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双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泥沙
  • 9篇推移质
  • 8篇均匀沙
  • 6篇输沙
  • 6篇推移质输沙
  • 6篇起动概率
  • 6篇相对暴露度
  • 5篇起动流速
  • 4篇输沙率
  • 4篇推移质输沙率
  • 3篇泥沙起动
  • 2篇散粒体
  • 2篇输移
  • 2篇泥沙颗粒
  • 2篇泥沙输移
  • 2篇起动
  • 2篇黏性
  • 2篇斜坡
  • 2篇非均匀沙
  • 2篇床面

机构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内江职业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济南市水利建...

作者

  • 21篇周双
  • 20篇张根广
  • 4篇邢茹
  • 2篇梁宗祥
  • 2篇李林林
  • 1篇黄勇
  • 1篇高翔
  • 1篇谢飞
  • 1篇王新雷

传媒

  • 12篇泥沙研究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体泥沙暴露度分布规律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将泥沙颗粒简化为三维球体,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泥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相对暴露度Δ'的取值范围为[0.091 8,0.5],暴露角θ的取值范围为[35.26°,90°]。在滚动起动模式条件下,将三维泥沙暴露度计算结果应用到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中,引入泥沙起动概率及中动起动标准,得到了相应起动标准的起动流速公式。通过河流实测流速资料及水槽试验资料验证表明,本文公式与实测数据符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可应用于计算实际河道中泥沙起动流速。
李林林张根广周双
关键词:起动概率
负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对于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大多是在平坡上进行的,斜坡上的泥沙起动也主要考虑正坡的存在对起动流速的影响,对负坡上泥沙起动流速问题的研究则很少见。本文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从相对暴露度角度出发,建立了负坡上的泥沙起动模型,在此模型上采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推导方法,以滚动起动模式为起动方式,并以相对暴露角为基础,通过将其引入到负坡泥沙起动流速公式中,得到了负坡上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在理论上对泥沙起动问题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周双谢飞李福育黄勇
关键词:起动流速
基于颗粒跃移运动的推移质输沙率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跃移颗粒撞击床面颗粒的过程进行了观测.通过求解跃移颗粒与床面颗粒的撞击模型,确定了速度恢复系数.纵向速度恢复系数主要由撞击面角度决定;垂向速度恢复系数主要由入射角度决定.通过求解跃移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颗粒碰撞影响的平均跃移高度、跃移速度计算式.基于平均颗粒浓度与有效水流强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经与水槽试验数据、天然河流实测数据的比较,本文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可以用于输沙率的预测.
周双张根广刘余王愉乐
关键词:推移质输沙率
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无黏性均匀泥沙起动流速公式被引量:19
2016年
基于白玉川提出的床面均匀无黏性泥沙双向相对暴露度、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与纵向相对暴露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当颗粒雷诺数较大时(大于15 700),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仅受相对暴露度影响,且幅值变化较小.CD取值在1~1.22,平均值为1.11;CL取值在0.72~0.99,均值0.86.将拖曳力系数和上举力系数引用到泥沙起动流速公式的研究中,推导出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散粒体泥沙起动底部作用流速公式及垂线平均流速公式,通过与现有的天然河道、室内水槽试验得到的泥沙起动流速资料及现有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比较可知,本文公式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较现有的泥沙起动公式计算精度更高.
张根广周双邢茹梁宗祥
关键词:相对暴露度起动流速
球体状泥沙纵向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被引量:2
2019年
泥沙颗粒相对暴露度反映了泥沙在床面上的相对位置,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泥沙颗粒受力大小及滚动起动力臂大小,还可以间接改变颗粒周围水流结构,进一步影响颗粒受力大小及滚动起动力臂大小。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均匀球体泥沙绝对纵向暴露度,分析计算了纵向相对暴露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相对暴露度可分解为x和y两个独立分量,其对应的取值区间分别为1~4.5和-1.5~1.5,且分量概率密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纵向相对暴露度取值区间介于3.5×3的方形面域,区域内各点的概率密度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对纵向相对暴露度的指数分布与正态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形式更适用于描述纵向相对暴露度的概率分布,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
周双张根广
关键词:均匀沙
泥沙起动标准和起动参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滚动起动模式,基于颗粒位置随机性和水流脉动特性,提出全概率泥沙起动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一个基于全概率理论的起动流速公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公式的适用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一起动状态下,起动颗粒数、起动流速、起动切应力、输沙率与起动概率等起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周双张根广王愉乐
关键词:起动流速切应力推移质运动
均匀泥沙相对暴露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以杨奉广建立的相对暴露度概念为基础,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均匀玻璃球的暴露角和河卵石的绝对暴露度,分析计算了其相对暴露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玻璃球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介于0~0.5之间,暴露角呈正态分布,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资料对暴露角正态分布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通过暴露角和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转换,给出了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河卵石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也介于0~0.5之间,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与本文公式的分布曲线不完全重合,说明河卵石复杂外形、粒径和形心的不同对其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影响较大。
周双张根广王新雷邢茹
关键词:均匀沙相对暴露度
均匀无黏性单颗粒泥沙起动切应力的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泥沙起动切应力的变化规律,引出隐蔽角的概念。结合前人提出的暴露角概念,考虑了泥沙颗粒与其上、下游支撑颗粒的相对位置对泥沙颗粒起动的影响,推导出新的泥沙起动无因次起动切应力公式;得出了无因次临界起动切应力随泥沙颗粒位置及起动标准的变化关系,重新确定了泥沙颗粒起动最难和最易时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了单颗粒泥沙在弱动、中动及普动标准下的起动切应力变化范围分别为1. 16×10^-4~0. 039 4、1. 69×10^-4~0. 057 8及2. 58×10^-4~0. 088 1。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比,得到的成果涵盖了大部分学者的取值范围。
王愉乐张根广周双孟仑
斜坡上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获得理论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及力学分析方法,借鉴Engelund推移质输沙率模型,研究了斜坡上推移质输沙率问题。在分析斜坡上泥沙颗粒受力的基础上,考虑了水流近底作用流速的随机性及床面上泥沙颗粒分布的随机性,推导出了斜坡上泥沙起动概率;探讨改进了单位床面上泥沙颗粒数和推移质运动速度的计算式,得到了文中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采用不同坡度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并与其他经典公式计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文中公式都有较好的适用性,且精度较高。
王愉乐张根广周双程烨李林林
关键词:推移质输沙率起动概率
床面均匀沙拖曳力及上举力系数的确定被引量:6
2016年
床面泥沙颗粒由于其相对暴露度及外形的不同,即使在同样水流条件下,颗粒附近的水流结构也不相同,进而影响到颗粒的受力不同,主要表现在颗粒拖曳力系数和上举力系数的不同。在白玉川提出的双向相对暴露度概念及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与纵向相对暴露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拖曳力系数介于1.00~1.22区间的概率大于92%,平均值为1.11;拖曳力系数与上举力系数比值平均值随沙粒雷诺数变化而变化,但在颗粒雷诺数大于25 000时,拖曳力系数与上举力系数比值平均值趋于常数1.28。将拖曳力系数和上举力系数引用到泥沙起动底流速公式中,得到了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起动流速公式与实则资料吻合良好,间接地验证了提出的推移力系数值及上举力系数值是正确的。
周双张根广邢茹高翔
关键词:相对暴露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