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国秀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血
  • 4篇血性
  • 4篇氧化应激
  • 4篇卒中
  • 4篇急性
  • 3篇动脉
  • 3篇炎性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梗死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毒性
  • 2篇信号

机构

  • 13篇常熟市第一人...
  • 5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9篇柯国秀
  • 10篇金梅芳
  • 7篇张军
  • 7篇严俊
  • 6篇王建生
  • 6篇王国军
  • 4篇刘春风
  • 3篇杨亚萍
  • 2篇季立标
  • 2篇张军
  • 1篇洪雨
  • 1篇郑慧芬
  • 1篇孙雪
  • 1篇李冬辉
  • 1篇王卫军
  • 1篇秦正红
  • 1篇苏敏
  • 1篇胡伟东
  • 1篇胡丽芳
  • 1篇钱俊枫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参与老龄大鼠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参与老龄S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方法♂SD大鼠,分别构建3、12、20mon组,每个月龄组又随机分为自然增龄组和Rotenone处理组,以Rotenone1.0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给药30d,每周停药1d,构建SD大鼠Rotenone染毒模型。大鼠黑质连续切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部位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神经元中自噬体形成和溶酶体激活。结果在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以12mon组为最高;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TH阳性细胞计数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降低(P<0.01),且20mon组降低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自然增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在20mon组比3mon组下降(P<0.01),Rotenone处理后各月龄组大鼠黑质部位LC3表达均比相应自然增龄组上调(P<0.01)。透射电镜显示Rotenone处理后大鼠黑质神经元可见自噬小体和溶酶体数目增多。结论自噬参与老龄大鼠DA能神经元对Rotenone神经毒性的易感性。
胡伟东柯国秀程言博杨亚萍苏敏李冬辉孙雪刘春风
关键词:自噬鱼藤酮LC3
7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特征、电生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分析7例OPCA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并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结果7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以脑干及小脑损害表现为主,部分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束征、认知功能障碍等。头颅MRI显示均有不同程度脑干及小脑萎缩。BAEP异常者3例,主要为Ⅰ~Ⅲ峰间潜伏期延长和Ⅰ~Ⅴ峰间期延长。结论OPCA临床表现以小脑及脑干损害最突出,头颅MRI的特征性表现和BAEP有助于临床诊断。
王建生柯国秀金梅芳
关键词:橄榄脑桥小脑萎缩十字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系统萎缩
依达拉奉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4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依拉达奉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拉达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w时,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达拉奉治疗组患者血清中Mn-SOD活力及CAT活性均明显下降,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有所下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依拉达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胰岛素抵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柯国秀王国军王建生金梅芳张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胰岛素抵抗
Huntington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H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对6个中国汉族HD家系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遗传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5例,女13例;起病年龄26~72岁;病程6~20年;有基因携带者6例(男2例,女4例);均以进行性加重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伴精神异常3例,痴呆1例,共济失调3例,晚期出现吞咽及构音障碍10例。1例基因携带者头颅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显示两侧豆状核出现较明显的Lac倒置峰。6个家系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诊断发现受测患者和无临床表现的基因携带者均有(CAG)n重复拷贝数超过正常值(≥37);本组中有4个家系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结论HD临床表现多样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存在遗传早现现象。IT15基因中(CAG)n重复拷贝数的异常扩展是这6个家系发生HD的发病基础。
柯国秀刘春风林芳毛成洁杨亚萍秦正红
关键词:HUNTINGTON病IT15基因三核苷酸重复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目的:观察在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45岁)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后血中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血脂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7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的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及对照组三组,A组53例,B组67例,对...
严俊王建生柯国秀金梅芳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评价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脂质、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共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睡前顿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变化,对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水平下降(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减少、稳定性斑块数目有所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下降(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及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的作用。
严俊王建生金梅芳张军柯国秀
关键词:降血脂药细胞因子类颈动脉疾病
早期继续出血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继续出血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观察组)与非继续出血患者(稳定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各48例,分别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组、稳定组的MDA、SOD、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稳定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DA、SOD、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在出血早期(24~48 h)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最为显著(P<0.05)。结论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了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继续出血的机制之一。
柯国秀王国军王建生金梅芳张军严俊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氧化应激炎性介质
ABCD^(2)评分联合T_(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对TIA患者不同时期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3.0 T MRI的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VS)对TIA患者不同时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符合入选标准的TIA患者,记录基线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Flair检查,计算TIA患者的Flair HVS阳性率和ABCD2评分结果。观察7 d内、90 d内及1年内TIA的预后,以再发脑血管事件为终点,评估ABCD2评分分组及HVS与ABCD2结合分层预测脑血管事件的作用。结果与HVS阴性组相比,HVS阳性组高血压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卒中家族史、既往卒中史、ABCD2评分、ABCD2中高危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预测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分组的7 d内、90 d内、1年内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3、0.645、0.641;二者结合的7 d内、90 d内、1年内的AUC值分别为0.902、0.739、0.786。结论 ABCD2评分对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结合HVS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TIA不同时期预后的准确性。
柯国秀王国军季立标张军严俊朱银伟
关键词:预后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展Logisi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展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联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能力进展的因素,通过样本回代和刀切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年龄、教育程度、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及入院时ADL得分为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展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的回归方程为Logit(Y)=-1.161+0.637高龄-0.869教育程度高+0.794抑郁+0.694焦虑+0.636睡眠障碍+0.982。结论 PD患者的ADL进展状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对其ADL进展情况进行预测。
张军柯国秀严俊
关键词:帕金森病影响因素
依达拉奉对急性心原性脑栓塞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心原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4小时内发病的急性心原性脑栓塞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抗凝、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bid静脉滴注)连用14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14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检测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并随访6个月,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n-SOD和CAT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n-SOD和C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与使用依达拉奉无关(OR=2.83,P>0.05),与年龄≤65岁及NIHSS≤13分有显著相关。结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起到脑保护作用,有一定疗效,但与长期预后无显著关系。
金梅芳柯国秀
关键词:依达拉奉氧化应激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