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锐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高房价下的制造业转移:城市间还是城市内?被引量:16
- 2015年
- 产业转移问题近年来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已有文献认为大中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是推动制造业在城市间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本文认为这类转移并非主流,理由有三:(1)中国城市的地理规模普遍较大,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容纳多产业并存;(2)城市政府需要制造业贡献产出和就业,会利用土地政策工具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和留住制造企业;(3)生产基础设施、劳动力大市场、知识溢出所产生的集聚经济超过了房价上涨造成的集聚不经济,留驻城市中对制造企业有利。本文通过比较市级与区级层面的数据,厘清了目前制造业转移发生的地理层级。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部门的转移更可能发生在区级层面而不是市级层面。本文认为中国大部分城市仍需要制造业部门的持续集聚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与此同时,要避免制造业低端化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 谭锐赵祥黄亮雄
- 关键词:房价制造业城市经济产业转移
- 住房投资性需求与中国城市规模扩张——基于空间均衡模型的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住房投资性需求和城市规模的空间均衡模型,用以解释中国大中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同时伴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事实。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投资性需求不断扩大时,城市的房价上涨、人口和地理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资、总产出的水平也会上升。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增强了城市的拥挤效应;另一方面使得城市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转化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城市设施的改善降低了通勤成本,从而抑制了拥挤效应。只要城市集聚经济不变,那么拥挤效应的相对减弱就使得城市净集聚经济增加,从而城市扩张。
- 谭锐
- 关键词:城市经济
- 城市产业结构、住房形态与土地政策: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发展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用于讨论城市产业结构、住房形态与土地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城市产业结构决定了住房形态,而政府土地政策极大地影响着住房的供给,如果政府在制定土地供应决策时忽视产业结构的特征,很容易造成土地闲置、产出及岁入损失。利用这个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住房形态的选择、最优土地配置的决定以及土地政策的效率等问题。分析指出,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对市场均衡配置的任何偏离都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相反,向市场均衡水平的调整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也讨论了实践中阻碍有效调整的因素,如用地性质转换不可逆、难以掌握全部信息及政府的自利性动机。这个框架有助于决策者从更宏观的视角把土地、住房、劳动、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防止政策目标相互冲突。
- 谭锐韩永辉黄亮雄
- 关键词:产业结构一般均衡模型
- 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演进、特点与方向被引量:5
- 2017年
-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保障房实物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体系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时社会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回顾过去20年间,中国保障房体系经历了酝酿、平淡、高潮、调整四个时期,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出组织方式松散、政策目标过多、建设经验难以制度化、功能定位模糊等特征,这些特征是没有廓清思路的表现。因为无论是在建设大面积铺开之前还是之后,政府都没有对"什么是保障房"、"为什么建保障房"、"它有什么作用"等基本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因此建议,除了在技术层面上完善具体制度设计之外,还要使政府认清保障房的性质,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以贯之的政策理念,为构建高效、公平、可持续的保障房体系铺平道路。
- 谭锐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保障房建设住房政策
- 长三角与珠三角生产率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运用OLS、固定效应法、OP法、LP法等四种方法对1999-2007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珠三角的TFP高于长三角,但2002年后,珠三角的生产率优势逐渐减少。长三角的集体控股、港澳台商控股与外商控股企业比珠三角有更高的TFP;而珠三角在国有控股、私人控股以及其他企业的TFP更高。长珠三角大型企业的TFP相当,长三角中型企业有更高的TFP,珠三角则在小型企业上TFP占优。长三角重工业具有较高的TFP,而珠三角则在轻工业获得较高的TFP。
- 黄亮雄韩永辉谭锐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住房投资性需求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城市的理论研究
- 2014年
- 本文使用单中心城市模型来探讨中国情境下住房投资活动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显示,随着住房投资的膨胀,城市规模先扩张,在到达最大值之后逐步缩小,呈现出倒U形的变化趋势。此外,单中心城市中的交通设施水平、地价以及地理范围都会随投资膨胀发生变化,而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最后根据理论和模拟结果给出了政策启示。
- 谭锐王珺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土地财政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
- 本文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的扭曲效应。土地财政通过推高城市房价,容易导致大城市过度服务化和小城市产业空心化,从而引发城市的"去工业化"现象...
- 赵祥谭锐
- 关键词: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去工业化
- 文献传递
- 土地财政与我国城市“去工业化”被引量:17
- 2016年
- 随着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张,土地财政的经济后果早已不限于财政体制本身,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的扭曲效应。土地财政通过推高城市房价,容易导致大城市过度服务化和小城市产业空心化,从而引发城市的"去工业化"现象,对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为了减轻土地财政对城市产业结构的扭曲,缓解城市"去工业化"对产业结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利用系统思维创新政府治理体系改革:第一,推进各级地方政府由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第三,建立完善房产税征收和管理体系;第四,规范和扩大地方政府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债权;第五,完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阻断地方政府的卖地取财机制。
- 赵祥谭锐
- 关键词: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产业结构
- 保障性住房建设困境与土地财政压力——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文章从土地财政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障房实物建设与土地财政发生抵触的根本因素在于土地。保障房用地的无偿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可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加重了地方发展的财政压力。因此,政府会在逐利动机和财政压力的驱使下或明或暗地规避保障房土地的供应。文章利用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比逐利动机更好地预测了城市政府规避供地的行为。与大多数呼吁彻底改革现行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不同,文章提出,在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降低土地因素抑制保障房建设成效的可行办法是淡化对保障房供地的要求,更多地通过其他措施推进建设工作,如住房保障的货币化和市场化。
- 谭锐黄亮雄韩永辉
-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土地财政城市政府住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