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亚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活性
  • 2篇活性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表面处理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酸蚀
  • 1篇氢氟酸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化
  • 1篇溅射
  • 1篇
  • 1篇HF
  • 1篇磁控
  • 1篇磁控溅射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齐亚平
  • 1篇李艳荣
  • 1篇赵云转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氢氟酸酸蚀形成的两种不同微/纳米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纯钛样品经12.5 g/L氢氟酸(HF)酸蚀处理不同时间后形成的两种不同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纯钛钛片平均分为3组:A组抛光处理;B组12.5 g/L HF酸蚀1 min;C组12.5 g/L HF酸蚀15 min。X射线能谱仪分析(EDS)其表面化学成分;亲水性试验测量样品表面的接触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评价BMMSCs在样品表面的早期黏附;SEM观察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及黏附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测定ALP活性。结果:酸蚀后的两组样品都可形成微/纳米级表面形貌且载入氟元素;酸蚀后的表面接触角明显小于抛光组,且C组小于B组;酸蚀后的纯钛样品表面能够促进BMMSCs的黏附、增殖和ALP活性,且C组优于B组。结论:HF酸蚀使纯钛表面构建了不同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载入了氟元素,可促进BMMSCs在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
申明明李艳荣齐亚平付亁秦东泽梁建飞赵云转
关键词:酸蚀表面处理生物活性
微/纳米化载锶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微/纳米化载锶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纯钛片分为3组,A组:光滑组(未经任何处理,n=24);B组:氢氟酸(HF)酸蚀组(n=24);C组:HF酸蚀+磁控溅射组(n=27)。SEM观察钛片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EDS)分析其表面元素含量;表面接触角检测钛片表面亲水性;离子释放试验检测C组的锶离子释放情况。在3组钛片表面分别接种BMMSCs,观察BMMSCs早期粘附能力;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LP活性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3组钛片经不同方法处理后,B组形成微米级表面形貌;C组形成微/纳米表面形貌,并载入了锶元素,且锶元素可以离子形式释放;B、C组的亲水性、细胞粘附及增殖能力均高于A组,且B组高于C组;C组表面细胞的ALP活性显著高于B组。结论:微/纳米化载锶涂层有助于促进BM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
付亁李永锋程兵坤梁建飞秦东泽许珊珊齐亚平牛强孔亮
关键词:表面处理磁控溅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