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芝
-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新的鳜肿瘤抑制因子p53剪接异构体克隆及其功能初探
- 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死亡,诱导细胞凋亡,参与细胞代谢和抗病毒等功能。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鳜p53的一种新剪接异构体(Sc-p53a)的cDNA全长,编码254个AA。相比鳜p...
- 郭慧芝付小哲李宁求
- 关键词:P53剪接异构体SIRNA细胞周期
- 文献传递
- 一种鱼类烂鳃病病原约氏黄杆菌减毒活疫苗及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烂鳃病病原约氏黄杆菌减毒活疫苗及构建方法。本发明将野生型约氏黄杆菌通过链霉素连续传代诱导突变致其毒力减弱,得到约氏黄杆菌减毒突变株M170,利用该减毒株制备的活疫苗通过注射、浸泡免疫草鱼、鳜鱼等免疫保...
- 李宁求林强付小哲刘礼辉郭慧芝吴淑勤
- 草鱼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4
- 2011年
-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细菌性疾病是草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文章对河南一草鱼养殖场2009年8月出现的暴发性细菌性传染病进行了研究。该渔场饲养的草鱼成鱼和鱼苗出现了体表溃烂、局部出血,肠系膜充血、出血,腹腔积水等症状,并大量死亡。从濒死草鱼的内脏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其中,从患病鱼苗体内分离到霍乱弧菌;从成鱼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黄杆菌。回归试验证明3株细菌均能使草鱼致死,其中霍乱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是0.15×104 cfu/g和0.96×103 cfu/g。从草鱼中分离到致病性霍乱弧菌是首次报道。药敏试验表明,在所试的17种抗生素中,霍乱弧菌仅对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链霉素、奥复星、庆大霉素等5种抗生素敏感;嗜水气单胞菌仅对菌必治、奥复星、庆大霉素等3种抗生素敏感;而柱状黄杆菌则对其中的氨苄青霉素、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均敏感。
- 李楠郭慧芝焦冉张书环刘志新姚卫建聂品
- 关键词:草鱼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半数致死量药敏试验
-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对鳜肿瘤抑制因子p53表达的影响
- P53 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死亡和分化、参与细胞凋亡、调节信号转导等功能。近年来,p53 蛋白作为新发现的参与细胞先天免疫反应抗病毒因子,成为细胞先天免疫及病毒免疫逃逸研究的新热点。
- 郭慧芝付小哲李宁求吴淑勤
- 关键词:鳜鱼P5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 中华绒螯蟹cDNA文库的构建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环境的恶化,各种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给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首先通过构建脂多糖刺...
- 郭慧芝
- 文献传递
- 青鱼与团头鲂池塘混养技术
- 2009年
- 近年来,常规鱼类养殖的效益一直在低位徘徊,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养殖户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养殖之路,值得学习和借鉴。此地的养殖户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武汉市白沙洲水产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发展了以大规格青鱼和团头鲂混养、一次放养分批起捕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 郭慧芝常华
- 关键词:池塘混养技术团头鲂青鱼鱼类养殖高效养殖
- 中华绒鳌蟹cDNA文库的构建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环境的恶化,各种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给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首先通过构建脂多糖刺...
- 郭慧芝
- 关键词:中华绒鳌蟹CDNA文库免疫相关基因铁蛋白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鳜IRAK4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及病毒感染后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研究鳜IRAK4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根据鳜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的IRAK4 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利用SMART-RACE技术克隆得到CDS全长为1389 bp的c DNA(命名为Sc IRAK),编码462个氨基酸,含有1个N端死亡结构域和1个保守的中央蛋白激酶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Sc IRAK4在健康鳜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病毒感染后在脾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健康鳜中Sc IRAK4在肝脏中表达量最大,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而在血液、脑和胃中表达量最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感染鳜后Sc IRAK4的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24 h脾脏中的表达量达到最低,为对照组的45%;而鳜弹状病毒(sini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SCRV)感染鳜后Sc IRAK4的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12 h脾脏中Sc IRAK4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8.17倍,表明Sc IRAK4在抗ISKNV和SCRV的免疫应答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c IRAK4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机制提供了依据。
- 林强杨淞李宁求方翔付小哲刘礼辉郭慧芝李万里吴淑勤
- 关键词:SC基因克隆
- 鳜肿瘤抑制基因p53敲降CPB细胞系的建立及抗病毒作用的探索
- 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具有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等功能。近年来,p53蛋白作为新发现的参与细胞先天免疫反应抗病毒因子,成为细胞先天免疫及病毒免疫逃逸研究的新热点。
- 郭慧芝付小哲林强刘礼辉梁红茹李宁求
- 关键词:P53SHRNA抗病毒作用
- 嗜水气单胞菌OmpA表面呈递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抗原的研究
- 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的虹彩病毒病和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是影响鳜养殖业的主要疫病,给鳜鱼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细菌具有增殖速度快、培养耗费低等优点,因此以细菌作为病毒抗原展示系统成为多联疫苗的研究方向。
- 付小哲方翔林强郭慧芝刘礼辉吴淑勤李宁求
- 关键词: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嗜水气单胞菌抗原呈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