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华

作品数:230 被引量:1,261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电子电信
  • 8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艺术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7篇图像
  • 37篇计算机
  • 22篇计算机视觉
  • 18篇人工智能
  • 15篇图像处理
  • 14篇思维
  • 13篇可能性构造空...
  • 12篇结构光
  • 12篇彩色图像
  • 11篇遗传算法
  • 11篇创造性思维
  • 10篇扫描仪
  • 9篇自适应
  • 9篇可能性构造空...
  • 8篇定标
  • 8篇噪声
  • 7篇摄像机
  • 7篇自适
  • 7篇网格
  • 6篇专家系统

机构

  • 16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7篇华中理工大学
  • 10篇湖北工业大学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科技学院
  • 2篇武汉市公安局
  • 2篇福州第三中学
  • 2篇图像信息处理...
  • 2篇图像信息处理...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30篇李德华
  • 26篇王祖喜
  • 24篇胡汉平
  • 17篇周焰
  • 17篇关景火
  • 14篇金良海
  • 11篇陈振羽
  • 10篇杨捷
  • 10篇熊才权
  • 8篇雷海军
  • 8篇熊联欢
  • 8篇蔡涛
  • 8篇胡汉平
  • 8篇胡东红
  • 8篇薛雷
  • 7篇朱洲
  • 7篇潘莹
  • 7篇孙贤斌
  • 6篇金刚
  • 6篇李泽宇

传媒

  • 32篇计算机与数字...
  • 29篇计算机工程与...
  • 25篇华中理工大学...
  • 1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计算机工程
  • 7篇模式识别与人...
  • 6篇计算机应用研...
  • 5篇光学精密工程
  • 5篇仪器仪表用户
  • 4篇中国图象图形...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图象图形...
  • 3篇有线电视技术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电子技术应用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数学物理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15篇2008
  • 33篇2007
  • 9篇2006
  • 15篇2005
  • 24篇2004
  • 15篇2003
  • 12篇2002
  • 7篇2001
  • 14篇2000
  • 15篇1999
  • 14篇1998
  • 3篇1997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体理性约束的Agent协作强化学习被引量:1
2010年
将多Agent协作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个的阶段博弈,针对博弈中存在多个均衡解的问题,提出一种集体理性约束下的多Agent协作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使得系统中的每个Agent均按照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集体理性原则进行行为选择,从而解决均衡解一致问题,同时使得集体长期回报值最大化,加快了学习速度。在集体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各Agent对整体任务求解的贡献度,解决信度分配问题。追捕问题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吴士泓李德华潘莹
关键词:多AGENT系统
自适应菱形块图像编码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文中根据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特性 ,采用现有人类视觉系统模型及研究结果和一系列独立于自然图像统计特性及与人类视神经元相关的特性 ,把图像分成菱形块。并考虑图像的观察者———人眼的时 -空频率具有各向异性 ,根据韦伯定理设计一个滤波器 ,把图像块分成三个区域 ,运用改进的自适应矢量量化神经网络 (MSOFM )来训练各分类块并编制码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重构图像的“块效应”明显得到改善。
黄忠保王祖喜彭嘉雄李德华
关键词:神经网络图像编码
高精度图像采集系统的运动误差分析及矫正
2004年
为了提高图像采集系统的精度 ,研究了设备运动时平移式图像系统可能产生的误差 ,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准确静止定标的矫正方法。
杜长江李德华薛雷余帆何伟
关键词:定标摄像机参数
从点云到表面的建模问题综述被引量:9
2004年
将三维扫描仪测量得到的点云转换成一个实际的 3D(三维 )多边形模型 ,以满足高级建模和可视化的需要。为此提到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法。现在的激光三维扫描仪可以为许多应用领域提供一个标准的输入数据源 ,可以包含几百万个数据点集。因此 ,从非组织点云来产生物体的高质量多边形网格就成为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对不同的 3D形状表面重建的技术进行研究以后 ,提供了把一个非组织的点云转换为一个稳定的多边形模型的全过程。描述了一些三角化算法和建模方法。
陆济湘李德华
关键词:网格可视化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提出了适用于红外序列图像小目标检测的二步骤计算模型和算法.该算法处理的第一阶段通过对象的显著性计算,快速提取潜在目标的集合,在第二阶段对这个集合进行更为细致的识别,剔除伪目标,检测出真实目标.这种方法在没有牺牲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改善了运算复杂度,为实现有限条件下系统的实时处理提供了基础.
姚迅李德华黄飞石永辉
关键词: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
基于ARM的嵌入式家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室内无线视频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的主要构成模块包括:主控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三模块。该系统通过将删改过的linux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移植到ARM芯片中来完成主控芯片对各硬件系统的支持。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合理、有效能够较好的达到设计目的和要求。
苑东朝李德华
关键词:ARM嵌入式系统无线视频监控LINUX3G
利用肤色分割和对称变换实现鲁棒人脸特征定位
2007年
提出一种将肤色分割与灰度图像对称变换相结合的有效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为降低背景和人脸姿态的影响,在传统人脸肤色分割基础上,利用Blob分析及椭圆拟和方法判断并剔除无效区域,并将待选人脸区域初步校正为竖直;直接利用色度信息在待选人脸区域中分割并检测嘴唇;接着,采用灰度图像的对称变换检测双眼的待选位置;以嘴唇和待选双眼的位置为依据,提出了基于人脸几何模型知识的双眼匹配代价函数并利用组合优化方法检测真实双眼;最后,对人脸上其它器官的进行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头发遮挡、大倾斜角以及眼镜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蔡涛徐国华李德华
关键词:人脸检测人脸特征定位肤色分割
非标定图像的最优匹配方法被引量:6
2004年
该文将特征匹配和极线几何(epipolargeometry)估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种基于组合优化的非标定图像鲁棒匹配方法。通过灰度互相关计算得到初始候选匹配,然后使用该文提出的全局极线约束和局部视差约束代价函数,利用确定性退火方法同时估计匹配关系和基础矩阵。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得到接近全局最优的匹配结果。
蔡涛李德华关景火
关键词:图像匹配确定性退火组合优化极线几何基础矩阵
基于相关匹配及自适应模板更新的目标跟踪新方法被引量:20
2007年
传统的相关匹配算法在背景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跟踪到目标,但实际获得的图像存在变形、噪声、遮挡等问题,并且也很难获得比较好的跟踪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MCD相关匹配算法和多帧累积的模板更新策略,并对实际图像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图像存在变形、噪声、遮挡时也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跟踪效果。
黄飞李德华姚迅
关键词:MCD
基于兵棋的测试系统以及观察规则测试实现
2016年
测试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完整项目的核心部分,没有合理的测试是无法保障研究项目的实用性,好比一个好的想法,但是实施起来不好。而在大多数的企业中也将测试单独的作为一个部分,可见测试的重要作用。论文以测试为核心,提出了基于兵棋的测试系统,完全以温和兵棋开发做出测试理论框架的搭建,并且就兵棋中观察规则做了详细测试,以及测试分析,到最后修改实例,并成功应用。验证了测试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胡小龙李德华
关键词:兵棋推演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