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环壁张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环壁张力(W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cSVD负荷评分和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分析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与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颈总动脉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最大WT、舒张期末WT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和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cSVD负荷评分与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颈总动脉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最大WT、舒张期末W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病例组的cSVD负荷和颈总动脉WT异常增高,且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WT密切相关。
- 袁晓东熊建平吴过
- 关键词: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38例临床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7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ICP、脑脊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最患者(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这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 张骥袁晓东吴过吴勇
- 关键词:亚低温颅脑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多次复发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反复复发、两次或两次手术以上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例难治性CSDH患者中,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史2次者15例,3次者4例,4次者2例。治疗前CT/MRI扫描发现明显脑萎缩12例,血肿包膜形成8例,血肿分隔多房5例,血肿机化3例。对5例无血肿分房分隔、包膜明显强化及血肿机化的患者仅再行血肿穿刺冲洗引流术,余16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2疗程高压氧治疗。随访3~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CT或MRI检查,5例呈硬膜下积液表现,其中2例有占位效应再次行钻孔引流+高压氧治疗;术后6个月,4例有少量硬膜下积液,较前好转,无新复发病例。结论高龄脑萎缩、包膜形成、血肿分隔多房、血肿机化为难治性CSDH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用开颅血肿和包膜切除或钻孔冲洗引流术+高压氧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袁晓东邓跃飞陈玄斌郑眉光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复发
- 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6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易出现突变,创伤的严重性较其他部位有潜在发展的特点,必须动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头颅CT变化,对病情恶化者及时手术治疗,消除颅内高压可改善患者预后。
- 袁晓东吴勇张骥陈玄斌
- 关键词:脑挫裂伤双额叶
-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漏31例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2011年10月间,共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伤口漏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在引流6~12d后正常拔出引流管治愈;1例行2次引流术后治愈;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是一种痛苦少、较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方法。
- 张骥张映军李锐吴过袁晓东
- 关键词:后颅窝开颅术脑脊液漏腰大池持续引流
- 显微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脑脊液白介素-6、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 分析显微外科夹闭和介人栓塞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114例,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疗法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介人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IL-6、ET-1脑脊液中水平及血清中S100B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脑脊液中IL-6、ET-1和血清中S100B蛋白、MMP-9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脊液中IL-6、ET-1和血清中S100B蛋白、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栓塞较显微外科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可改善患者GOS评分,降低患者脑脊液中IL-6、ET-1水平,且安全性高。
- 袁晓东吴勇周东
- 关键词: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43例,根据患者是否有慢性脑积水形成分为慢性脑积水组23例和非慢性脑积水组1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动脉瘤位置、出血次数、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阳性率及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脑积水组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大于非慢性脑积水组,高血压病史阳性率和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高于非慢性脑积水组,出血次数多于非慢性脑积水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83,95%CI(1.21,2.59)〕、高血压病史〔OR=2.09,95%CI(1.46,3.14)〕、出血破入脑室〔OR=2.01,95%CI(1.27,3.09)〕、多次出血〔OR=1.95,95%CI(1.42,3.61)〕、Hunt-Hess分级较高〔OR=2.82,95%CI(1.79,4.28)〕及Fisher分级较高〔OR=2.12,95%CI(1.58,3.90)〕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有高血压病史、出血破入脑室、多次出血、Hunt-Hess分级较高及Fisher分级较高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并发慢性脑积水。
- 袁晓东吴过熊建平李锐
- 关键词:脑积水
- 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以来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标准,恢复正常4例(8.7%),轻残5例(10.9%),重残12例(26.1%),植物生存4例(8.7%),死亡21例(45.7%)。结论:伤后或术后未及时行CT复查,对病情估计不准,减压术中出血控制不当出现凝血异常,术中血肿减压过快,术后处理不当,均可能导致二次手术。所以选择病例预见性的行双侧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减轻继发脑损伤,避免二次手术及麻醉风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 张骥吴过袁晓东吴勇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对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s)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巴中市中心医院行EVT治疗IAs患者48例共52个IAs,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定栓塞疗效。结果 52例IAs中,46例(88.5%)IAs为100%栓塞,5例(9.6%)为95%~99%栓塞,1例(1.9%)为<95%栓塞。45例中小型IAs中,41例(91.1%)IAs为100%栓塞,3例(6.7%)为95%~99%栓塞,1例(2.2%)为<95%栓塞;6例大型IAs中,4例(66.7%)为100%栓塞,2例(33.3%)为95%~99%栓塞;1例巨大型IA为100%栓塞。术中3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出现IA破裂。EVT治疗后100%栓塞的46例IAs中,随访期内35例(76.1%)仍为100%栓塞,10例(21.7%)为95%~99%栓塞,1例(2.2%)为<95%栓塞;5例95%~99%栓塞的患者中,随访期内1例(20%)为100%栓塞,2例(40%)为95%~99%栓塞,2例(40%)为<95%栓塞。结论 EVT弹簧圈治疗IAs栓塞效果较好,特别是100%栓塞的患者;但术中有发生IAs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应尽量避免;术后随访很重要,对于栓塞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行再次手术。
- 袁晓东张骥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