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法学
  • 1篇多模态
  • 1篇多模态话语
  • 1篇新媒体
  • 1篇信访
  • 1篇信访工作
  • 1篇舆情
  • 1篇涉诉信访
  • 1篇身份建构
  • 1篇实务课程
  • 1篇视域
  • 1篇双能
  • 1篇双师
  • 1篇庭审
  • 1篇网络表达
  • 1篇网络舆情
  • 1篇律师
  • 1篇媒体
  • 1篇教学质量
  • 1篇教学质量评价

机构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杨静
  • 1篇张荷

传媒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大学教育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模态视域下我国庭审律师话语的身份建构
2020年
话语与身份是一种辩证的互相建构的动态互动过程,其既受宏观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也受微观语言交际活动的限制。多模态视域下我国庭审律师话语的身份建构应建立在庭审律师所具有的理论基础、事实基础、沟通能力以及相对受众的理解和容忍之上,并通过多模态协同作用建构庭审律师作为“引导者”“调查者”“控制者”及“维护者”的身份,引导律师自身行为遵循法庭的规则,理性地朝着自身、法律所期待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张荷杨静詹王镇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话语身份建构
新媒体视域下涉诉信访网络表达及其处置策略被引量:2
2019年
目前通过网络反映案件、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现象越来越多,涉诉信访案件逐渐从"网下"迈向"网上",其性质也逐渐由单纯的"信""访"问题延伸为网络渲染和网络舆战。网络涉诉信访表达呈现表达理性和内容偏见的融合交织。文化习性、利益驱动以及网络福祉成为涉诉信访网络表达的外在驱动和内在诱因。借助社会合力,将网络舆情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运行轨道,建好"防火墙",设好"预警器",用好"麦克风",并且从源头上注重程序的正当性及程序参与性,以实现涉诉信访化解与网络舆情应对的有效统一。
杨静
关键词:涉诉信访网络舆情信访工作
法学实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被引量:3
2021年
评价体系的建构对于法学实务类课程的合理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要建立行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及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在目的性、导向性、科学性及客观性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建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立体化、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动态的过程性考核机制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可依此体系运行机制,建构科学的评价模型。
杨静
关键词:法学实务课程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法学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认定被引量:2
2019年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针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法学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培养考核中面临的考核认定标准不明晰、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多元化的内培外引培养机制,"三合一"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方能予以解决。
杨静仙玉莉
关键词:法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