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加勤

作品数:47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基因
  • 10篇耐药
  • 9篇球菌
  • 9篇弓形虫
  • 7篇变异链球菌
  • 6篇血清
  • 6篇耐药性
  • 5篇铝负荷
  • 5篇克雷伯菌
  • 5篇患者血清
  • 5篇肺炎克雷伯
  • 5篇肺炎克雷伯菌
  • 4篇肾功能
  • 4篇肾功能衰竭
  • 4篇肾衰
  • 4篇肾衰竭
  • 4篇启动子
  • 4篇慢性肾功能
  • 4篇慢性肾功能衰...
  • 4篇慢性肾衰

机构

  • 36篇厦门大学
  • 10篇山东大学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47篇张加勤
  • 15篇马晓波
  • 9篇郑港森
  • 9篇黄朝阳
  • 9篇宋秀宇
  • 9篇侯香华
  • 8篇古钦民
  • 8篇丛华
  • 8篇周怀瑜
  • 8篇洪国粦
  • 8篇李瑛
  • 8篇赵群力
  • 6篇何深一
  • 6篇房丽丽
  • 6篇赵元勋
  • 4篇郑燕青
  • 4篇杨婷婷
  • 3篇逯晓辉
  • 3篇徐巧丽
  • 2篇张世阳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P30与佐剂CTA_2/B复合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与免疫佐剂CTA2/B复合基因的克隆载体及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真核表达重组P30CTX蛋白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P30CTX复合基因,产物回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经氨苄抗性筛选及测序,建立克隆载体pMD18T P30CTX;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双酶切后,回收1313bp的P30CTX基因,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测序后建立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 P30CTX。重组质粒分别以PCR、酶切及测序鉴定。使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P30CTX复合基因,预测编码蛋白结构。结果重组质粒经PCR可得1313bp的特异条带,EcoRⅠ、XbaⅠ双酶切获得1313bp和3085bp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测序结果证实为pGAP P30CTX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为99.82%,P30CTX蛋白结构折叠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与免疫佐剂CTA2/B复合基因的克隆载体及酵母表达载体,预测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对P30CTX的抗原性不会产生影响。
周怀瑜何深一丛华古钦民李瑛赵群力杨婷婷张加勤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30酵母表达载体
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缺陷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缺陷株。方法分别以质粒pUCGM和铜绿假单胞菌PAO1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庆大霉素抗性基因(GM)和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及其3′、5′侧翼序列,将clpP基因及其3′、5′侧翼序列克隆至pMD19T载体,EcoRV切除clpP基因37bp^453bp片段后,引入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KR2;EcoRⅠ/Hi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CKR2,回收FclpP-GM-clpPR片段,与自杀质粒pEX18Tc连接,得到clpP基因缺陷的同源重组载体pCKR3;将pCKR3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SM10,与铜绿假单胞菌PAO1双亲杂交,庆大霉素筛选得到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缺陷株。结果经酶切鉴定同源重组载体pCKR3构建正确;PCR和DNA测序鉴定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缺陷株构建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敲除了铜绿假单胞菌clpP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lpP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加勤饶慧华徐巧丽黄朝阳房丽丽马晓波宋秀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同源重组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单价及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 构建弓形虫单价基因疫苗 pcDNA3 1 p3 0及复合基因疫苗 pcDNA3 1 p3 0 ROP2 ,并比较两种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 0和弓形虫棒状体蛋白 2 (ROP2 )的基因片段 ,经T A克隆 ,将p3 0单价基因及 p3 0 ROP2复合基因片段分别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 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p3 0及pcDNA3 1 p3 0 ROP2。分别免疫BALB/c小鼠 ,设磷酸缓冲盐溶液 (PBS)组、pcDNA3 1空质粒组为对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攻击感染观察小鼠生存时间。  结果 获得 pcDNA3 1 p3 0、pcDNA3 1 p3 0 ROP2重组表达质粒 ,用 pcDNA3 1 p3 0 ROP2免疫的小鼠 ,其IgG抗体吸光度 (A490 =2 0 5 1± 0 3 3 7)高于用 pcDNA3 1 p3 0的吸光度 (A490 =1 892± 0 3 69) (P <0 0 5 )。攻击感染弓形虫后小鼠生存时间 ,用 pcDNA3 1 p3 0 ROP2免疫的小鼠 ,较用 pcDNA3 1 p3 0的明显延长 (P <0 0 1)。  结论 弓形虫不同生活阶段的抗原复合基因疫苗较单价基因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保护性。
杨婷婷何深一蒋华古钦民丛华周怀瑜张加勤李瑛赵群力
关键词:PCDNA3弓形虫基因疫苗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碱性溶液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张加勤
关键词:碱性溶液隐翅虫皮炎治愈率
医院感染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分型及同源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的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菌株的SCCmec基因分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纳入26株耐药谱相同的MRSA菌株,采用多重PCR检测SCCmec的分型;应用Rep-PCR法采用DiversiLb系统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6株MRSA的SCmec多数为Ⅲ型,占84.6%,另检出Ⅱ型2株、Ⅳ型1株,1株未能分型;未发现I型SCCmec。DiversiLab分析结果显示MRSA可分为10组,同源性介于40%~100%。其中SCCmee-Ⅱ亚型2株完全相同。SCCmec-Ⅲ亚型subtype 1型相似性在90%以上;subtype 3型4株为同一组、MRSA相似性在95%以上;subtype 2型可分为5组,相似性在90%以上。结论医院感染多重耐药的MRSA多数以SCCmec-Ⅲ型为主,医院内存在一定流行,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感染控制部门重视。
马晓波侯舒毅徐和平赵元勋张加勤房丽丽宋秀宇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的胆汁标本经BacT/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对检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3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9.84%,革兰阳性球菌占27.54%,真菌占2.62%,排名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18%、12.13%、11.48%、6.89‰、5.90%,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47.19%和21.62%;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高,为48.86%~69.32%,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有较低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2.00%,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2.9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屎肠球菌对糖肽类药物的耐药率为4.76%~9.52%。结论医院致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多见,采用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的广谱抗菌药物用于治疗胆道细菌感染。
黄加铭张加勤马晓波宋秀宇
关键词:胆道疾病胆汁耐药性
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克隆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启动子,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以变异链球菌UA159基因组为模版,PCR扩增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候选启动子,将其插入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A)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IB107 BamH I/XhoI之间,构建ldh基因启动子gusA报告载体pCKS11,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经ScaI酶线性化后转化变异链球菌UA159,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克隆SCKS11,经PCR和测序鉴定后,检测其GusA活性。结果成功扩增出大小为269bp的ldh基因候选启动子;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候选启动子gusA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KS11构建正确;PCR和测序鉴定,ldh基因候选启动子gusA报告株SCKS11构建成功;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候选启动子启动的GusA活性是无启动子的阴性对照的5.8倍,是阳性对照变异链球菌clpP基因启动子的0.9倍。结论成功克隆变异链球菌ldh基因启动子序列,具有较强的启动转录活性,为研究ldh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张加勤黄珊珊徐巧丽饶慧华马晓波黄朝阳房丽丽郑港森宋秀宇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启动子
荧光PCR探针熔解分析法检测质粒介导ampC耐药基因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PCR-探针熔解分析法应用于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临床分离菌株,首先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药表型筛选,再同时应用传统PCR技术与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并对ampC耐药基因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经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出176株对头孢西丁不敏感临床分离菌株,其中97株为肺炎克雷伯菌、79株为大肠埃希菌;在176株临床分离株中,荧光PCR-探针熔解分析法检测出36株ampC耐药基因阳性菌株,包括18株DHA型、12株CIT型和5株EBC型,还有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含有DHA型和EBC型;而传统PCR技术检出32株ampC耐药基因阳性,两个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7%;DNA测序后经BLAST比对,荧光PCR-探针熔解分析法检测ampC基因型与所检测目的基因型一致。结论荧光PCR-探针熔解分析法能高效检测出质粒介导ampC耐药基因,其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港森刘赞赞张加勤宋秀宇李庆阁黄朝阳马晓波房丽丽
关键词: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
运用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趋势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趋势。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自动化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08-2010年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用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耐药趋势。结果 2008-2010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18.78%,为检出细菌首位,且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分布在干部保健特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的总耐药率>70.0%,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氨曲南的总耐药率<30.0%;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无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张世阳连羡玉金继红邱丽心黄辉萍张加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监测医院感染
MPV、PDW联合PAIg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36例aITP患儿和33例未累及巨核细胞系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ATP)的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其分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PAIg水平;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MPV、PDW、PAIg的分布,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曲线,计算MPV、PDW、PAIg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的ROC曲线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ATP患儿组相比,aITP组MPV、PDW及PAIg升高,Plt和产板型巨核细胞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BC、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MPV、PDW及PAIg进入回归模型,其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1,P=0.000,R^2=0.713)。MPV+PDW+PAIg联合检测的AUC为0.86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67%和89.697%,均高于单独检测及MPV、PDW、PAIg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PV及PDW用于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存在不足,联合PAIg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张加勤侯香华洪强陈志奇卢榕刘朔婕赵金涛洪国粦
关键词:巨核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