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晓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农产
  • 5篇农产品
  • 5篇农产品贸易
  • 5篇产品贸易
  • 4篇小麦
  • 3篇门槛
  • 3篇门槛效应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国农产品
  • 2篇中国农产品贸...
  • 2篇生产率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全要素生...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进出口
  • 2篇化肥
  • 2篇价差
  • 2篇出口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肥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农业部农业贸...
  • 1篇农业农村部农...

作者

  • 16篇郝晓燕
  • 13篇韩一军
  • 4篇张益
  • 2篇姜楠
  • 2篇刘乃郗
  • 2篇李雪
  • 1篇石自忠
  • 1篇李季
  • 1篇许艇
  • 1篇吕向东
  • 1篇王楷
  • 1篇王博

传媒

  • 4篇农业展望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世界农业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小麦生产布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市场供给的均衡性,关系小麦生产稳定,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方法]采用1978—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指数及重心转变路径全面分析中国小麦生产布局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各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小麦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时间迁移,小麦生产布局由分散逐渐变集中,主要集中于中部、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的面积和产量对全国小麦生产的贡献最大;(2)无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角度,中国小麦生产重心都表现出自北向南再向东的趋势;(3)小麦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显著;(4)灌溉水平和化肥投入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正向作用,机械投入、政策和技术水平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收益和非农就业机会对该区和相邻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影响,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建议小麦生产布局优化要注重发挥相邻区域农民的学习效仿能力,促进小麦品种研发技术提升,增强小麦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小麦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关注非农就业导致的小麦播种面积波动,保障主产省农民收益。
郝晓燕张益张益
关键词:小麦影响因素
中国化肥消费分析及建议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对中国化肥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化肥供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减施化肥的政策经验,提出促进中国化肥减施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代瑞熙郝晓燕
关键词:化肥
基于概率权重逆映射的直接抽样法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基于经济金融研究中涉及的模拟预测分析需求,提出了按无解析分布生成随机数的基于概率权重逆映射方法,其本质是直接抽样法原理的一种应用。优点是使得模拟预测分析中随机数生成脱离了对可解析函数形式及参数估计的依赖,实现了按照任意无解析分布生成随机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改进了既往随机数生成方法的运算效率。通过对尖峰长尾分布示例的模拟测试,一万次迭代就可以达到方差仅为1.7578×10-5的精度。通过其在资产证券化设计中的应用,说明了该方法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互相依赖。
刘乃郗韩一军郝晓燕
关键词:抽样方法MONTE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
文章基于2003-2015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
郝晓燕韩一军张益
关键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小麦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基于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被引量:15
2016年
本文首先采用DEA对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2001—2013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灌溉率、农民受教育水平、小麦播种比例对华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东北六大主产区小麦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以城镇化率及农业总产值为门槛变量,分别检验了各门槛变量对全国小麦技术效率的门槛特征。
郝晓燕韩一军李雪吕向东
关键词:技术效率门槛效应
中韩农产品贸易互竞互补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首先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大,但贸易额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主要从韩国进口加工农产品,韩国主要从中国进口水产品,这基本反映了中韩两国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然后运用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与韩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中韩贸易互补性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中韩互补性较高的农产品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说明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都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最后,结合全文分析,为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郝晓燕韩一军姜楠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竞争性贸易互补性
价格联动、供求替代与政策调整——基于中国玉米和小麦市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小麦和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价格波动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农产品比价关系,另一方面也对二者供求市场稳定和政策调整产生重要影响。采用1998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月度价格数据,从价格联动、供求替代与政策调整角度,对中国玉米市场和小麦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处于线性制度还是非线性制度区间,玉米价格变动对小麦价格的影响作用更大;玉米和小麦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会影响市场供求变化,主要表现为饲用消费需求的替代和进口供给的替代;在玉米实行了市场化定价加补贴的政策后,小麦的价格形成机制也需要及时改进。
郝晓燕韩一军姜楠
关键词:价格政策玉米小麦
我国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及增长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区位集聚特征日益显现,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生产区位由比较分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聚,这种区位变化对我国小麦的稳定供给产生深刻影响。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郝晓燕
关键词:比较优势交通条件
文献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贸易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本文基于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粮食贸易月度数据,选取了小麦、玉米、稻谷及大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粮食产品,采用MS-VAR模型对粮食贸易波动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粮食在状态1和状态2两种状态下相互转换的概率较低,外部因素是两种贸易状态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四类粮食贸易的冲击程度,结果表明,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强、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的小麦、稻谷主要在状态1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影响为负;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弱、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玉米、大豆主要在状态2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建议通过统筹各项粮食贸易与支持政策实施,促进中国粮食贸易健康发展。
郝晓燕韩一军石自忠
关键词:贸易波动
1961—2015年各国化肥消费量与人均GDP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我国已经连续30年成为世界化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长期居世界高位水平,化肥的过量施用既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收集了美国、加拿大等12个典型国家1961-2015年的人均GDP和化肥消费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各国人均GDP与化肥消费量显著相关(P<0.05),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在8000~13 000美元区间时,化肥消费量由增长阶段进入稳定或降低阶段。从我国目前人均GDP(>8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化肥的历史消费轨迹来看,我国的化肥消费量已经具备了从增长阶段转变到稳定阶段的条件。
王博徐志宇王楷李季许艇韩一军习斌郝晓燕高尚宾
关键词:人均GD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