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恒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建国初十七年间中国大学中的助教制度——《吴宓日记续编》研究之二
- 2016年
- 通过考察《吴宓日记续编》中记录的建国初十七年间西南师范学院对助教制度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这一期间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为了用党团员助教取代旧知识分子,通过广泛、深入地使用助教制度,有效地掌控、引导和改造了老教师的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尽管不无局限地)培养了年轻助教。
- 孔维恒
- 关键词:吴宓助教制度
- 朱光潜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 2014年
- 20世纪五六十年中国美学讨论期间,朱光潜通过有选择、有目的的翻译、评论和引用、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如卢卡契、列斐伏尔,尤其是哈拉普和考德威尔,从其著作中获得启发、支持和鼓励,促进了自己在该时期的思想改造,并帮助建立起了自己新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
- 孔维恒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 建国初十七年间中国大学文史学科中的教育制度和规范——《吴宓日记续编》研究之一被引量:1
- 2016年
- 从吴宓先生在《吴宓日记续编》中对建国初十七年间(1949-1966)西南师范学院文史系科中教育制度和规范的观察、记录和评论可以看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学盲目仿效苏联教育制度和规范,实施各种繁复、严格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制度,尤其是教研组制度,阻碍了旧知识分子、老教师才能的发挥,对文史学科的教学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 孔维恒
- 关键词:吴宓教学
- 列斐伏尔“十七年”译介史:回顾与反思
- 2024年
- 国内“十七年”间(1949-1966)对列斐伏尔的译介,带有显著的选择性,重视其美学、哲学(尤其是异化理论)和国家理论而忽视其“日常生活批判”学说。这类译介之不足,也体现在依赖苏联文献和观点、法文资料和翻译人才不够、内部发行受众较少、“反动”政治言论难以刊发,等等。与此同时,还缺乏原创的评论与批判,原因是学者们或者不能阅读原著,或者难以接触稀缺的学术情报,或者不会、不敢、不愿参与“反修”争论,而“中苏论战”也使得列斐伏尔遭到冷落。
- 孔维恒黄铄
- 关键词:列斐伏尔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上海编译所创办始末
- 2021年
- 作为共和国翻译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机构,上海编译所至今较少为学界所知。本文基于大量档案文献,对其历史进行了考掘和梳理。其创办背景和原因,与文艺批判、出版整肃、稿酬制度改革、翻译计划化、译者组织化、统战政策等因素有关。在人事、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该所是宏观政策与具体现实折中调和的产物;就效果影响而言,编译所帮助了处境困难的职业译者,支持了特殊时期经典类、外事外联类和情报类著作的翻译。
- 孔维恒
- 建国初十七年间中国大学文史学科中的学生——《吴宓日记续编》研究之三
- 2017年
- 以《吴宓日记续编》中所记载之西南师范学院为案例,可以发现,由于教育体制和政治运动的影响,建国初十七年间中国高校文史学科中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师生关系、政治参与和教育革命四个方面,都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
- 孔维恒
- 关键词:吴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