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新蕊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黄斑
  • 7篇玻璃体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断层扫描
  • 4篇术后
  • 4篇相干断层扫描
  • 4篇角膜
  • 3篇特发性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裂孔
  • 3篇近视
  • 3篇黄斑裂孔
  • 3篇光学相干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高度近视
  • 3篇玻璃体切除
  • 3篇玻璃体切除术

机构

  • 15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高新蕊
  • 16篇王方
  • 9篇汪浩
  • 7篇徐鼎
  • 7篇谢春蕾
  • 6篇崔红平
  • 4篇王昞
  • 2篇苏晶
  • 2篇刘晓强
  • 1篇刘小强
  • 1篇郎莉莉
  • 1篇李倩
  • 1篇李倩
  • 1篇郑一仁
  • 1篇杨强
  • 1篇孙哲
  • 1篇张小虎
  • 1篇刘晓强
  • 1篇胡六梅
  • 1篇陈群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rrus HD-OCT在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脉络膜生物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强高新蕊王方
非穿透一体式人工角膜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复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器官非穿透一体式人工角膜。由前片支架、中心光学镜柱和后片支架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中心光学镜柱位于前片支架与后片支架之间,前片支架和后片支架均呈圆环形,前片支架的直径...
崔红平郎莉莉郑一仁高新蕊陈群杨强
文献传递
裂孔合拢和内界膜填充治疗难治性特发性黄斑裂孔
目的 应用两种特殊操作技术(裂孔合拢和内界膜填充)观察难治性IMH的愈合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非对照性研究.13例13只眼全层IMH(Ⅳ期)患者纳入研究.病程149~600d,IMH水平直径512~1107 μm.
王方田弘亚刘晓强高新蕊徐鼎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后对侧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47岁。因右眼青光眼减压阀植人手术后1个月,发现右眼眼压升高1周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0余年,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否认高血压、高度近视、血液病。2011年1月25日曾以“右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右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院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胡六梅徐鼎汪浩谢春蕾高新蕊王方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视觉质量的客观定量测量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客观定量评估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横断面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患者19例19只眼(近视劈裂组)、无黄斑劈裂高度近视21例21只眼(近视对照组)及无高度近视正常者22名22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医学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0QASⅡ)测量受检眼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out—off)、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采用Pearson分析最小分辨角对数(10gMAR)BCVA、AI。与MTFcut—off、SR、OS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近视劈裂组、近视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平均MTFcut—off、SR、OS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00、116.15、165.77,P〈0.05)。两两比较,近视劈裂组与近视对照组受检眼SR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间MTFcut—off、SR、O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劈裂组患眼logMARBCVA、AL分别与MTF cut—off(r=-0.928、-0.658,P〈0.05)、SR呈负相关(r=-0.577、-0.893,P〈0.05);近视对照组患眼logMARBCVA与MTFcut—off、SR呈负相关(r=-0.659、-0.806,P〈0.05);正常对照组受检眼logMARBCVA与MTFcutoff、SR呈负相关(r=-0.606、-0.602,P〈0.05),与OSI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MF患者BcVA、MTFcut—off、SR、OSI值均低于无劈裂近视患者及正常人群;BcVA、AI。与MTFcut—off、SR值之间呈负相关;BcvA、MTFcut—off、SR值在正常人群、无劈裂高度近视人群和MF患者中依次降低,OSI值逐渐增加。
李轻宸高鹏李欢欢雒旭高新蕊王方汪浩
关键词:视力试验视网膜劈裂症近视
老年性黄斑变性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手术治疗一年观察
王方徐鼎汪浩谢春蕾高新蕊
一种前房穿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房穿刺装置,包括容器单元、穿刺单元、单向单元、封堵单元、密封单元、压力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压力控制单元逐渐降低容器单元的压力,房水进入容器单元并与指示单元接触混合。其优点在于,压力控制单元实时控制容器单元...
杨帅王方李慧张聪慧高新蕊
文献传递
特发性黄斑前膜与手术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剥离术后与手术相关的视功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根据研究入组标准,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进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IERM剥离术的IERM患者37例(37只眼),对其术后6个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术后6个月视力被分为高视力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0.5)]和低视力组(BCVA〈0.5).主要术中观察指标是患者术中IERM剥离难易度、剥离前膜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表面出血和吲哚菁绿染色剂(ICG)着色状态.主要临床检查项目包括手术前后BCVA、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部分患者进行FFA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转换成logMAR视力进行数据统计.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术中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术中指标与视力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41±2.33)个月.术后高视力组有28例(75.7%);低视力组9例(24.3%).37只眼中,记录IERM剥离困难14只眼(37.8%);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表面出血10只眼(27.0%);IERM剥离后ICG染色阳性13只眼(35.1%).剥离后黄斑中心凹表面出血(OR,7.221;95%CI,1.775~29.372;P=0.006)与术后低视力有关;IERM剥离困难与剥离后中心凹出血(γ=0.336,P=0.042)和ICG阳性着色(γ=0.593,P=0.000)有相关性.10只眼剥离前膜时伴有黄斑中心凹表面出血,其术后6个月的mfERG 1环N1波潜伏期是(16.88±1.27)ms[无出血眼(12.80±4.21)ms,t=-2.187,P=0.042],其中8只眼(8/10)的FFA显示黄斑区片状荧光素渗漏.结论在IERM剥离术中,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表面出血是患者术后视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IERM剥膜困难易造成前膜剥除后黄斑中心凹出血和内界膜残留.
李欢欢廖昕谢春蕾高新蕊汪浩王方
关键词:中央凹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出血视敏度
特发性黄斑前膜与手术相关的视力影响因素
目的:评估与手术相关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术后视觉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资料.86例IERM患者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23G...
李欢欢廖新谢春蕾高新蕊汪浩王方
改良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崔红平李倩高新蕊李艳红朱煜明王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