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奇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等离子体
  • 4篇低温等离子体
  • 3篇脱除
  • 3篇子体
  • 2篇氮氧化物
  • 2篇等离子体处理
  • 2篇等离子体发生...
  • 2篇等离子体反应...
  • 2篇等离子体技术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介质
  • 2篇降解
  • 2篇降解反应
  • 2篇反应器
  • 2篇NO
  • 1篇低能耗
  • 1篇电介质
  • 1篇电离
  • 1篇有机物

机构

  • 9篇南京航空航天...
  • 8篇武汉科技学院
  • 6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2篇余奇
  • 10篇余刚
  • 5篇徐益谦
  • 4篇顾炼全
  • 4篇顾璠
  • 4篇顾宁
  • 2篇翟晓东
  • 1篇叶丹
  • 1篇曾克思
  • 1篇蒋彦龙
  • 1篇郑万兵
  • 1篇张振伟
  • 1篇余刚
  • 1篇张昌
  • 1篇余刚
  • 1篇蒋彦龙

传媒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动力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脱硝与等离子体催化联合脱硝的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 催化联合脱硝(以下简称联合脱硝)与单纯等离子体脱硝的区别,以及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提供指导,建立了联合脱硝实验系统,通过催化剂颗粒的装和卸,利用实验对比研究了单纯等离子体脱硝和联合脱硝特性。结果表明:联合脱硝是比单纯等离子体脱硝有更高脱硝率的脱硝新方法;分子筛Cu ZSM 5是一种很有效的催化剂型式,它能促进NO的脱除;联合脱硝应该选择较低的反应温度,升高温度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抑制了等离子体的作用;水蒸气和O2在联合脱硝中可以促进NO的等离子体氧化脱除。
余刚余奇翟晓东顾璠徐益谦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联合脱除低温等离子体
低能耗非热等离子体NO还原特性被引量:1
2005年
分别建立了新型低能耗 N2 -NO系统的单电极尖端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非热等离子体 NO还原实验系统 ,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极极间电压 V和尖端距离 lg 以及 Al2 O3,Ca O,Mg O,玻璃等不同介质阻挡对活性 N原子产生及 NO还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NO还原率随尖端距离 lg 的增大而先增后减 ,随极间电压 Vm 和气体停留时间 t的增大而增大 ,尖端距离 lg 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 Eg 和气流停留时间 t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 lg 变化的消长规律。不同阻挡介质所形成的气体放电的电场强度不同 ,提供给活性粒子的能量也不同 ,从而对 NO还原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单电极尖端放电 NO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 NO还原有指导作用。
余刚余奇蒋彦龙徐益谦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介质
脉冲放电NO脱除过程模拟被引量:7
2008年
建立了数学模型,把所考虑的NO/N2/O2/H2O脉冲放电体系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归结为各物种浓度的刚性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来求解,计算方法选用Rosenbrock法,得到了物种浓度随停留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和氧化在其脱除过程中同时共存,当NO,N2,O2,H2O和CO2的体积浓度分别为200×10-6,80%,5%,6%和9%时,NO氧化所占的比例比NO还原的大很多;脉冲频率增大导致NO还原率和氧化率均增大;H2O浓度增大导致HNO3浓度增大,表明NO氧化所占的比例随H2O浓度增大而增大。
余奇曾克思张振伟余刚
关键词:脉冲放电
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_x还原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x还原试验系统,得到了对实际多电极放电等离子体NOx脱除有指导意义的还原特性.在建立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还原试验系统的基础上,以电极极间电压表征电场物理特性,尖端距离表征电极几何特性,得到了电场物理特性及电极几何特性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脱硝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脱硝率随尖端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和气流停留时间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变化的消长规律.
余刚余奇叶丹顾璠徐益谦
关键词:等离子体
室内空气动态净化方法的发展被引量:3
2010年
文章将室内空气动态净化方法划分为四代,在对前三代方法进行较全面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它们没有将室内人员(人)、空气动态净化部件(机)和室内外环境(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也就是说,传统的空气动态净化方法是脱离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方法,必然存在顾此失彼的弊端,最终不能达到对室内空气进行最优净化的目的。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观点来指导室内空气动态净化方法的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设计的动态净化方法属于第四代空气动态净化方法。PCOP(P lasm a-Catalytic Oxidation-Purifying PhotoP lasm a)空气动态净化系统是一种第四代空气动态净化方法。
余奇余刚郑万兵张昌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本发明属于气体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的由进气口1、等离子体反应器2、脉冲电源3和出气口4组成。给脉冲电源3通电,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进气口1进入高频高...
余刚顾宁余奇顾炼全
文献传递
一种处理微生物污染物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和食品保质领域,提供一种能够能克服传统技术缺点的微生物污染物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该技术由进气口1、等离子体反应器2、脉冲电源3和出气口4组成。将含有微生物(病毒或细菌)的空气或食品置于等离子体发生器...
余刚顾宁余奇顾炼全
文献传递
铜分子筛协同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填充有催化剂颗粒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来脱除氮氧化物(NOx)是一种高脱硝率、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研究其脱除特性对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非常重要.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协同脱除NO的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Cu分子筛、等离子体的作用与O2、温度、水蒸气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u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它对NO的等离子体脱除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Cu分子筛能够促进NO的等离子体氧化脱除;温度对Cu分子筛和等离子体所起的作用相反;Cu分子筛能够促进水蒸气的等离子体化,提高脱硝率.
余刚余奇翟晓东顾璠徐益谦
关键词:协同脱除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剂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业废气中H<Sub>2</Sub>S和C<Sub>2</Sub>S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处理有害气体的方法,它是能够将工业废气中的H<Sub>2</Sub>S和CS<Sub>2</Sub>转化为无臭低毒气体的低温等离子体法。在高脉冲重复频率、低峰值电压的脉冲电源作用下,阻挡介质放电等离子体反应...
余刚顾宁余奇顾炼全
文献传递
等离子体-射流曝气耦合自来水消毒杀菌设备
本发明属于一种自来水净化设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给自来水消毒杀菌,又能促进口腔消毒杀菌和伤口愈合的高效、简便、实用的设备。设备中水管1的进出口直径与自来水管道直径相同,能够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当用户打开水龙头时,由于...
余刚顾宁余奇顾炼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