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
1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少杰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孙宪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胡成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药物
1篇
真菌
1篇
真菌药物
1篇
唑类抗真菌药
1篇
唑类抗真菌药...
1篇
唑类药物
1篇
耐受
1篇
耐受机制
1篇
耐药
1篇
耐药性
1篇
菌药
1篇
抗真菌
1篇
抗真菌药
1篇
抗真菌药物
1篇
类药
1篇
类药物
机构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1篇
胡成成
1篇
孙宪昀
1篇
李少杰
1篇
陈曦
传媒
1篇
菌物学报
年份
1篇
2015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机制
被引量:4
2015年
唑类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和农业。唑类药物通过与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Erg11p/Cyp51)结合,抑制麦角甾醇合成,同时导致有毒甾醇积累。真菌可快速在转录水平上对唑类药物胁迫作出响应而导致耐药性,尤其是唑类药物外排泵基因和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农业和临床上绝大多数唑类药物耐药菌株的形成都是由麦角甾醇合成基因和唑类药物外排泵表达的变化或是突变所致。一些转录因子(如Pdr1p、Pdr3p、Upc2p、Yap1p、Tac1p、Mrr1p、CCG‐8)和信号通路(如c AMP途径、PKC‐MAPK途径、HOG MAPK途径、钙调磷酸酶途径)均参与对药物外排泵基因和麦角甾醇合成基因等的调控,影响唑类药物耐药性。针对于这些调控因子设计的抑制剂将有助于提高唑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唑类药物的抑菌机制、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形成的原因、真菌对唑类药物适应性响应机理,并对未来此领域的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胡成成
孙宪昀
陈曦
李少杰
关键词:
唑类药物
耐药性
真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