为主的晋南地区新石器末期102件陶片样品陶胎粘土部分的成分进行检测,主要从SiO2、Al2O3、Fe2O3、CaO、K2O、Na2O、MgO、TiO2等8个常量元素和2个微量元素Rb、Sr方面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相关讨论。在依次对陶寺遗址、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垣曲盆地和晋中盆地陶片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明确陶寺遗址及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以来的制陶粘土原料有三类,分别为普通易熔类粘土、高钙类粘土和高铝类粘土。三类粘土原料数量的变化与文化分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陶寺和周家庄遗址的白陶以山东龙山文化典型器陶鬶为主,推测用高铝类粘土原料制作的陶器较特殊。同一器类不同时段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器类均以普通易熔类粘土为主,可见粘土原料并不存在专门化的分工。
王小娟何努戴向明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读后
2019年
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李文杰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即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在中国古代陶器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就李先生书中提到的陶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陶器研究体系进行初步阐释。
王小娟吴晓聪
垣曲上亳遗址陶器研究
垣曲盆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范围狭小,但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上亳遗址位于亳清河东岸,文化面貌丰富,包括新石器时代与东周时期遗存,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该遗址的重要性。  本...
王小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化学成分年代学
文献传递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2022年
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出土东周时期圆陶片近百件。通过对圆陶片形制、大小、陶质、工艺四个方面的量化统计分析,认为该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均是用日常生活类陶器残片打制或磨制而成,主要选用泥质类陶片,其次是夹细砂陶片。以中、小型圆陶片为主,少量大型圆陶片。圆陶片周缘立面较直,基本不见刃部锋利的,且多数周缘有磨损迹象。结合已有发现,推测该类圆陶片基本不再具有收割谷物的功能,更可能当做滚动或“踢房”玩具。部分圆陶片可能还当做器盖、器物底部垫具或者纺轮的半成品。
王小娟王晓毅
关键词:东周
中国古代白陶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古代白陶的分布极广,目前出土白陶的遗址主要集中在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这三个区域白陶之间的异同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发表的白陶主量元素含量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时期,以及同一区域同一时期不同遗址间白陶的主量成分的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古代白陶的原料主要分为高铝类和高镁类两种。中原地区白陶化学组成的变化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性。同一区域多个遗址白陶成分的对比分析显示新石器末期白陶并不存在垄断性生产,或者由中央向地方进行分配的体制,等等。
王小娟
关键词:主量元素
垣曲上亳遗址陶器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上亳遗址位于垣曲王茅镇东南上毫村,居黄河支流毫清河东岸。文化遗存丰富,分布有仰韶早期、庙底沟期、仰韶晚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和东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其中以新石器时期文化为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使其成为研究垣曲盆地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又一处典型遗址。
王小娟王晓毅
关键词:化学成分遗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陶器东周时期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陶器制作技术
2022年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器制作技术方面,南、北两个区域的差异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陶器成型技术方面,南区新出现了轮制技术,而北区没有。之后,北区的陶寺文化和南区的龙山文化在制陶技术的多个方面产生明显差异,最主要的是成型技术和装饰风格的巨大反差。成型技术方面北区始终以泥条筑成法的手制技术为主,其次是模制技术,轮制技术在陶寺文化中期出现但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相反,南区则以轮制技术占据主导地位。装饰纹样方面,北区陶寺文化始终以绳纹为主,少量篮纹和方格纹,而南区则以篮纹为主,方格纹其次,绳纹少量。
王小娟
关键词:陶寺文化制陶技术
“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山西大学考古专业理论课程的调整优化
2024年
山西大学考古专业在2021年成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如何构建新时代的考古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工作,是考古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理论指导,对标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三所考古学科A等高校的专业理论课程,提出山西大学考古专业理论课程的优化方案。
赵杰王小娟李垚
关键词:考古专业理论课程
山西新绛县龙兴镇仿古陶工艺探析
2013年
通过对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龙香村与乐义村仿古陶工艺作坊的调查,具体展示其制作工具、制陶原料、仿古汉陶罐的成型工艺和烧造工艺等一系列制陶工序。尤其是外模贴片成型法,对于研究秦汉古陶制作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制陶工艺的重要参考资料。
王小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