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晶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双频指数
  • 4篇脑电双频
  • 4篇脑电双频指数
  • 4篇靶控
  • 4篇靶控输注
  • 3篇闭环靶控输注
  • 3篇丙泊酚
  • 2篇地佐辛
  • 2篇镇痛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自控镇痛
  • 2篇麻醉
  • 2篇静脉
  • 2篇芬太尼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手术
  • 1篇性别

机构

  • 5篇空军总医院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石家庄市第四...

作者

  • 7篇李晓晶
  • 5篇杨改生
  • 3篇张小光
  • 2篇杨继光
  • 1篇纪筠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科技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5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靶控输注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择期行胸、腹部手术患者3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A组)和女性组(B组),每组各15例。麻醉诱导选用威力方舟(Diprifusor)软件内嵌Schnider丙泊酚药代模型和Minto瑞芬太尼药代模型,靶控输注模式选择血浆靶控,血浆药物浓度丙泊酚4μg/m L,瑞芬太尼4 ng/m L,分别于靶控输液30 s(T0)、60 s(T1)、患者意识消失时(T3)、效应室浓度到达4μg/m L时(T4)记录各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并于各时间点经桡动脉采血2 m L测定丙泊酚实际血药浓度,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结果 两组BIS值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丙泊酚实际血药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即意识消失时影响麻醉深度的为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而并非实测的血药浓度,且意识消失时女性所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高于男性。
李晓晶杨改生张小光
关键词:性别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脑电双频指数
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本实验目的是为了观察不同体重指数患者临床应用血液稀释(hemodilution,HD)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实测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体重指数患者进行血液稀释后...
李晓晶
关键词:丙泊酚血液稀释血浆药物浓度闭环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在老年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2022年
研究了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老年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照组各100例,在麻醉过程中分别采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方式与常规麻醉方式,分析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研究发现,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老年下肢手术麻醉中具有显著效果,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董晔张连坡李晓晶魏露昕李腾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老年下肢手术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11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拟行胃肠手术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25例.A组给予地佐辛0.7 mg/kg;B组给予地佐辛0.7 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给予地佐辛0.7 mg/kg±右美托咪定2μg/kg;D组给予地佐辛1.0 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E组给予地佐辛1.0 mg/kg±右美托咪定2μg/kg.将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至总量为100 ml,同时加入格拉司琼9 mg,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辛负荷剂量5 mg±格拉司琼3 mg.镇痛泵设置为背景剂量2 ml/h,按压1次0.5 ml,按压后锁定时间15 min.记录并比较5组患者术后4、8、12、24和48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C、D、E组[4h:(4.36±0.66)分比(3.46±0.60)、(3.43±0.49)、(3.21±0.41)、(3.18±0.37)分;8 h:(4.32±0.62)分比(3.43±0.47)、(3.41±0.61)、(3.17±0.37)、(3.12±0.45)分;12 h:(4.47±0.48)分比(3.39±0.52)、(3.36±0.49)、(3.04±0.45)、(2.92±0.57)分;24 h:(4.39 ±0.50)分比(3.41±0.61)、(3.33±0.48)、(2.82±0.28)、(2.79±0.52)分;48 h:(4.36±0.51)分比(3.44±0.31)、(3.26±0.43)、(2.60±0.52)、(2.57 ±0.51)分;均P<0.01],D组和E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均P <0.05).A组术后各时点Ramas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B、C、D、E组[4 h:(1.5±0.5)分比(2.6±0.5)、(2.9±0.5)、(2.8±0.3)、(3.4±0.8)分;8 h:(1.6±0.5)分比(2.5±0.5)、(2.9±0.6)、(2.8±0.4)、(3.3±0.5)分;12 h:(1.6±0.6)分比(2.3±0.5)、(2.9±0.4)、(2.6±0.5)、(3.3±0.4)分;24 h:(1.7±0.5)分比(2.3±0.5)、(2.9±0.9)、(2.4±0.5)、(3.3±0.4)分;48 h:(1.7±0.3�
张小光杨改生鹿曼曼李晓晶杨继光
关键词:开腹手术地佐辛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临床试验,1277例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在术后2 h患者的VAS评分较单用舒芬太尼的低,且有统计学意义[WMD=-0.16,95%CI(-0.27,-0.06)];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同单用舒芬太尼组比较Ramsay镇静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在术后2 h、48 h BCS舒适度评分较单用舒芬太尼组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WMD=-0.15,95%CI(-0.26,-0.05);WMD=0.24,95%CI(0.10,0.37)];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镇痛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单用舒芬太尼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56,95%CI(1.36,4.80),P<0.05]。结论:术后PCIA将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复合能得到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晓晶纪筠杨改生
关键词:舒芬太尼地佐辛病人自控镇痛META分析
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反馈指标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环靶控组)20例与试验组(闭环靶控组)20例,观察2组患者在诱导前(T_0)、意识消失(T_1)、气管导管插入成功即刻(T_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_3)、切皮(T_4)、术中探查(T_5)、关闭腹膜(T_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靶控泵调节频率、麻醉恢复情况等,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2组在T_1~T_6 MAP、BIS值均明显降低(P〈0.05),HR在T_1,T_6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T_4,T_5 MAP升高较试验组显著(P〈0.05),对照组在T_2,T_3,T_4,T_5 BIS值升高较试验组显著(P〈0.05)。在靶控泵平均调节频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结束后试验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在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及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优于开环靶控输注,能使血流动力学及BIS值更加稳定,维持合理的麻醉深度,使术后麻醉苏醒与恢复更快。
鹿曼曼杨改生李晓晶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脑电双频指数胃肠道肿瘤手术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0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反馈控制变量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闭环靶控,设置反馈值为BIS45~55;对照组采用开环靶控,诱导时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4μg·mL^-1,麻醉维持时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2~5μg·mL^-1(根据BIS反馈值45~55人工调整)。诱导时两组瑞芬太尼以4ng·mL^-1靶控输注,麻醉维持时根据手术中情况调整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在诱导前(t0)、靶控输注BIS值为50时(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5min(t4)、切除胆囊时(t5)、缝皮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变化、诱导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对照组在t1、t3、t4、t5等时间点MAP较治疗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t5时间点HR变化较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t2时间点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10.10±8.34),(120.55±6.26)mg:在t5时间点丙泊酚用量分别为(603.20±116.55),(759.50±116.37)mg(均P〈0.05)。结论以BIS为反馈值.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中患者麻醉深度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
李晓晶杨改生杨继光张小光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手术胆囊切除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