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退变性腰椎滑脱与腰椎小关节形态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通过腰椎小关节的骨关节炎分级、关节矢状角、终板下关节角在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中的改变,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程度与腰椎小关节形态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1月L4/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3例,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29例为A组,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14例为B组;Weishaupt关节炎影像学法对L4/5小关节炎进行分级;CT测量L4/5小关节矢状角、L4终板下关节角。不同退变性腰椎滑脱组的骨关节炎分级,关节矢状角和L4终板下关节角及两侧对称性比较。结果 A组和B组骨关节炎均无0级,其中,A组1、2、3级分别为4、11、14例;B组分别为1、6、7例,两组骨关节炎分级无差异(P>0.05)。A组L4/5关节矢状角、L4终板下关节角[(28.69±8.97)°、(115.91±6.51)°]与B组[(28.23±11.89)°、(117.90±7.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关节矢状角对称性差异、终板下关节角对称性差异A组[(9.06±4.45)°、(5.21±3.90)°]与B组[(12.80±4.95)°、(8.25±3.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矢状角、终板下关节角的不对称性影响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滑脱程度。
- 许勇云才郭昭庆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关节炎
- 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形态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患者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高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间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和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L4/5椎间盘退变程度按照Pfirrmann法分级,CT测定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的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L4/5椎间盘MRI退变程度B、C、D、E级分别为1、25、8及1例,对照组分别为2、21、13及2例,两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CT测量L4/5椎间隙角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8°±1.87°和6.48°±2.92°,对照组椎间隙角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椎间隙高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6±1.81mm和9.38±2.46mm,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隙角度减小,可能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 许勇郭昭庆云才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
- 不同滑脱程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形态改变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椎间隙高度与不同程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L4/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51例,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35例为试验1组,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16例为试验2组;对L4/5椎间盘退变程度按照Pfirrmann法分级,CT测定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的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1组L4/5椎间盘MRI退变程度B、C、D、E级分别为0、23、11及1例,试验2组分别为2、10、3及1例,两组椎间盘退变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测量L4/5椎间隙角度实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为(3.49±1.91)°和(2.14±1.38)°,实验1组椎间隙角度明显大于实验2组(P<0.05);椎间隙高度实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为(8.57±1.80)mm和(7.40±1.5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隙角度减小和椎间隙高度丢失严重程度,可能是导致退变性腰椎滑脱出现不同滑脱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 许勇云才郭昭庆
- 关键词:腰椎脊柱滑脱椎间隙高度
- 原位融合术与复位融合术治疗Ⅱ、Ⅲ度退变牲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研究
- 腰椎滑脱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平衡腰椎滑脱手术原则: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复位是关键利于减压提高融合恢复畸形复位不利因素·较小的椎间隙高度·较小的腰椎前凸角度
- 云才李士春李钦亮许勇吴炳轩陈洪亮张学伟祖丹
- 腰椎小关节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终板下关节角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不同改变,进一步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7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L4-5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2例(试验组),年龄相仿的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对照组),按Weishaupt等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分级对L4-5小关节进行分级;通过CT测定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L4终板下关节角。比较两组L4-5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分级、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和L4终板下关节角及双侧对称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L4-5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均无0级病例,试验组1、2、3级分别为4、20、18例;对照组1、2、3级分别为21、14、2例,两组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矢状角不对称性偏差角度、L4终板下关节角(26.62°±1.67°、8.79°±4.28°、116.92°±6.86°)与对照组(45.07°±7.32°、5.140±4.28°、104.95°±4.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板下关节角不对称性偏差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趋于矢状化、终板下关节角增大对腰椎发生退变性滑脱有重要作用。
- 许勇云才郭昭庆
- 关键词:脊椎前移椎间盘移位
- 手法复位+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男9例,女41例,年龄58岁~70岁,平均65.8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2个病椎.· 骨折部位:T11椎体5例;T12椎体20例3L1椎体1...
- 陈宏亮云才李士春肖士鹏许勇李钦亮张学伟吴炳轩
- 腰椎Modic改变的退变及动力学因素分析
- Modic改变又称Modic征.终板及其下骨质破坏在核磁上的信号改变.Modic Ⅰ型:T1低信号,T2高信号;组织学水肿为主Modic Ⅰ型:T1高信号,T2等、高信号;组织学红骨髓变成黄骨髓为主.ModicⅢ型:T1...
- 云才李士春李钦亮许勇吴炳轩陈洪亮张学伟祖丹
- Cable-Pin系统在粉碎性髌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26例粉碎性髌骨骨折行Cable-Pin内固定手术,术中选择2枚Cable-Pin固定主要骨折块,将钢缆行"8"字固定,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有无骨折不愈、移位、Cable-Pin松动、皮肤刺激,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标准判定膝关节功能好坏。结果本组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螺钉松动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评定:30~28分16例,20~27分10例(用优良等表示),优良率为100%。结论 Cable-Pin系统对粉碎性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 许勇李士春云才
-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 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形态改变及其意义
- 目的:
观察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患者的椎间盘影像学特点,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隙角度及高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间的...
- 许勇郭昭庆云才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