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丽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电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制备及性能
  • 4篇聚己内酯
  • 4篇缓释
  • 4篇己内酯
  • 4篇姜黄素
  • 3篇教学
  • 2篇电极
  • 2篇电极材料
  • 2篇医用
  • 2篇乙丙橡胶
  • 2篇乙烯
  • 2篇乙烯醇
  • 2篇粘接
  • 2篇粘接性
  • 2篇粘接性能
  • 2篇三元乙丙
  • 2篇三元乙丙橡胶
  • 2篇实验课
  • 2篇偶联剂
  • 2篇偶联剂SI6...

机构

  • 18篇衡水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衡水公路工程...

作者

  • 18篇牛丽丽
  • 10篇王培
  • 7篇刘彦彬
  • 4篇李静宇
  • 3篇张丽
  • 2篇周晓霞
  • 2篇高志华
  • 2篇程敬泉
  • 1篇刘娜
  • 1篇耿红梅
  • 1篇樊静
  • 1篇陈灵智
  • 1篇邢广恩
  • 1篇王焕英
  • 1篇张彦
  • 1篇孙向鹏
  • 1篇赵薇

传媒

  • 3篇塑料科技
  • 2篇中国塑料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现代盐化工
  • 1篇化工管理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云南化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NTs/PANI复合水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植酸为掺杂酸和凝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NTs/PANI复合水凝胶电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比电容值;适当增加植酸用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水凝胶的电荷储存能力。
牛丽丽王培刘彦彬杨兆昆程敬泉高志华
关键词:聚苯胺水凝胶电化学
阻燃型三元乙丙橡胶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2年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添加适量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马铃薯淀粉,制备了阻燃型橡胶胶黏剂;以偶联剂Si69为增容剂,改善基体与阻燃增黏体系的相容性。考察了淀粉用量和偶联剂Si69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EPDM的拉伸强度降低,但粘接强度增大;当固定聚磷酸铵用量为25份、三聚氰胺用量为15份时,淀粉的最佳用量为25份,此时阻燃效果最好。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加,EPDM的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都有所改善。
刘彦彬牛丽丽赵晓雅王新豪郭子宁孙敏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马铃薯淀粉偶联剂SI69粘接性能
偶联剂Si69对EPDM/MF复合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添加适量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和三聚氰胺,制备了橡胶基复合粘接剂。以偶联剂Si69为增容剂,改善基体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相容性。考查了MF树脂/三聚氰胺用量和偶联剂Si69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硫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F树脂/三聚氰胺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变差;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增加;偶联剂Si69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m(MF树脂)∶m(三聚氰胺)为20:40或30:30,偶联剂Si69用量在6~9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优异。
刘彦彬牛丽丽赵晓雅孙会娟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偶联剂粘接性能
骨粉/聚己内酯可降解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得了可降解形状记忆骨粉/聚己内酯(BP/PCL)复合材料,确定了物料熔融共混的适宜条件,并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和降解性能。实验表明:熔融共混温度为120℃、时间10 min,是制备复合材料的适宜条件;过氧化苯甲酰(BPO)添加量为0.75份、BP添加量为2.5份时,试样的综合性能较好。
王培牛丽丽周晓霞李静宇
关键词:骨粉聚己内酯形状记忆
理工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探讨
2022年
根据专业基础实验课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专业基础实验课的教学目标需分为3个层次:巩固理论知识、熟练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研理念和良好的科研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讨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刘彦彬赵晓雅牛丽丽孙会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措施
姜黄素-聚乙烯醇药物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3年
以姜黄素为原药、聚乙烯醇为载体,制备了具有缓释性的姜黄素-聚乙烯醇药物凝胶。通过平衡溶胀度和红外对凝胶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考察了药物凝胶载药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标准曲线考察了药物凝胶的缓释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在40℃凝胶的溶胀度最大,为(171.53±0.21)%,红外表征表明该凝胶可进行后续实验;单因素法表明,姜黄素初始浓度为70μg/mL、时间为1.5 h和温度为40℃时,凝胶载药量达到最大为(43.43±0.243 2)mg/g;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姜黄素的初始浓度对载药量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温度,而吸附时间对载药量影响相对较小;在PBS缓冲液中,16 h内姜黄素累计释放率达到88.1%,释药行为接近一级方程,表明制得的药物凝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王培牛丽丽陈灵智
关键词:姜黄素聚乙烯醇凝胶响应面缓释
可生物降解聚己内酯材料共混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可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无毒、对环境友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医药、农业等领域。其中,聚己内酯(PCL)材料是发展较早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但纯PCL材料性能较差且价格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揭示出共混改性是改善PCL材料性能、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其包括PCL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无机粒子等共混改性,并对PCL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培周晓霞牛丽丽李静宇刘彦彬王焕英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聚己内酯共混改性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
2023年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思政教育落地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分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以梳理课程中思政元素和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等作为解决方案,探索思政教育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策略,以帮助学生学会专业知识和获得实践技能,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王培牛丽丽王峥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聚合物微观结构对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的影响
2022年
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是设计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聚合物电解质膜(PEMs)的基础。在电解质膜中,相分离结构形成的离子簇和离子通道可以影响膜在高温低湿度条件下的离子传导和水的传输,这种结构形成的形貌也可以影响膜的吸水率、溶胀度、碱稳定性等性能。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具有微观相分离形貌的PEMs的合成和形貌开展了很多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等PEMs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包括相分离形貌和离子簇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分离形貌对膜的离子传导率、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的相分离形貌与膜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付凤艳邢广恩王晓红高志华牛丽丽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膜微观结构
新型长效抗菌缓释敷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得了姜黄素-聚己内酯/聚乳酸(CUR-PCL/PLA)药物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药物薄膜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药物薄膜的包封率、缓释性和降解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UR质量浓度为0.010 g/mL,PCL和PLA总质量浓度为0.050 g/mL,PLA/PCL质量比为2∶1时,药物薄膜的包封率达到28.43%,在磷酸盐(PBS)缓冲液中,80 h的CUR累计释放率达到80%以上,表明该药物薄膜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作用。
王培牛丽丽赵薇
关键词:姜黄素聚己内酯聚乳酸缓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