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情况去除喉外固定缝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内容包括:声带创面恢复情况;前联合形态;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最长发音时间(MPT)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结果①术后随访时,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残余复发,3例患者声带前三分之一粘连,其余1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且声带前联合获得良好三角形形态,对比既往5例未放置可吸收胶原膜同分期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声门形态;②术后疼痛评分中17例(89.5%)轻度疼痛,2例(10.5%)中度疼痛,均无重度疼痛;③术后半年黏膜功能稳定后行嗓音功能评估,VHI手术前后(60.63±12.93 vs 19.37±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声学参数MPT手术前后(10.07±1.47 vs 14.4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I手术前后(-1.52±4.20 vs 0.97±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一期置入可吸收胶原膜可预防累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双侧声带粘连,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可促进患者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声带白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1例临床诊断为声带白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37~83岁,平均57.10±11.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喉镜检查,记录声带病变的内镜诊断,术后切除的病变组织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下内镜对声带白斑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91例患者中双侧声带前中部病变62例(68.13%),单侧声带前中部病变29例(31.87%);普通白光内镜诊断良性病变38例,癌前病变38例,恶性病变15例;NBI内镜诊断良性病变33例,癌前病变42例,恶性病变16例。病理检查显示黏膜慢性炎症伴鳞状上皮增生33例(36.26%),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共39例(42.86%),原位癌14例(15.38%),浸润癌5例(5.49%);与病理结果比较,白光模式下内镜诊断准确率为79.12%(72/91),NBI模式下内镜诊断准确率为90.11%(82/91),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浸润癌患者,术前白光模式及NBI模式内镜下均诊断准确。结论 NBI内镜在观察细微病变方面优于白光内镜,有利于提高声带白斑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