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康复
  • 4篇上肢
  • 4篇偏瘫
  • 4篇偏瘫患者
  • 3篇卒中患者
  • 3篇下肢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上肢功能
  • 2篇疗法
  • 2篇面肌
  • 2篇康复效果
  • 2篇肌电
  • 2篇肌力
  • 2篇关节
  • 2篇核心稳定性训...
  • 2篇复效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残疾人...

作者

  • 16篇王丛笑
  • 13篇郄淑燕
  • 5篇汪杰
  • 3篇宋德军
  • 3篇马全胜
  • 2篇米立新
  • 2篇张晓颖
  • 1篇方伯言
  • 1篇杨傲然
  • 1篇王寒明
  • 1篇王璐怡
  • 1篇齐琳
  • 1篇孙晓静
  • 1篇刘文辉
  • 1篇张丽华

传媒

  • 3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案分析对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个案分析教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中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以2019届在我院实习的160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个案分析实习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个案分析学习内容,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实习内容的学习。实习期末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中加入个案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张巧荣李伟王丛笑薛翠萍郄淑燕
关键词:个案分析康复治疗学临床思维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重复周围磁刺激(RPMS)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CNLBP患者分为试验组(n=22)和对照组(n=2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理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和RPMS,对照组增加CST和伪刺激。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应用平衡测试仪进行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m CTSIB),观察患者在4种不同体位下的重心摆动速度,评估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VAS、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试验组m CTSIB中睁眼泡沫平面、闭眼泡沫平面下重心摆动速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m CTSIB中各体位下重心摆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m CTSIB中睁眼泡沫平面、闭眼泡沫平面下重心摆动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RPMS可以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杂环境下的姿势控制能力。
郄淑燕王丛笑宋德军马全胜汪杰米立新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
水中运动疗法联合电针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水中运动疗法+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每组31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MWS)、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MAS分级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AS分级评分、CS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联合电针疗法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陈颖张健郑广昊王丛笑郄淑燕
关键词:脑卒中电针肌肉力量
等速肌力与表面肌电图同步技术在关节肌肉伤病诊断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关节肌肉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在当前肌肉评定和训练中,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是比较实用的一个技术,因此,本文从等速肌力测试和表面肌电图以及二者同步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关节...
赵岳李雅欣王丛笑刘文辉白森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等速肌力
文献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平衡训练)和观察组(44例,联合虚拟现实技术)。结果观察组康复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张玉婷汪杰王丛笑李瑛琦郄淑燕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虚拟现实技术康复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功能训练价值评价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接受功能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围术期康复护理,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4周。观察组患者术前2周行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早期主动训练,可减轻腰椎功能障碍,促进腰椎功能尽早恢复。
李瑛琦王丛笑张玉婷吕雪莹郄淑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
脑卒中早期上肢肌动图信号与上肢上臂肌痉挛的关系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上肢肌动图信号与上肢上臂肌痉挛发生的关系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06—2021-06北京康复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9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上肢屈肌痉挛分为痉挛组和非痉挛组,比较2组患者早期上肢肌动图信号变化和临床资料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合并上肢上臂肌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区分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拟合度采用Hosmer-Lemeshow test。结果痉挛组上肢肱二头肌的伸展iEMG、协同收缩率和肱三头肌协同收缩率均高于非痉挛组(P<0.001),肱二头肌屈曲iEMG和肱三头肌的屈曲iEMG、伸展i EMG均低于非痉挛组(P<0.001),男性、年龄<60岁、卒中病程≥3个月、颅内手术史、疼痛、大面积病变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3分患者占比均高于非痉挛组(P<0.05)。男性、年龄<60岁、卒中病程≥3个月、疼痛和NIHSS评分≥13分是脑卒中患者上肢上臂肌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低、中、高风险脑卒中患者上肢上臂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38%、38.24%、85.71%,差异有统计意义(χ^(2)=79.023,P<0.001),建立的脑卒中患者上肢上臂肌痉挛风险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35~0.967,P<0.001),Hosmer-Lemeshow test P=0.168。结论脑卒中合并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早期上臂功能下降,性别、年龄、卒中病程、疼痛以及NIHSS评分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高。
吕雪莹王璐怡张玉婷贾胜男王丛笑李瑛琦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8—2021-04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12周综合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评分(SS-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检查2组下肢肌肉表面肌电、10 m最快步行速度(10 m MWS)和跨步长。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MA和BBS评分分别为(29.10±2.15)分和(49.92±4.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股直肌、腘绳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分别为(71.19±8.81)μV、(54.49±5.72)μV、(53.15±2.80)μV和(51.12±4.42)μ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0 m MWS和跨步长分别为(42.54±3.54)m/min和(90.54±8.82)c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BI和SS-QOL评分分别为(89.92±6.87)分和(92.39±9.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GT联合12周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及生活质量。
王寒明杨傲然王欢王丛笑耿久军薛亚峰郄淑燕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步态
前臂负重对帕金森病患者行走过程中下肢时空参数和关节角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步态异常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运动症状,其步态训练方法丰富多样,但对于前臂负重步态训练方法等内容未有研究报道。目的:使用三维步态分析方法评估前臂负重前后帕金森病患者变化,探讨前臂负重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影响的规律。方法:选取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以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0例,分别测量其在正常行走和前臂负重行走两种步行方式下的三维步态参数,比较两种行走方式下受试者的步频、步速、跨步时间、步长时间、单支撑期、双支撑期、步长等时空参数,使用统计参数映射方法确定患者两种行走方式下髋、膝、踝关节在整个步行周期中关节角度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帕金森病患者在正常行走和前臂负重行走时,其步频、步速、跨步时间、单支撑期、步长等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受试者在正常行走和前臂负重行走时,其时空参数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正常行走时相比,帕金森病患者在前臂负重行走后下肢髋关节屈伸角度在5%-23%、87%-100%步态周期明显增加(P<0.05),膝关节屈伸角度在9%-25%、88%-98%步态周期明显增加(P<0.05),踝关节屈伸角度在92%-100%步态周期增加(P<0.05);帕金森病患者在前臂负重行走后的步频、步速、跨步时间、步长等时空参数与髋、膝、踝关节角度曲线更接近健康受试者;③结果表明,前臂负重行走时会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过程中的时空参数以及整个步态周期中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前臂负重可即时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有望作为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步态训练方法之一。说明上肢的力量训练也可能影响到帕金森病患者的下肢康复。
王虎军王颖鹏方伯言靳昭辉齐琳张巧荣王丛笑郄淑燕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下肢
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Rejoyce手功能测试(RAHFT)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及手的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丛笑郄淑燕张晓颖欧阳胜璋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