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凡

作品数:1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生物力学
  • 6篇重力环境
  • 4篇生物力学模型
  • 4篇失重飞机
  • 4篇失重环境
  • 4篇视觉感知
  • 4篇视觉感知特性
  • 4篇感知
  • 3篇力矩
  • 3篇工效学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处理
  • 2篇信号处理算法
  • 2篇上肢
  • 2篇实时成像
  • 2篇实验室环境
  • 2篇数字信号
  • 2篇数字信号处理
  • 2篇数字信号处理...
  • 2篇阻抗图

机构

  • 19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19篇李凡
  • 14篇王春慧
  • 13篇王政
  • 9篇黄守鹏
  • 7篇宋晋忠
  • 5篇李昊
  • 4篇严曲
  • 4篇王晓东
  • 3篇陈善广
  • 3篇李昊
  • 3篇余新明
  • 2篇田雨
  • 2篇许志
  • 2篇郭建平
  • 2篇宫国强
  • 2篇张煜
  • 1篇陈文娟
  • 1篇刘红菊
  • 1篇刘钢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载人航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监测肌肉疲劳度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肌肉疲劳度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电极模块、采集模块、调理模块、阻抗测量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模块,其中所述电极模块和采集模块、调理模块、阻抗测量模块依次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采集模块、...
李凡李楠王春慧林酩涞李昊
文献传递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上肢负荷强度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作业人员上肢负荷强度评估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于2015年3月,选取15名受试者完成3种外力载荷的上提操作测试,采集作业人员操作姿态、操作力与主观负荷强度评价数据.建立上提操作生物力学模型,以操作姿态与操作力为输入,仿真输出肩、肘、腕的关节力矩,并根据各关节最大关节力矩对仿真结果进行归一化,得到相对关节力矩.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以肩、肘、腕相对关节力矩为指标的上肢负荷强度评估模型.将该模型评估结果与试验采集的作业人员主观负荷强度评价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肩关节在上肢负荷影响因素中占有较大权重(0.56),肘关节和腕关节的权重较小(0.27和0.1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模型输出的上肢负荷强度与试验采集的作业人员主观负荷强度呈正相关(r=0.863,P〈0.05),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P〉0.05).结论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上肢负荷强度评估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作业人员上肢负荷状况.
李昊李凡严曲王政王春慧
关键词:生物力学层次分析法
45天-6°头低位卧床实验中下肢肌肉力量和MMP-2的关系
航天员功能良好的骨骼肌肉系统是成功的、长期载人空间飞行不可或缺的保证。尽管有研究表明长期空间飞行会导致航天员骨骼肌质量减少,力量下降和疲劳增加,但是对长期失重状态下的下肢骨骼肌功能改变程度和内在机制仍然有待更深入研究。头...
黄轻飏谈诚刘红菊曹毅赵琦张鹏李凡陈文娟王政王春慧陈善广陈晓萍
关键词:卧床实验MMP-2
一种失重飞机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重飞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人体操作运动特性测试支架及设备平台、跑台、视觉感知特性测试系统和生物节律影响测试平台;本发明可获取失重飞行状态下人进行推、拉、双臂旋转操作时的绩效数据,支撑失重环境下生物力学模...
王春慧李凡宋晋忠王政黄守鹏
一种适用于变重力环境的计算机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认知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变重力环境的计算机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包括:带内置摄像头(9)和认知测试软件的笔记本电脑(2),手柄(4),连接笔记本电脑(2)和手柄(4)的第一USB...
田雨王春慧陈善广李凡王政黄守鹏
可用于航天员在轨心电信号采集的织物电极技术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我国未来载人航天任务需求,开展可用于航天员长期在轨心电信号采集的织物电极技术分析。首先,对传统Ag/Ag Cl胶状电极在长期心电监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次,介绍了干电极的概念、种类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干电极的技术特点。再次,结合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特点,对不同类型干电极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得出织物电极是一种适合航天员长期在轨监测的心电传感器的结论,它具有舒适性、可穿戴性、可水洗性、稳定性、易集成性等显著特点。最后,针对织物电极技术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宋晋忠严洪许志李凡余新明
关键词:航天员心电
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关节运动疲劳模型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工效学、生物力学、人体运动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关节运动疲劳模型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关节运动疲劳模型,其特征是:它根据关节肌群运动状态分为活动态模型和休息态模型,...
李昊王政王春慧李凡黄守鹏严曲王晓东
文献传递
人服系统上肢交互生物力学仿真模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建立人-舱外服上肢交互生物力学仿真模型计算穿着舱外服后航天员上肢关节力矩和肌肉力,满足出舱活动风险评估的需求。方法分别建立舱外服手臂的刚体运动学模型和关节阻尼力矩迟滞模型以描述舱外服关节的运动和力学特性。通过对舱外航天服肘部和人体肘部位置进行约束实现人体和舱外服手臂之间的运动学耦合,利用虚拟反作用力元实现两者之间的动力学耦合,在反向运动生物力学架构下建立一体化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宇航员穿着加压、未加压舱外服和不穿着舱外服3种工况下肘弯曲/伸展进行仿真案例分析。结果3种工况下肱二头肌的预测肌肉激活和积分肌电的相关性分别为0.86、0.71、0.65,肱三头肌对应的相关性分别为0.75、0.61、0.60,采用预测肌肉激活和积分肌电的一致性定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舱外服肘关节阻尼力矩与人体肘关节肌肉承受力矩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论该人服系统上肢交互生物力学仿真模型能有效计算航天员穿着舱外服后的上肢关节力矩和肌肉力,且仿真结果和实验表明,加压后舱外服关节阻尼力矩造成较大的人体关节力矩和肌肉负荷,为航天员出舱活动中的体力负荷和骨肌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学支撑。
王晓东王春慧王政李昊李凡
关键词:宇航员出舱活动上肢生物力学
一种失重飞机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重飞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人体操作运动特性测试支架及设备平台、跑台、视觉感知特性测试系统和生物节律影响测试平台;本发明可获取失重飞行状态下人进行推、拉、双臂旋转操作时的绩效数据,支撑失重环境下生物力学模...
王春慧李凡宋晋忠王政黄守鹏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变重力环境的计算机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认知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变重力环境的计算机自主认知测试装置,包括:带内置摄像头(9)和认知测试软件的笔记本电脑(2),手柄(4),连接笔记本电脑(2)和手柄(4)的第一USB...
田雨王春慧陈善广李凡王政黄守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