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华强

作品数:9 被引量:442H指数:8
供职机构:早稻田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银行
  • 5篇商业银行
  • 4篇贷款
  • 3篇预算约束
  • 3篇软预算约束
  • 3篇国有商业银行
  • 3篇不良贷款
  • 2篇银行改革
  • 2篇金融
  • 2篇货币
  • 2篇货币政策
  • 1篇贷款分类
  • 1篇贷款结构
  • 1篇东亚经济
  • 1篇信贷
  • 1篇信贷膨胀
  • 1篇行管
  • 1篇业务经营范围
  • 1篇银行关系
  • 1篇银行管理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银行业监...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中国光大银行
  • 1篇国务院
  • 1篇早稻田大学

作者

  • 9篇施华强
  • 3篇彭兴韵

传媒

  • 4篇金融研究
  • 2篇银行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金融评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中国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进行了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一定的反应,但是,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不完全相同。
彭兴韵施华强
关键词:货币市场货币政策利率结构
银行重组、金融稳定和软预算约束: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银行关系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区分了银行软预算约束和非金融企业软预算约束、银行重组和软预算约束、制度性和政策性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和"太大不能倒闭"等概念,讨论了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内涵和外延,总结了中国的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特点,为讨论中国的银行问题提供一个软预算约束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本文认为:(1)银行软预算约束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1994年以来,国家主导的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本质上是对银行软预算约束政策的补充和强化。从这一逻辑出发,转型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软预算约束下的银行改革"。(2)银行软预算约束解释了中国在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下仍然得以实现银行体系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没有建立正式存款保险制度、中央财政控制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得以实现银行体系稳定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中国的金融稳定模式可以概括为"软预算约束下的金融稳定模式",银行软预算约束对于讨论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稳定的成本-收益、是否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3)银行软预算约束体现了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关系的本质,是讨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必需关注的制度环境和分析前提,对于进一步讨论国有银行体制、政府-企业关系、政府作用和定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施华强
关键词:软预算约束国有商业银行银行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被引量:132
2005年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1994-2005年近12年的账面不良贷款率, 讨论了贷款分类方法和政策性剥离等因素对账面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估算了剔除影响后的不良贷款率,还探讨了非信贷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潜在影响,并从国际、国内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近年来仍然相对比较严重的程度,从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施华强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贷款分类
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被引量:121
2003年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时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设汁,在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应在制度设计上适度超前地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采取全面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施华强彭兴韵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软预算约束银行业改革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21
2004年
本文用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通过对国有企业沉没成本的维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复活投机和地方政府利用双重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地悲剧"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和积累的动态机制,指出了逐步硬化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预期对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决定性意义。
施华强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软预算约束银行改革银行监管
新形势下日本与东亚经济关系研究
施华强
关键词: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国信贷膨胀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的信贷膨胀及其原因、贷款的结构变动,本文对不同贷款主体行为差异的分析表明,中国国有银行虽然有了股份制的外衣,但离真正市场化的主体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文章分析了贷款实际加权利率的变动及中国贷款"利率期限结构之谜",文章最后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信贷膨胀的宏观影响。文章强调,在信贷膨胀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尽快地从危机管理的激进货币政策转向平滑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上来。
彭兴韵施华强
关键词:信贷膨胀贷款结构货币政策
“流程银行”和银行“流程再造”被引量:39
2006年
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支持流程。“流程银行”指一种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施华强
关键词:商业银行质量认证体系银行管理模式相互作用
金融业综合经营:国外的实践与中国的选择被引量:16
2006年
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将于2006年底结束。届时,对国外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都将进一步大大减少。面对可以全方位开展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国外金融控股公司,中国金融业实行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模式将直面严峻挑战,实施综合经营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金融业综合经营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和总结代表性国家在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实践方面的经验,成为当前中国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现实要求。本文主要对经常混用的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
施华强
关键词:国外金融机构中国金融业金融控股公司业务经营范围分业经营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