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松

作品数:40 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区位
  • 8篇城市
  • 6篇影响因素
  • 6篇企业
  • 6篇区位选择
  • 5篇能源
  • 5篇能源强度
  • 5篇跨国
  • 5篇跨国公司
  • 5篇集聚经济
  • 4篇实证
  • 4篇经济转型
  • 3篇制造业
  • 3篇能源效率
  • 3篇企业区位
  • 3篇企业区位选择
  • 3篇总部
  • 3篇外资
  • 3篇网络
  • 3篇面板数据

机构

  • 2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8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38篇王俊松
  • 8篇贺灿飞
  • 4篇杜德斌
  • 4篇颜燕
  • 3篇潘峰华
  • 3篇胡曙虹
  • 2篇满燕云
  • 2篇贾艳慧
  • 2篇谷人旭
  • 1篇冯章献
  • 1篇肖刚
  • 1篇肖刚
  • 1篇胡晓辉
  • 1篇高翔
  • 1篇王琛
  • 1篇刘作丽
  • 1篇符文颖
  • 1篇梅丽霞
  • 1篇王晓阳
  • 1篇孟浩

传媒

  • 4篇地理研究
  • 4篇经济地理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软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南方经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四届全球经济地理大会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第四届全球经济地理大会(Glob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Geography,GCEG)于2015年8月19-23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700名经济地理学者参会。中国大陆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大学等机构数十位学者参加本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刘卫东研究员和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分别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组委会委员。
潘峰华胡晓辉梅丽霞王琛符文颖王俊松冯章献王晓阳
关键词:地理科学金融经济创新经济
上海市上市企业总部的区位分布与影响机制被引量:26
2015年
大企业总部在城市内部的分布既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又是重塑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基于历年上海市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上海市的上市公司总部区位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上市企业总部在上海呈显著的中心型分布,多数总部集聚在中心区,且总部密度随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企业总部分布还呈现强烈的接近交通干道和开发区集聚的倾向。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条件、上市时间、企业规模、行业类型显著影响上市企业总部的区位分布,通常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上市时间较早的企业更倾向于布局在中心城区区位条件更加优越的地区,形成总部分布的二元结构。市场化改革和规划下不同类型企业的主从秩序可以解释这种企业总部分布的核心边缘二元结构。
王俊松潘峰华郭洁
关键词:总部区位上市公司
在华跨国公司功能区位的时空演化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1979~2012年财富500强外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据探讨跨国公司功能区位在中国的时空演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多次连续跟进投资,其功能布局及演化与城市等级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总部和研发集聚在一线城市,生产和销售分布在省会和周边城市。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重心出现显著的变化,早期的功能区位在空间上呈现较明显的错位,研发和总部重心集聚在北京,而生产和销售重心集聚在华南地区,随着区域环境的变化,研发功能重心向南偏移,生产和销售重心向北方转移,各功能重心倾向于从空间上集聚在一起。研究表明,区域格局的变化是影响跨国公司功能区位重心演化的重要原因。
王俊松颜燕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500强
跨国公司总部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1
2017年
以上海为例,基于连续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数据,探讨跨国公司总部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上海市跨国公司总部高度集聚在内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尤其集聚在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上海初步形成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多中心不同等级的集聚区。(2)基于Tobit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总部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制度和集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3)分国别和时间段的分析表明,制度和集聚因素对跨国公司总部在城市内部分布的影响受制于到来源国文化距离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环境的不断完善,制度和集聚因素对总部分布的影响力逐步下降。
王俊松潘峰华田明茂
关键词:跨国公司总部空间分异TOBIT模型
集聚经济与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基于条件逻辑模型探讨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企业更倾向于集聚在已有同类产业的企业周围,不同类产业的集聚往往容易挤出新建企业,这种趋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明显;对资源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不同类产业集聚对挤出新建企业的影响较小。新企业还倾向于与相同或相近所有制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国有或集体新企业在布局上没有与外资企业集聚的倾向,而外资新企业往往倾向于和所有类型产业的新企业集聚在一起,以便降低信息成本,获取集聚效益。
王俊松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位选择
不同所有制整车企业空间扩张的对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以华东地区的整车集团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所有制整车企业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①国有企业下属企业数量始终较多,并由制造环节向上下游环节全面扩张;合资企业受政策限制,少量的下属企业集中在制造环节;民营企业在2001年以后快速崛起,以汽车制造环节的扩张为主,在非制造环节有加强的趋势。②在区位选择上,国有企业主要在本地和省内扩张;合资企业主要在本地和省外扩张;民营企业长期在本地、省内和省外均衡扩张。③整车企业的空间扩张主要受到内部集聚经济的影响。产业政策对企业空间扩张的限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各类成本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最后,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与建议。
林柄全谷人旭孟浩王俊松
关键词:不同所有制企业区位选择集聚经济
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通过合作创新方式嵌入东道国创新系统来整合全球及区域创新资源,合作创新已成为跨国公司提升其全球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本研究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
胡曙虹杜德斌肖刚成博阳王俊松
关键词:合作创新知识溢出跨国公司
集聚经济与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区位选择——重新发现内部集聚经济被引量:7
2020年
以往集聚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专业化、多样化等为核心的外部集聚经济,对内部集聚经济关注不足。而在"多部门企业(Multi-unit firms)"组织方式背景下,单一企业的规模经济逐渐扩展为同一集团下属企业由于共同区位带来的内部集聚经济,重新发现内部集聚经济益发重要。文章旨在以华东地区整车集团新成立企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分析内部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车集团在某区域的从业人员总数每增加1%,该集团在该地设立下属企业的概率提升0.818%。纳入集团的初始位置、在投资地的投资时长和本地竞争等因素后,内部集聚经济的影响作用依然稳健。集团企业在同一价值链环节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均会发生共同集聚。另外,加入内部集聚经济因素后,没有找到外部集聚经济稳健地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证据。
林柄全谷人旭王俊松
关键词:价值链企业区位选择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利用效率
<正>本文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如何影响中国省区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利用对数平均加权 Divisia 指数,我们将我国的能源强度分解成技术效率因素和结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998年以前,技术...
王俊松
关键词:能源强度能源效率
文献传递
集聚经济、相关性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5
2016年
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熵指数探讨了城市产业多样化和专业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并根据2003-2010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集聚经济、城市产业相关性多样化和无关性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城市产业集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都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是多样化的作用显著大于专业化的作用;(2)并非所有的多样化都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知识溢出为主要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多样化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以组合效应为主的无关性多样化不能或尚未促进经济增长。这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受益于具有相关性或互补性的多样化部门和专业化部门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文章验证了我国城市经济中既相关联又具差异化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王俊松
关键词:集聚经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