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巍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食管
  • 4篇鳞状
  • 3篇食管鳞状
  • 3篇食管鳞状细胞...
  • 3篇蒺藜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2篇滴丸
  • 2篇乳腺
  • 2篇食管癌
  • 2篇女性
  • 2篇片段
  • 2篇缓释
  • 2篇缓释滴丸
  • 2篇非编码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凋亡

机构

  • 13篇郑州大学
  • 5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林州市肿瘤医...

作者

  • 16篇曹巍
  • 4篇韩鹏黎
  • 4篇孙晓燕
  • 3篇周丽娟
  • 3篇吴伟
  • 3篇吕朋举
  • 3篇陈国勇
  • 3篇杨柯
  • 3篇孙蕾
  • 2篇朱明慧
  • 2篇吴莉华
  • 2篇田夫
  • 2篇龚芬芬
  • 2篇刘敏
  • 2篇王维伟
  • 2篇江彦
  • 2篇李敏
  • 1篇杨璐
  • 1篇杨霄
  • 1篇琚杰昌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全国肿瘤病因...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蒺藜防白丸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蒺藜防白丸对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的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蒺藜防白丸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随着蒺藜防白丸浓度的升高,黑素细胞树突变粗短,且数量减少;低浓度(0.001—0.5mg/mL)的蒺藜防白丸对黑素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高浓度时(1mg/mL和5mg/mL)抑制作用明显(P〈0.05);低浓度的蒺藜防白丸可以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其中0.05mg/mL时酪氨酸酶活性最高(P〈0.05),然而当蒺藜防白丸浓度继续增大,则会对酪氨酸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蒺藜防白丸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也有类似的影响。结论蒺藜防白丸高浓度时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低浓度时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
龚芬芬吕朋举韩鹏黎孙蕾琚杰昌刘敏曹巍
关键词:黑素细胞酪氨酸酶黑素
复合核黄素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癌变的影响
曹巍
食管癌长片段非编码RNA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目的:筛选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相关的长片段非编码RNA,探讨ESCC特异相关LincRNAs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包含17,000个LincRNAs的LincRNAs阵列(lincRNA arra...
曹巍石发春吴莉华杨柯朱明慧陈国勇王维伟张思森吴伟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正交试验法优化蒺藜防白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影响蒺藜防白缓释滴丸(蒺藜、防风、白芷、丹参等)成型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缓释基质,PEG-6000为速释基质,采用熔融法制备蒺藜防白缓释滴丸。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丸重差异和体外释放度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4,单硬脂酸甘油酯和PEG-6000的质量比为1∶2.5,药液温度85℃,滴距7 cm,滴速50滴/min,滴头的内外径为3.0 mm/4.0 mm,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10℃。该缓释滴丸12 h的最大累计释放百分率可达90%。结论本法使蒺藜防白缓释滴丸制备易于进行且质量稳定。
周丽娟曹巍刘敏马春慧李赢侯文静詹峰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
纳米颗粒对人食管癌EC-9706、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氧化铜(Cu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_2)纳米颗粒在体外对人食管鳞状癌细胞系EC-9706和EC-109增殖的影响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鉴定纳米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然后将不同浓度的TiO_2、CuO、ZnO(5~80 mg·L^(-1))与体外培养的EC-9706和EC-109细胞孵育,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所用的纳米CuO、ZnO、TiO_2颗粒为球形,粒径分别为12、20.6、12 nm。在水中与细胞培养液中聚集成较大颗粒并带负电。随着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纳米CuO和ZnO颗粒可剂量依赖性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G_0/G_1期细胞的比率上调,G_2/M期的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侵袭力下降;纳米颗粒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活化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纳米TiO_2颗粒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无明显的影响。结论与纳米TiO_2相比,一定浓度的CuO和ZnO纳米颗粒可有效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_0/G_1期,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是其抑制食管癌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韩鹏黎孙蕾吕朋举龚芬芬马超陈国朱怡然夏天曹巍
关键词:食管癌氧化锌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细胞增殖凋亡
RXPC-I乳腺血氧功能检测仪与彩超检查对乳腺疾病筛查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RXPC-I乳腺血氧功能检测仪对乳腺疾病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4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检测仪和彩超进行乳腺疾病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彩超结果相比,RXPC-I乳腺血氧功能检测仪在乳腺疾病筛查中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和假阳性率。结论:RXPC-I乳腺血氧功能检测仪在软硬件设置中存在不足,应用于临床乳腺疾病初筛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孙晓燕曹巍江彦张文涛
关键词:彩超
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对肺炎患者用药方案的指导意义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TDM)对肺炎患者用药负荷剂量、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5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替考拉宁负荷给药方式和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3次,持续400 mg qd;B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2次,持续400 mg qd;C组:负荷量400 mg,q 12 h,静注2次,持续200mg q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清谷浓度(C_(min))。血常规、CRP、PCT、胸部CT、细菌学情况、ALT、AST、CLcr、BUN、PLT和ALP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 d进行检测。结果:A(14.74±5.25)、B(13.14±4.71)和C(15.36±7.08)3组间C_(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409),但A组和C组平均值总体比B组略高。3组患者首次C_(min)达到10~30 mg·L^(-1)的比率分别78.85%,68.18%,86.67%(P=0.392),但C组满足治疗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第4天根据C_(min)值调整剂量后,复测C_(min),3组患者均能达到10~30 mg·L^(-1)。A、B和C3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848),并极少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替考拉宁时,要规范给予负荷剂量,且有必要进行TDM监测,根据结果调整给药剂量,避免替考拉宁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发生。
周丽娟刘嘉曹巍展翔张华高延秋
关键词:替考拉宁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内异质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的肿瘤内异质性。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拷贝数杂交的分析方法,对2例ESCC患者肿瘤内11个区域的全基因组基因突变及拷贝数变化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包括转移淋巴结基因组突变及拷贝数的变化。结果例1和例2患者4个肿瘤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目分别为(93±17)个和(124±28)个。这些SNPs主要为非同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位点突变。例1和例2患者的4个肿瘤区域缺失数分别为(40±6)个和(51±3)个。这些缺失主要发生于基因外显子(移码突变或非移码突变)、非翻译区及基因拼接区。所有肿瘤内各个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基因突变谱仅有的相似性<25%。肿瘤多个区域出现基因拷贝数增加或丢失,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基因拷贝数相似性<20%。肿瘤进化分析表明,多个肿瘤细胞克隆共存于ESCC原发灶,转移性亚克隆可能来自于原发灶的肿瘤细胞克隆。 ESCC单区域取样不能反映肿瘤基因突变的全貌。结论 ESCC多区域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可以为ESCC的肿瘤内异质性提供有力的证据。
曹巍吴伟闫明田夫刘寒松王进武张全武李玉杰李敏
关键词:食管肿瘤全基因组测序
某市2850例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女性妇科常见病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以便有针对性指导女性宫颈疾病的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本院进行宫颈癌普查的2850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法),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 2850例女性中发现阴道炎738例,宫颈炎67例,其他良性疾病(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肌瘤等)135例,生殖系统感染发病率为32.98%。宫颈癌筛查经醋酸、碘染色异常者96例,阴道镜检查异常者11例,宫颈组织活检CINⅠ期1例,CINⅡ期2例,CINⅢ期1例,宫颈癌1例。结论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针对宫颈癌高危人群,政府应增加普查的力度,加大对女性保健、宫颈癌筛查的投入,选择适当的筛查技术加强女性宫颈癌的二级预防。
孙晓燕江彦张小利吕朋举崔渊博曹巍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
抗心肌抗体联合C反应蛋白与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心肌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将郑州市中心医院于2014年2月~2019年2月入院确诊为DCM的59例患者根据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所有患者入组时血样中hs-CRP、L型钙通道自身抗体(CC-AAbs)水平,比较2组的差异性;根据CC-AAbs阳性、阴性和hs-CRP阳性、阴性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CC-AAbs阴性、CRP阴性为A组,CC-AAbs阴性、CRP阳性为B组,CC-AAbs阳性、CRP阴性为C组,CC-AAbs阳性、CRP阳性为D组),比较各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各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C-AAbs阳性率更高,分别为75.9%和3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平均水平更高,分别为(6.89±3.35)和(2.76±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和CC-AAbs联合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相关性的差异,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C、B、A三组,分别为:81.81%>44.44%>41.67%>12.50%(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AAbs、hs-CRP可分别作为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子(OR=6.96,95%CI:2.60~18.61,P=0.001;OR=3.15,95%CI:1.10~9.06,P=0.003)。结论CC-AAbs阳性和hs-CRP升高与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对DCM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滑劲咏曹巍卢迎宏李月娟马明霞梁奇锦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