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炳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水滑石
  • 9篇类水滑石
  • 6篇XRD
  • 5篇吸附量热
  • 5篇量热
  • 4篇氧化物
  • 4篇前体
  • 4篇CO
  • 4篇催化
  • 3篇异丙醇
  • 3篇微量吸附量热
  • 3篇混合氧化物
  • 3篇教学
  • 3篇TPR
  • 3篇丙醇
  • 3篇催化剂
  • 2篇树脂
  • 2篇碳纤维
  • 2篇燃烧热
  • 2篇燃烧热测定

机构

  • 19篇淮阴师范学院
  • 11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刘炳华
  • 8篇沈俭一
  • 5篇张惠良
  • 3篇吴飞跃
  • 3篇上官荣昌
  • 3篇朱海燕
  • 2篇宋洁
  • 2篇袁钻如
  • 2篇赵朴素
  • 2篇谢鸿峰
  • 2篇嵇岳明
  • 2篇白雪
  • 1篇金波
  • 1篇夏敏
  • 1篇支三军
  • 1篇陈田田
  • 1篇陈美霞
  • 1篇陈界平
  • 1篇阚玉和
  • 1篇韦长梅

传媒

  • 8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分子催化
  • 1篇河北理科教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化学教育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化学教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学教与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水滑石及类水滑石为前体的Mg/Al、Co/Al及Co/Mg/Al混合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和异丙醇催化性能被引量:26
2005年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为前体制备了镁铝、钴铝、钴镁铝混合氧化物,采用了BET、XRD、TG-DTA、TPR、FTIR和微量量热吸附及异丙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T和HTLc为前体制备的混合氧化物,其比表面积较大、并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HT中引入Co2+离子后,由于Co2+离子的氧化还原属性,削弱了水滑石层对阴离子的键合能力,从而使其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降低,导至焙烧后生成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比不含钴的2Mg/Al混合氧化物的低。在TPR过程中,镁铝混合氧化物不被还原,而含钴的混合氧化物的还原是经由Co3+→Co2+→Co0的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并随着钴含量的变化而得到调变。含钴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和含有很少量的B酸。异丙醇催化反应生成丙酮的选择性最高,表明样品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随着钴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大,异丙醇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也是增大的。
刘炳华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前体异丙醇混合氧化物CO^2+离子类水滑石
Cu-MCM-41介孔分子筛中不同价态铜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mol-1;Cu"在室温下几乎不吸附O2,表明Cu"在室温下较稳定;而Cu"在对CO与C2H4的吸附中,除了CO的吸附热与Cu(0)的相近外,所生成的吸附热与吸附量均较高。红外光谱也表明,Cu"比Cu(0)更容易吸附CO与C2H4。C2H4仅仅以π-键键合在Cu(0)表面,而在Cu"表面上却是以di-σ和π-键键合,由于di-σ键较强,使得C2H4在Cu"上具有较高的吸附热。
朱海燕刘炳华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介孔材料CO吸附吸附量热红外光谱
地沟油中盐分的检测及脱除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ICP-MS方法对地沟油试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中铬、铅、铁、铜、钠等金属含量均远高于食用油正常标准范围。还采用活性炭、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炼油企业的原油脱盐剂对地沟油中的金属元素的脱除进行了探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物质均能达到理想的脱盐效果,但若选择性脱除地沟油中的金属含量时需优化操作温度及试剂用量比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嵇岳明俞倩瑶白雪刘炳华吴飞跃
关键词:地沟油盐分脱除
TiO_2-ZrO_2的表征及其异丙醇催化转化性能被引量:8
2006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复合氧化物为无定形物相,有介孔结构,表面积明显提高,可达218m2·g-1;初始吸附热差别不大,但具有更多的表面B酸位;随着TiO2掺入量的增大,复合氧化物表面碱位减少.异丙醇催化转化,在无氧条件下,ZrO2、TiO2和TiO2-ZrO2复合氧化物上丙烯的选择性大于90%,说明这些氧化物具有强的表面酸性;在有氧条件下,ZrO2和TiO2丙酮的选择性达到70%~85%,主要体现为氧化还原性;而在复合氧化物上丙烯选择性增大到70%左右,丙酮的选择性下降为30%左右,表明生成的复合氧化物表面上的氧化还原性削弱,酸性增强.
韩承辉刘炳华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TIO2-ZRO2表面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以水滑石及类水滑石为前体的2Mg/Al和2Ni/Al混合氧化物的表征被引量:7
2005年
制备了来源于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前体的2Mg/Al和2Ni/Al混合氧化物,采用BET、XRD、TG-DTA、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探针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T和HTLc为前体制备的混合氧化物比表面积较大;在TPR中,2Mg/Al不还原、2Ni/Al混合氧化物是经由Ni2+→Ni°的还原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含镍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而B酸量极少;含镍样品的异丙醇催化反应转化率高,生成丙酮量大,表明其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
刘炳华
关键词:TPRXRD
掺杂铜锌铝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应用
2007年
分别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Na2SiO3为硅源,室温合成了Cu∶Zn∶Al∶Si摩尔比为6∶3∶5∶100的类MCM-41催化剂,以XRD、N2吸附、氨吸附量热及异丙醇脱水/脱氢反应等表征了催化剂的性质.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介孔结构,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酸性.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表明,以TEOS为硅源的催化剂对甲醇转化率和H2选择性均高于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
朱海燕刘炳华傅玉川
关键词:XRD吸附量热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污水中铅镉的溶出伏安测定法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建立测定污水中Pb和Cd的新方法。方法于0.1mol/LHCl~0.1moL/LKCl溶液中采用线扫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Pb和Cd。结果Pb、Cd于-588mV和-780mV产生溶出峰,Pb、Cd加标回收率P%分别为90.0%~110.0%和91.0%~109.5%,测定精密度RSD%分别为0.41%~4.24%和0.56%~7.03%,Pb、Cd的线性范围为0.005~0.2mg/L。结论该法可用于污水中Pb、Cd含量测定。
宋远志刘炳华陈美霞
关键词:污水PBCD
由水滑石及类水滑石前体合成的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具有特殊层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s),一定条件焙烧可使其层间水和羟基离子及碳酸根离子丢失而制得较高比表面积(SBET)的混合金属氧化物,进一步还原可制得担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吸附、催化、医...
刘炳华
关键词: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水滑石类水滑石
Ni-Cu-Mg-Al-Cr五元类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含Ni、Cu、Mg、Al、Cr五种元素不同量的4个样品,采用TG-DSC和XRD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Ni/Cu/2Mg/Al/Cr外,含Cu、Ni、Cr较少的0.5Ni/0.5Cu/3Mg/2Al、0.5Ni/0.5Cu/3Mg/1.5Al/0.5Cr和0.5Ni/0.5Cu/3Mg/Al/Cr的3个样品均为类水滑石(HTLcs).
刘炳华上官荣昌
关键词:XRDTG-DSC
对物质溶解吸热的再探究
2023年
认知溶解吸热的途径有两种,分别是读温度计示数和用手触摸器壁,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模拟这两种认知途径,将客体(传感器)主体化,并从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模式探究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异,并具体分析了吸热过程能量变化,给初高中讲解本部分内容提供了建议。
潘智阳阚玉和吕春娇刘炳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