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入
  • 2篇置入后
  • 2篇切口
  • 2篇下肢
  • 2篇锚钉
  • 2篇假体
  • 1篇悬吊
  • 1篇悬吊固定
  • 1篇悬吊系统
  • 1篇眼角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细胞
  • 1篇脂肪注射
  • 1篇脂肪注射移植
  • 1篇软骨
  • 1篇上睑
  • 1篇上睑皮肤
  • 1篇上睑皮肤松弛
  • 1篇上睑松弛
  • 1篇排异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晋光
  • 3篇王江宁
  • 2篇庄洪兴
  • 2篇何乐人
  • 2篇王淑杰
  • 2篇张立彬
  • 2篇高磊
  • 2篇高岩
  • 2篇丁路
  • 2篇付潇潇
  • 1篇范金才
  • 1篇杨庆华
  • 1篇陈玉刚
  • 1篇韩娟
  • 1篇刘立强
  • 1篇张卓男
  • 1篇甘承
  • 1篇蒋海越
  • 1篇王德成
  • 1篇范金财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眉下切口切改眉形及矫正上睑松弛90例被引量:5
2010年
面部老化状态中,眶周的衰老改变最早出现,主要表现在眉下垂、上睑皮肤松驰、外眼角下垂、鱼尾纹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大,上睑皮肤松弛下垂,甚至遮盖部分睑裂。由于眉毛在面部容貌中的重要地位,切改眉形术是协调面部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至2010年,我们使用眉下切口重塑眉形、改善上睑松弛、减轻鱼尾纹,
张晋光何乐人庄洪兴蒋海越杨庆华王淑杰韩娟王江宁
关键词:上睑松弛眉下切口眉形上睑皮肤松弛面部老化
人体组织扩张器非感染性并发症相关细菌学分析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人体应用组织扩张器出现非感染性并发症时诱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临床连续应用组织扩张术进行创伤治疗的33例患者的53枚人体组织扩张器分为两组:非感染性并发症组(包括:注射壶外置、扩张囊外露、扩张皮肤破溃、血肿、扩张器渗漏)和无并发症组。所有扩张器在第二次手术取出过程中分别留取扩张器包膜囊壁试子标本,并分别进行临床常规细菌学培养,对该培养阴性结果者,再转移于肉汤管内进行增菌培养以提高培养细菌的检出率。如细菌检出结果呈阳性者同时进行常规药敏实验。其结果应用SPSS软件进行Fisher统计学处理。结果:非感染并发症组细菌检出率为45.45%,1例出现临床感染症状(9.09%)。无并发症组细菌检出率为14.29%,无临床感染症状发生。非感染并发症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检出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去甲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呋喃妥因敏感。结论:人体组织扩张器出现非感染性并发症时能明显增加该扩张器感染的几率。建议临床除有针对性地处理原发并发症外,还应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范金财张卓男陈玉刚张晋光刘立强田佳甘承
关键词:扩张器并发症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7年
张晋光范金才
关键词:脂肪注射移植自体脂肪组织细胞脂肪细胞排异反应
带锚钉悬吊系统人工肌肉假体置入后的下肢增粗
2011年
背景:假体置入已成为下肢增粗的一个治疗方法,但是置入的假体由于运动和重力原因,发生撕裂、移位的可能性很大,假体置入肢体增粗尚需完善。目的:回顾性分析假体置入隆臀、下肢增粗1例。方法:39岁男性患者,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左下肢肌肉萎缩来院要求假体置入治疗。采用自行设计带MitekGⅡ锚钉悬吊系统的人工肌肉假体置入进行下肢增粗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经假体置入后,不仅双下肢不对称得到基本纠正,而且锚钉悬吊系统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假体移位的问题。
王江宁王德成丁路张晋光高磊张立彬高岩付潇潇
关键词:假体锚钉悬吊固定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带锚钉悬吊系统人工肌肉假体置入后的下肢增粗
:假体置入已成为下肢增粗的一个治疗方法,但是置入的假体由于运动和重力原因,发生撕裂、移位的可能性很大,假体置入肢体增粗尚需完善.回顾性分析假体置入隆臀、下肢增粗1例.方法:39岁男性患者,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左下肢肌肉萎...
王江宁王德成丁路张晋光高磊张立彬高岩付潇潇
关键词:假体置入
耳上弧形切口软骨反卷法隐耳畸形矫正术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过耳上弧形切口进行耳廓上部软骨松解及软骨耳轮部反卷法进行隐耳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隐耳畸形矫正的重点一直都是松解耳廓上部软骨,封闭创面,形成颅耳沟。但是不管是经典的术式,还是后来的新发展,都是针对颅耳沟的形成及创面的封闭的。这些术式所获得的效果都仍然存在耳廓上部的尖角问题。我们在进行此类畸形的矫正时,将耳廓上部软骨的蜷缩粘连彻底松解后,又将其与耳前皮肤的粘连做适当的剥离,并将耳软骨边缘向后反卷形成细管状,这样一般都能纠正耳廓上部的尖角畸形。然后再将弧形皮瓣向后覆盖新形成的耳轮,耳背部的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这种方法为12例(15耳)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即时效果满意,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3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耳上弧形切口软骨反卷法是对传统的隐耳畸形矫正术式的重要补充,值得推广。
何乐人张晋光王淑杰庄洪兴
关键词:弧形切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