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城

作品数:46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动脉
  • 18篇冠状
  • 18篇冠状动脉
  • 15篇旁路移植
  • 14篇动脉旁路
  • 14篇动脉旁路移植
  • 1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2篇动脉旁路移植...
  • 12篇移植术
  • 12篇旁路移植术
  • 11篇内膜
  • 1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0篇室壁
  • 10篇室壁瘤
  • 9篇室性
  • 9篇消融
  • 7篇血管
  • 7篇射频消融
  • 6篇心脏

机构

  • 4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46篇刘长城
  • 35篇顾承雄
  • 13篇于洋
  • 12篇李波
  • 12篇方颖
  • 12篇李海洋
  • 10篇韦华
  • 9篇高铭鑫
  • 8篇宋伟
  • 8篇吴震
  • 7篇李琴
  • 7篇李海涛
  • 6篇薛源
  • 5篇李海明
  • 4篇胡晖
  • 4篇李晖
  • 3篇杨俊峰
  • 3篇黄信生
  • 3篇李京倖
  • 2篇王素珍

传媒

  • 1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1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移植联合二尖瓣手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近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单独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或者联合二尖瓣手术(CABG+MVS)这两种术式对缺血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与缺血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外科处理有关的文献(CABG vs.CABG+MVS),进行Meta分析对比CABG与CABG+MVS的近期病死率及远期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8篇文献入选,8项研究总样本量为1 152,其中CABG组样本量为749,CABG+MVS组样本量为403。CABG组术后随访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残留率明显高于CABG+MVS组(OR=5.58,95%CI:2.59!12.03);两组近期病死率及远期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CI:0.46!1.67)及(OR=0.91,95%CI:0.63!1.33)。结论:CABG+MVS比单独CABG更能改善二尖瓣术后反流,但近期及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粮山顾承雄于洋刘长城
关键词:META分析
外科治疗中度缺血性=尖瓣反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评估左室心外膜折叠二尖瓣微调技术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反流面积4-7cm2者纳入研究。全身麻醉后行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二尖瓣反流面积小于4cm2者入单纯off-pump搭桥组,反流面积4—7cm2者入off-pump搭桥十不停跳左室心外膜折叠二尖瓣微调技术组。术前3天经胸超声心动检查,术中手术操作开始前,结束后经食道超声心劝检查,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经胸超声心功检查。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对比分析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径变化及心功能分级情况,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讨论分析左室心外膜折叠二尖瓣微调技术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意义。同时就心肌再血管化与二尖瓣反流改善有无对应关系进行探计。结果:两组病人30天院内死亡率0,均无再次入院治疗,两组术中搭桥支数、PI值及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自身比较二尖瓣反流面积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左室舒张末径术后各时间点结果均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近期二尖瓣反流明显减轻,联合应用左室心外膜折叠技术反流改善更为显著,且不增加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患者近期额外获益同时未有手术相关风险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肖琳顾承雄黄信生李京悻刘长城乔瑞国
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不停跳冠脉搭桥二尖瓣成形术
无成形环链式二针法二尖瓣成形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2016年
目的 创新性尝试无成形环链式二针法二尖瓣成形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冠心病并发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接受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42~76(60±10)岁。比较术前、出院和随访时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及二尖瓣反流情况。结果 12例均治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均为Ⅰ~Ⅱ级。出院和随访时分别与术前比较NYHA分级、二尖瓣反流程度和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出院时与术前比较,射血分数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与出院时比较,心功能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成形环链式二针法二尖瓣成形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术后早中期心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刘长城顾承雄于洋
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术
FOCUS-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FOCUS-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6月方便选取住院择期接受CABG的患者5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FOCUS-PDCA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教育方案的预后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1.93±0.44)d和(11.51±3.41)d,均低于对照组的(2.12±0.53)和(13.75±4.16);研究组患者出院前6 min最大步行距离为(478.31±28.40)m,大于对照组的(451.23±30.82)m;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冠心病相关知识、感知控制力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分别为(17.72±1.62)分、(30.75±3.13)分和(102.12±18.5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33±1.78)分、(27.19±3.27)分、和(94.15±20.09)分;术后研究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分别9.3%和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和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实施FOCUS-PDCA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心肺耐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控制信念、自我管理水平。
王静杜莹陈秀梅张倩倩熊莹刘长城李海洋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站式与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一站式与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CAS)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行CAS+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站式组18例,同期组14例(CAS优先,1d <间隔时间≤7d)。比较两组30d预后,安全终点:出血事件、输血率和24h引流量;预后终点:30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梗死、死亡)。结果:一站式杂交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间(7 vs.11d,P=0.024);与同期组比较,一站式组患者MACCE事件发生率更低(零vs.21.4%)。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同期组术后输血比例(16.7%vs.42.9%)及24h引流量> 1 000mL比例(11.1%vs.28.6%)均高于一站式组。结论:一站式与同期CAS+OPCABG早期预后相似,但一站式杂交手术存在降低术后输血及MACCE风险趋势。
刘长城薛源王世攀高铭鑫王建涛李海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OX-Maze IV,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我科治疗的23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其他需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同期改良CMIV手术。男性68例、女性167例,评均年龄(51.5±6.7)岁,心房颤动病程中位数4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窦性心律恢复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前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或交界性心律占206例(90.0%),194例(84.7%)恢复左心房功能,平均A波速度(37.6±11.4)cm/s。术后12个月随访,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患者分别占82.7%和80.1%。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且有助于左心房功能恢复。
李晖刘长城李海洋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功能体外循环手术
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包括:针筒(2),其针筒前端用作注射端,其针筒后端设置有针筒尾部端面(5);推杆(6),其中,推杆(6)伸入针筒的一端,连接有柱塞(3);在柱塞(3)与针筒尾部端面(5)之...
刘长城李海洋杜莹李晖方颖
远端吻合口支撑在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将远端吻合口支撑(DAS)技术应用于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观察其对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且后降支细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和OPCABG联合DAS(OPCABG+DAS)组,各50例。术后48 h内,重点观察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水平动态变化。术后6个月及1、2、3年复查冠状动脉CTA,主要终点事件为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15天出院。术后均无心电图证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术后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分别为0.74(0.98)ng/ml、0.92(1.2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正常值上限70倍的患者分别有3例(6%,3/50)、5例(1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术后3年,两组后降支动脉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68.0%(34/50)和85.7%(42/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降支存在粥样硬化性病变(OR=6.513,95%CI:1.279~33.180,P=0.024)、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正常值上限70倍(OR=5.948,95%CI:1.128~31.368,P=0.036)是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DAS(OR=0.222,95%CI:0.069~0.713,P=0.011)是保护因素。结论DAS能够提高细小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率。对于后降支细小且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OPCABG联合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李海涛李京倖黄信生王粮山刘长城顾承雄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质特点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质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左侧开胸小切口冠脉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疾病模型,使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同时在左心室心内膜-心室外膜行基质标测,记录并分析异常电位,定位室速的解剖基质。结果16只实验猪建模6周后10只伴典型室壁瘤形成,7只可诱发室壁瘤相关室速。心内膜和心外膜平均获取的标测点数分别为(319±45)个和(358±52)个。心内膜和心外膜低电压区面积分别为(28.85±4.36) cm^2和(24.26±4.64) cm^2,并且低电压区面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电解剖标测的异常电位大多定位在室壁瘤边缘区。结论室壁瘤相关室速的解剖基质多定位于室壁瘤边缘区,且具有全层心肌分布的三维结构特点。
宋伟刘长城王粮山胡晖于洋顾承雄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壁瘤室性心动过速
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对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IPT)对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金钢砂磨针磨除内膜的方法建立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用随机数表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比Ⅱ组),每组8只。Ⅰ组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采用金刚砂磨针磨除内膜后,行IPT;取对侧颈动脉作为自身对照。术后即刻及2周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价血管狭窄程度。2周后,取两侧颈动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内膜增生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周后,Ⅱ组腔管比(内腔面积/总面积)低于Ⅰ组[(40.57±2.40)%比(52.79±2.01)%,t=8.387,P<0.01],新生内膜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Ⅰ组(0.134±0.020比0.110±0.011,t=2.621,P<0.05),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低于Ⅰ组[(111.300±21.380)cm/s比(168.700±13.640)cm/s,t=4.222,P<0.01],管腔直径高于Ⅰ组(0.852±0.152)mm比(1.167±0.213)mm,t=2.5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T能够抑制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减少有关。
李波王粮山顾承雄刘长城李海涛戴龙圣李琴李海明
关键词:血小板黏附内膜增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