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海

作品数:2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降水
  • 2篇湿位涡
  • 2篇气象
  • 2篇强对流
  • 2篇位涡
  • 2篇温度平流
  • 2篇物理量
  • 2篇暴雪
  • 2篇暴雨
  • 2篇大到暴雨
  • 1篇低空
  • 1篇低空风
  • 1篇低空风切变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潜热通量
  • 1篇地面臭氧
  • 1篇地形
  • 1篇订正
  • 1篇预警
  • 1篇预警信号

机构

  • 20篇青海省气象台
  • 4篇青海省气象科...
  • 3篇青海省防灾减...
  • 2篇青海省气候中...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青海省海南州...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青海省黄南藏...

作者

  • 20篇李金海
  • 7篇管琴
  • 3篇徐亮
  • 3篇马元仓
  • 3篇祁艳
  • 2篇巨克英
  • 2篇马学莲
  • 1篇李青平
  • 1篇史津梅
  • 1篇扎西才让
  • 1篇田成娟
  • 1篇李红梅
  • 1篇刘绿柳
  • 1篇傅生武
  • 1篇李静
  • 1篇刘义花
  • 1篇杨延华
  • 1篇肖宏斌
  • 1篇申红艳
  • 1篇马海超

传媒

  • 6篇青海科技
  • 2篇高原气象
  • 2篇西藏科技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青海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信息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8月1-3日青海东部连续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
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6、地面观测资料、云图等对2015年8月1-3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连续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研究表明:(1)从大气温湿结构看,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地面温度较高,大气具有上干下湿的温湿...
管琴徐亮李金海史津梅巨克英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过程数值模拟
2018年春季青海一次强寒潮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2018年4月4日~6日青海省爆发了一次春季较强寒潮天气,此次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伴随的天气现象较为复杂,寒潮过程中强降温、大风沙尘暴及降雪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交通等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应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此次过程从冷空气路径、大风的成因、强降温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大风沙尘天气,在500hpa高空上有明显的冷中心,地面上有较强的寒潮冷高压和寒潮冷锋存在,路径表现为偏北路径;(2)过程前期,青海北部地区由于受暖脊控制,温度明显偏高,这种异常偏暖的环流背景有利于前期聚集能量;(3)此次剧烈降温的成因主要是受较强的高空冷平流及非绝热因子的共同影响,非绝热因子主要考虑辐射降温的影响;(4)高空槽后脊前发展的冷平流产生了强的下沉气流,把高层风速大的空气带到了地面上,形成地面大风,即高空动量下传的作用;(5)较大的地面气压梯度与24h变压场梯度也是此次过程中形成大范围大风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秀梅李金海马丽田成娟张广伟
关键词:寒潮大风温度平流物理量特征
2016年3月20~24日青海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一日4次的ERA-Interim 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下旬青海发生的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动力诊断,结果表明:20~22日的大到暴雪与23~24日的大到暴雪成因不同,前者主要是地面冷锋和高空槽影响,后者主要是在整层大气比较饱和的情况下由于高空比较强的冷平流造成的;正涡度区叠加垂直速度的上升运动区与地面冷锋的交界处容易产生大到暴雪,且相对于大到暴雪天气,正涡度区基本上优先出现;对于地面冷锋和高空槽共同作用下的大到暴雪,湿位涡负值中心就是强降雪的中心,且优先于强降雪出现;对于高空冷平流作用下的大到暴雪,在整层比较潮湿的情况下非绝热冷却和温度平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管琴李青平李金海马学莲
关键词:大到暴雪涡度湿位涡温度平流
600毫巴图在青海高原“7.25”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分析
2022年
2021年7月24日至27日,青海省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以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地面逐小时观测资料,对2021年7月24日至27日出现在青海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次天气过程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分析表明,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局地性强、灾害严重的特点;前期环流特征分析(600hPa)为冷空气势力弱,与同期比较具有明显的暖干性;在青海高原600hPa上的南北两个低涡是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青海湖锢囚锋对于降水开始时间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600hPa垂直速度和比湿对于强降水的落区有指示,需进一步研究其定量化的成果;数值预报模式及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对于高原大降水在不同时效、降水量级上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徐亮徐彬羽管琴李金海
西宁市一次灰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针对2013年12月24~30日西宁地区发生的一次灰霾天气过程,利用地面常规资料、探空资料以及逐小时空气污染物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该次过程中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模拟在该次过程中高中低层气流的来源路径。得出灰霾天气发生期间,青海大部均受稳定的高压形势或平直的西风气流影响,西风急流位置偏北;西宁上空有较为深厚的湿层存在,且低层有逆温层存在;西宁市区PM2.5平均浓度随时间逐渐增长,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中低层气流的轨迹均经过沙漠地区,是灰霾天气发生发展所需气溶胶颗粒的提供者。
祁艳马海超李金海
关键词:灰霾暖平流逆温层后向轨迹
基于CUACE模式的颗粒物浓度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文章利用多元线性统计模型,将前期颗粒物浓度、气象要素资料以及CUACE模式预报的颗粒物浓度数据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多类预报因子相结合的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订正预报方程。拟合度检验和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CUACE模式颗粒物订正预报方程显著改善了CUACE模式的预报能力,使得颗粒物浓度的预报准确率得到显著提升,可以在青海省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投入应用,用于未来三天空气质量预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杨英莲李金海
关键词:颗粒物多元线性回归
基于WRF中尺度模式青海黄南州冰雹预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资料、黄南州地面观测资料等,及WRF模式对黄南州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得出不同天气类型下黄南冰雹概念模型及相关预报指标,这对提高冰雹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有很大的帮助。
管琴李青平李金海祁海霞彭英超冯小丽
关键词:冰雹
青海暴雪灾害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用1984~2016年气象部门收集的青海省暴雪实况灾情资料,分析了近30a青海省暴雪灾害气候特征,归纳总结出暴雪灾害对青海农牧业、设施农业的影响及决策气象服务指标和防御建议。经资料统计分析发现,近30年,青海暴雪气象灾害每年各地均有发生,集中出现在春季,前冬次之,后冬较少;出现暴雪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为青海省都兰、德令哈、天峻、同德、河南、泽库,玉树县等地;春季暴雪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前后冬暴雪灾害对牧业、交通运输影响较大;决策气象服务指标在实际业务应用中的验证表明,该指标在业务中实用性较强,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巨克英李金海
关键词:设施农业
基于西宁探空资料的大到暴雨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2018年
文章基于2001-2008年西宁探空资料计算的部分物理量,西宁周边测站12h累计降水量,利用散点图及采用均方根阈值法得到:越大越有利于降水的因子有JI、IQ、CCL、CCL_T;越小越有利于降水的因子有SI、BI、MDPI、Ls;偏大有利于降水的因子有ICC;偏小有利于降水的因子有SSI、Shr、SRH;获得不同时次下不同物理量的单因子阈值,如08时IQ阈值为1610.8-3440.7g/kg;在单因子阈值的基础上采用分明矩阵构建12小时内东北部农业区大到暴雨的预报模型,其中08时最佳方案有3种,20时最佳方案6种。基于预报模型,利用2009-2015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其中08时大到暴雨预报准确率9%左右、20时13%,若结合模式预报结果,以2015年7-8月EC细网格产品为例,08时大到暴雨预报准确率达40%,20时预报准确率达28.57&,由此可见构建的大到暴雨的客观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管琴李青平徐亮李金海彭英超
关键词:物理量阈值分明矩阵
青藏高原5—10月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被引量:8
2019年
利用1981—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青海省43个观测站气象资料,采用气象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法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5—10月地表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青海省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第1模态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高原东西部变化不一致的特征,青海东北部、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表现为正异常,其余地区为负异常;第1模态时间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以2001年为界,前正后负,表明青海东北部及高原西部和南部地表潜热通量在2001年以前(后)增加(减少)。(2)高原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高原地表潜热通量增加(减少)时,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减少(增加)。(3)将通过0. 1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作为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区(35. 0°~38. 5°N,98°~103. 0°E),以1个标准差为依据,挑选潜热通量高值年和低值年。结果表明,关键区内地表潜热通量在近35 a表现为显著下降的趋势,潜热通量高值年关键区降水增加,潜热通量低值年关键区东北部降水减少,其余地区降水增加,且在南部存在大于60 mm正异常中心;在潜热通量高(低)值年,关键区位势偏低(高),风速偏大(小),关键区南部水汽辐合较弱(强)。通过分析100 hP a南亚高压中心强度与300 hP a温度场,在地表潜热通量异常偏高(低)年,南亚高压强度略低(高),300 hP a暖中心略低(高),且南亚高压初上(撤离)高原较早。
祁艳颜玉倩李金海李金海
关键词:地表潜热通量降水大气环流青藏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