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宇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血栓
  • 2篇髓内钉治疗
  • 2篇卧位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侧卧
  • 2篇侧卧位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有限内固定
  • 1篇有限内固定治...

机构

  • 6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魏俊强
  • 6篇王新宇
  • 5篇闫石
  • 4篇冯震
  • 3篇刘利蕊
  • 3篇金宇
  • 3篇孔庆柱
  • 3篇王瑜
  • 2篇王寅
  • 1篇赵景新
  • 1篇孙灏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被引量:34
2016年
背景: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老年、手术治疗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此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时间点目前尚无研究。目的: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分布。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20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预防性抗凝措施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2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伤后超过5天及术后第2,5,7,14天分别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统计总的血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新发生血栓的病例数和发生率,通过频数分布表分析伤后和术后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结果与结论:1220例患者中抗凝组154例,有18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12%;未抗凝组66例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5例,发生率为2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1);22组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前3 d和术后第1天;3结果表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前3 d和术后第1天。患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从伤后即开始实施,伤后就进行药物预防性抗凝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魏俊强刘利蕊王新宇闫石金宇冯震
关键词:骨钉骨科植入物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一种新型侧卧位牵引床的研制及其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
魏俊强刘利蕊王新宇李衡闫石王寅冯震孔庆柱王瑜
课题通过临床应用,比较了不同体位置入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和肥胖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仰卧位组和侧卧位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139.9±46.8)、(75.5±18.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1...
关键词:
关键词:下肢骨折髓内钉治疗
不同体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侧卧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5月应用髓内钉固定的58例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仰卧位组(n=32)和侧卧位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转子近端切口长度、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Klemm评分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切口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Klemm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短、接受辐射少等优点,较平卧位时行髓内钉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魏俊强金宇闫石王新宇
关键词:侧卧位
围手术期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规律研究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规律,为临床血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39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20例,依据抗凝实施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所有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伤后超过5d及术后第2、5、7、14天规律进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血栓发生的时间及不同组血栓发生例数。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新发生血栓例数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频数分布曲线,分析围手术期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结果共纳入患者398例,其中术前抗凝组226例,有24例发生血栓,发生率10.61%;术前未抗凝组17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37例,发生率2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29,P=0.003)。术前抗凝组伤后第1天、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伤后大于5d、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新发生血栓例数分别为2例(0.88%)、6例(2.65%)、3例(1.33%)、2例(0.88%)、9例(3.98%)、2例(0.88%)、0例(0)、0例(0);未抗凝组第1天、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伤后大于5d、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新发生血栓例数分别为3例(1.74%)、9例(5.23%)、3例(1.74%)、4例(2.33%)、11例(6.40%)、4例(2.33%)、1例(0.58%)、2例(1.16%),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第3天和术后第1天。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发生时间为伤后3d内和术后第1天。及时应用药物预防可降低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总体血栓发生率。
魏俊强孙灏刘利蕊王新宇
关键词:髋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深静脉血栓
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15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采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5例足部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86.7%(13/15)。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固定期间出现针道感染,4例跖骨骨折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出现外固定架针松动,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骨质疏松。结论: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足部损伤,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足部损伤的一种新方法。
魏俊强王新宇闫石冯震王瑜孔庆柱
关键词:足部损伤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利伐沙班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血风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LMWH)对失血风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抗凝策略分为利伐沙班组31例和LMWH组36例,利伐沙班组于术前和术后首日晨予利伐沙班口服;LMWH组于术前和术后首日予LMWH皮下注射。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情况及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显性失血量、出血事件发生率、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隐性失血量大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LMWH抗凝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能减少术后隐性失血。
魏俊强王新宇金宇冯震赵景新闫石王寅孔庆柱王瑜
关键词:利伐沙班髋骨折手术后出血静脉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