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中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电离层
  • 4篇南极中山站
  • 3篇极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极区电离层
  • 2篇值模拟
  • 1篇电离层吸收
  • 1篇电离层预报
  • 1篇电子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统计特性
  • 1篇卫星观测
  • 1篇极隙区
  • 1篇CLUSTE...
  • 1篇FACS
  • 1篇FOF2
  • 1篇IMF
  • 1篇场向电流

机构

  • 12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12篇刘瑞源
  • 12篇徐中华
  • 9篇张北辰
  • 8篇胡红桥
  • 4篇刘顺林
  • 2篇赵正予
  • 2篇黄际英
  • 2篇刘勇华
  • 2篇杨惠根
  • 2篇王先义
  • 2篇邓忠新
  • 2篇陈卓天
  • 2篇吴健
  • 1篇秦欣
  • 1篇秦为稼
  • 1篇曲探宙
  • 1篇张清和
  • 1篇吴军
  • 1篇武业文
  • 1篇黄德宏

传媒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第十届全国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研究
尖峰脉冲型吸收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电离层对经过其中的无线电波的吸收突然显著增强,其吸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空间尺度在电离层90公里高度上在二三百公里以内,是一种小尺度的电离层吸收现象。这种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现象具有局...
邓忠新刘瑞源赵正予杨惠根胡红桥徐中华
文献传递
不同上边界条件下的极区电离层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一维自洽的极区电离层模型,研究了沿磁力线方向不同电离层-磁层耦合条件下极区电离层的响应。此模型在110—610 km的电离层空间区域内,综合求解描述极区电离层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得到电离层数值解。研究发现,上边界条件在200 km以上的高度能显著地影响电离层参量的形态。较高的O^+上行速度对应较低的F层峰值和较高的电子温度。不同边界O^+上行速度对应的温度高度剖面完全不同。200km以上电子温度高度剖面不但由来自磁层的热流通量所控制,同时还受到场向O^+速度的影响。对利用电离层模型研究电离层内部物理过程提出了建议。
刘顺林张北辰刘瑞源徐中华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数值模拟
南极中山站冬季和分季电离层F层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利用三维时变的极区电离层模型,重点研究了太阳光致电离与电离层对流共同作用下的极区全域电离层NmF2的日变化。数值模拟与中山站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南极中山站(69.4 S,76.4.E)冬季和分季电离层F层主要由极区...
张北辰刘瑞源陈卓天徐中华
文献传递
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
<正> 本文首先综述国际上当前电离层预报服务状况和采用的电离层短期预报方法,它们是:foF2短期预报的自相关函数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神经网络法、暴时电离层经验修正模型、等效太阳黑子数等。
刘瑞源徐中华王先义张北辰胡红桥
文献传递
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统计特性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对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2000至2001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189例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夜侧吸收事件(69例)和日侧吸收事件(120例).对这两类吸收事件进行对比统计研究,得到了其吸收发生时间、吸收持续时间、吸收强度、吸收区域形状和空间尺度、运动状况以及吸收事件与地磁Kp指数关系等特性,并对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的可能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邓忠新刘瑞源赵正予杨惠根徐中华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电离层吸收
极区空间环境的南北极对比研究
刘瑞源杨瑞根张北辰刘勇华曲探宙胡红桥刘顺林黄得宏吴军秦为稼徐中华秦欣陈卓天
该项目构建的“极隙区纬度共轭观测体系”是极隙区纬度唯一的观测设备先进齐全的共轭观测对。提出了构建中山站-斯瓦尔巴特共轭观测体系的思想,中挪共同构建了极隙区纬度上国际先进的共轭观测对,实现高分辨率的极光全天空CCD成像的3...
关键词:
关键词:极区
Cluster卫星观测的中高度极隙区中场向电流引起的磁场的扰动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分析了2002年9月10日Cluster四颗卫星穿越南极和北极极隙区期间的观测资料。这两次穿越是在弱而稳定的南向行星际磁场(IMF)条件下发生的。数据显示极隙区中的场向电流(FACs)引起了大的磁场扰动。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卫星多点测量来计算扰动界面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方法。结果显示界面与磁力线大致平行,而它们的速度在卫星穿越南极极隙区时几乎朝向晨侧,在穿越北极极隙区时几乎朝向昏侧,并且其运动速度与相应卫星的速度相比其值很小。
张清和刘瑞源黄际英刘勇华徐中华
关键词:极隙区IMFFACSCLUSTER
中国地区电离层foF2重构方法及其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8年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中国地区电离层foF2的重构方法——以中国参考电离层为背景的改进克里格法.该方法把foF2的估计值与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值之差值的相对值作为区域化变量,引入电离层距离,采用克里格法实现区域电离层重构.与直接利用foF2进行克里格重构相比,以中国参考电离层为背景场保持了电离层的区域特征,提高了重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利用我国电离层垂测台站网的数据对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地区的重构精度进行了评估.该方法与单站预报的自相关分析法相结合可实现中国地区电离层foF2短期预报.
刘瑞源刘国华吴健张北辰黄际英胡红桥徐中华
关键词:电离层预报
中国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技术
刘瑞源黄德宏张北辰胡红桥武业文刘国华徐中华
《中国地区电离层短期预报技术》应用于电离层天气的监测预报和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保障,属于社会公益中的环境监测预报应用领域,也属于空间物理学或通讯技术学科领域。成果主要内容:立足于中国自主的电离层观测体系,在中国率先研发了一种...
关键词: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变化特征被引量:28
2006年
对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1995~2002年观测数据的月中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山站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主要特征:foF2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存在“磁中午异常”现象;年变化中中午foF2在太阳活动低年不出现“冬季异常”,在太阳活动高年出现“半年异常”,即两分点高于两至点.本文结合中山站所处的地理位置,考虑太阳辐射电离、磁层的驱动和中性大气成分变化等因素,分析了这些现象的产生机理.
徐中华刘瑞源刘顺林张北辰胡红桥綦欣
关键词:电离层FOF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