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梅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淮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英语
  • 2篇英语文化
  • 2篇英语文化背景
  • 2篇英语文化背景...
  • 2篇语文
  • 2篇症状
  • 2篇症状性
  • 2篇知识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背景
  • 2篇文化背景知识
  • 2篇背景知识
  • 1篇大学英语
  • 1篇性格
  • 1篇性格转变
  • 1篇殉难
  • 1篇压抑
  • 1篇意象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远大前程

机构

  • 15篇黄淮学院

作者

  • 15篇刘冬梅
  • 1篇李想

传媒

  • 3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齐齐哈尔师范...
  • 2篇海外英语
  • 1篇南昌高专学报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漯河职业技术...
  • 1篇延安职业技术...
  • 1篇外语艺术教育...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2018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梦”的殉难者——原型批评视野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3年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圣经新约》中耶稣原型的借用,把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升华到对"美国梦"内涵的探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的"美国梦"的悲剧殉难者形象,揭示了批判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腐化的"美国梦"的主题。
刘冬梅
关键词:美国梦
“陌生化”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塞林格大胆地反复使用了大量粗俗语以使其陌生化,构建出独特的意义,创造了独特的语言特色,烘托了美国青少年对美国社会精神世界的忧虑和反叛以及对美好精神家园的向往和守护的主题。
刘冬梅
关键词:粗俗语陌生化主题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0年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适当渗透将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对英语文化背景在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将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
刘冬梅
关键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The Employment of Symbolism in The Dubliners
2013年
The Dubliners is a famous novel by the eminent Irish novelist James Joyce.This book collection begins with new-born life and ends with death.The unity of form and content symbolizes the life process of a human being-from birth to death,there fore we can say that Dubliners is the image of a human being.In this collection,Joyce employs several kinds of symbolic method and symbol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these short stories.
刘冬梅
关键词:EMBODIMENTIRONYSPIRITUAL
浅析鲁迅和林语堂选择不同文学道路的原因
2012年
同为"新文化运动"文学巨匠的林语堂和鲁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志同道合,然而后来两人在文学的社会功用上产生分歧,继而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文学道路。从家乡环境、家庭背景和留学经历这三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位作家的思想渊源及其作品。
刘冬梅
关键词:文学道路
“失语”现象——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接骨师之女》被引量:1
2011年
谭恩美在其第四部力作《接骨师之女》中,又一次再现了她一贯的主题——居美华裔母女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借助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进行分析,便可注意到"失语"作为一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文本中,母女三代人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失语"困扰。作者谭恩美将三个人不同形态的失语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历经挫折后,三位主人公各自做出努力,力图打破"失语"的困境,找回真正的自我。
刘冬梅
关键词:《接骨师之女》后殖民女性主义失语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意象浅析被引量:2
2011年
在莎士比亚的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中,鲜明的意象层出不穷,其中以"时间"意象最为突出。在莎翁笔下,时间是"暴君("tyrant),是"傻瓜("fool)。尽管时间具有客观的不可违背性,莎士比亚还是提出了用他的艺术之美来与时间相抗衡。通过对其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刘冬梅
关键词:十四行诗意象
《鲁宾逊漂流记》之症状性阅读
2011年
笛福的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是世界经典著作之一,它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这部不朽作品做了研究。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人们多集中于对鲁宾逊个人精神的肯定以及他作为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新兴代表的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叙事学上的症状阅读对这一文本作了另一层面的分析。
刘冬梅
关键词:殖民主义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
2010年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三本以专门介绍中国国民性的英文著作标志着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深刻变迁。三本著作不仅在中国形象的描述上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在内容上也展开互动。对三种形象的比较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探寻西方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
李想刘冬梅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一岁的小鹿》
2012年
《一岁的小鹿》是美国女作家玛.金.罗琳斯的一部名作。这部小说除了对迷人的自然风景的细腻描写和儿童成长的主题之外,还反映出作者的生态观和伦理意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探讨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以及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刘冬梅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观伦理意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