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明

作品数:255 被引量:747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9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56篇化学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理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5篇陶瓷
  • 32篇生物陶瓷
  • 28篇羟基磷灰石
  • 25篇多孔
  • 22篇复合材料
  • 22篇复合材
  • 16篇涂层
  • 14篇多孔生物陶瓷
  • 14篇生物材料
  • 13篇生物玻璃
  • 13篇磷酸钙
  • 12篇多孔陶瓷
  • 12篇纳米
  • 11篇分子
  • 10篇植入
  • 9篇人工骨
  • 9篇降解
  • 7篇药物
  • 7篇医用
  • 7篇医用材料

机构

  • 145篇武汉理工大学
  • 7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6篇武汉工业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
  • 7篇重庆邮电学院
  • 5篇同济大学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健泽药业...
  • 3篇广州纤维产品...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白云区...
  • 2篇湖北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53篇陈晓明
  • 92篇李世普
  • 64篇阳范文
  • 49篇闫玉华
  • 47篇田秀梅
  • 45篇朱继翔
  • 28篇万涛
  • 25篇李建华
  • 25篇阎玉华
  • 24篇贺建华
  • 23篇王欣宇
  • 20篇戴红莲
  • 19篇彭晔
  • 16篇江昕
  • 13篇韩颖超
  • 13篇曾垂省
  • 10篇王友法
  • 9篇樊东辉
  • 9篇贾莉
  • 9篇徐蒙蒙

传媒

  • 15篇功能材料
  • 11篇武汉工业大学...
  • 8篇生物骨科材料...
  • 6篇硅酸盐学报
  • 6篇合成材料老化...
  • 5篇工程塑料应用
  • 5篇佛山陶瓷
  • 4篇山东陶瓷
  • 4篇材料导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核技术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塑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15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 29篇2003
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钆-纳米金双模态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制备一种钆-纳米金复合物作为光和磁双模态分子成像探针,评估其分子影像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成功研制的钆-介孔硅磁共振对比剂的基础上,利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表面改性,进而挂接带负电荷的30 nm的金颗粒,制备钆-纳米金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其物理表面特性,X射线能谱仪测量钆、金等各元素所占比例,紫外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吸收光谱,皮秒条纹相机测定其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利用核磁弛豫分散技术分析其纵向弛豫率R1,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分析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学成像效果,透射电镜分析其在组织内的亚细胞分布,3.0 T核磁共振扫描仪观察其在脾脏肝转移瘤小鼠中的成像效果.结果 30 nm的金颗粒成功挂接在PEI包裹的钆-介孔硅分子探针上.X射线能谱仪分析其Gd和Au元素所占比例为6.74%和0.52%.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其在525 nm处和近红外749 nm处均有吸收峰.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表明其发光有一个宽的发光带(525~560 nm),发光峰位于550 nm.其纵向弛豫率R1为3.171 nmol-1·L·s-1.MTT法显示其细胞毒性甚微.裸鼠尾静脉注射4h后,透射电镜显示其组织内的纳米金颗粒被降解分离.其具有很好的细胞共聚焦荧光成像效果.裸鼠尾静脉注射30 min,肿瘤的磁共振图像明显强化.结论 成功制备了光和磁双模态分子成像探针,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田秀梅郑小丽阳范文朱继翔彭晔陈晓明
关键词:双模态分子探针纳米金磁共振成像
药物性鼻炎阶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药物性鼻炎采用3个阶段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78例药物性鼻炎患者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口服药物组12例和减充血剂组66例。采用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第一阶段)、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高渗海水(第二阶段)和手术治疗(第三阶段)阶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量表及鼻阻力检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口服药物组患者在经过一、二阶段的药物治疗后,治愈率到达100%(12/12);减充血剂组患者经过一、二、三个阶段治疗后,脱离药物依赖患者分别为1.5%(1/66)、18.5%(12/65)和94.3%(5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一、二、三阶段的VAS评分、鼻阻力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物性鼻炎进行分类并采取阶梯式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荐。
曾宪平郭雪雪李芊颖曹宸张洪涛陈晓明陈合新
关键词:药物性鼻炎减充血剂
复合型聚乳酸缓释人工神经导管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修复人体神经缺损的复合型缓释人工神经导管材料和制备方法。该导管材料为生物可吸收的聚乳酸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粉和诱导神经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乳酸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
阎玉华万涛徐年华李世普王友法陈晓明贾莉殷湘慧
文献传递
尿压传感与导尿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8年
开发了一种利用尿压传感实现的新型导尿装置。该装置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排尿而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装置借助压力传感和电子控制,实现日常医用导尿管的自动通断。对于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它既可以有效地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的保持与尽快恢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傅洪波刘国先朱恒强黄德群陈晓明阳范文
关键词:自动控制留置导尿术尿管
一种自增强仿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增强仿生材料,包括由高分子量、高结晶度的生物可降解聚物A制备的增强相、由分子量和结晶度都低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物A的生物可降解聚物B制备的基体树脂相;其中,增强相和基体树脂相通过引导模具进行堆叠,增强相堆...
阳范文陈晓明彭晔朱继翔田秀梅
文献传递
一种智能温控膝盖热敷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膝盖热敷器,包括第一热敷部件、第二热敷部件、第三热敷部件、电池与温度控制器、弹力连接带和魔术贴;其中,第一热敷部件与第二热敷部件之间,及第二热敷部件与第三热敷部件之间通过弹力连接带进行连接,电池...
阳范文冼彩虹徐蒙蒙欧阳效州王晗陈新度李健婷陈美曦幸灵化卓志宁田秀梅陈晓明朱继翔谢洪超谢超群谢书云
文献传递
细胞支架中以丝蛋白为载体的生长因子负载方法研究
2014年
在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沉积含有生长因子的丝蛋白层,通过丝蛋白β构象转变,固定生长因子于支架表面.研究此种生长因子负载方法对明胶多孔支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子负载前后支架的孔隙率皆达到90%以上,吸水量皆为干燥时支架质量的18倍左右;力学测试表明,因子负载后支架的压缩模量增加至26.1 kPa;Elisa检测表明,在各取样时间点,每毫克支架缓释活性EGF的量约在0.3~0.5 ng之间,4周累积释放活性EGF达到3.473 ng;MTT实验与SEM观察表明,用此种方法负载因子于支架中,可以有效促进支架中细胞的生长.
朱继翔彭晔阳范文田秀梅陈晓明
关键词:明胶多孔支架丝蛋白
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钆纳米探针的体内免疫毒性研究
核磁共振成像具有无损伤性、无辐射性、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高空间分辨率的特性,已成为肿瘤诊断的常规检查.然而,其固有的低灵敏度,在检查中常需用对比剂.采用激光液相烧蚀法成功的一步合成了钆纳米探针,分析了细胞吸收、细胞毒性和...
田秀梅曾翱阳范文朱继翔陈晓明
关键词:免疫毒性药效学分析
一种多重纳米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纳米传递系统,由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等摩尔比溶解于水中,充分搅拌反应,透析、冻干后得到。其中客体分子为通过DSPE‑PEG‑NHS在碱性条件下偶联盐酸金刚烷胺得到。其中主体分子的制备方法为:首先以β‑环...
杨斌尚同祎郑国栋陈晓明
文献传递
一种离子交联的PVA多孔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交联的PVA多孔海绵,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制备得到:聚乙烯醇5-15%、无水乙醇10-20%、去离子水40-80%、离子交联剂10-30%、发泡剂1-10%、无机酸1-10%。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离...
阳范文陈晓明朱继翔彭晔田秀梅
文献传递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