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朕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丘陵
  • 3篇丘陵区
  • 3篇川中丘陵
  • 3篇川中丘陵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干旱
  • 1篇云模型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湿润指数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节水型社会
  • 1篇后评
  • 1篇后评价
  • 1篇后评价研究
  • 1篇干湿变化
  • 1篇DFA
  • 1篇MANN-K...
  • 1篇层次分析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梁川
  • 5篇王朕
  • 2篇景楠
  • 1篇詹存
  • 1篇张彦南
  • 1篇杨瑞祥
  • 1篇赵鹏

传媒

  • 2篇人民长江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沙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节水型社会建设后评价在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长沙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结合改进的逻辑框架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其效果进行后评价,评价结果为:试点建设基本实现了目标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得分为85.10分,达到了良好水平。对长沙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后评价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而且经过3 a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长沙市的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和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也已基本建立,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技术基本完善。然而,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继续进行深化建设。
杨瑞祥梁川王朕景楠聂闻天舒
关键词:后评价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节水型社会
基于云模型和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川中丘陵区8个典型站点1960—2011年逐月气象资料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并引入云模型,在年、季时间尺度上分析该研究区的干旱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994年为突变年,干旱开始呈持续加重趋势,干旱强度的时间分布较均匀且稳定;冬季干旱最严重,春季次之,冬季干旱强度的时间分布最均匀也最稳定;夏季和秋季不干旱,但夏季干旱强度的时间分布最不稳定,秋季干旱强度的时间分布最离散,且干旱呈显著加重趋势。除冬季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比时间分布的离散外,其余时段都比时间分布均匀,但稳定性比时间分布的小。因此,川中丘陵区主要为季节性干旱,特别应在冬季做好防旱减灾工作。
龙贻东梁川景楠王朕
关键词:云模型干旱川中丘陵区
青藏高原江河源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青藏高原江河源区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SPEI,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长江源区1969年后SSPEI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发生突变,黄河源区不同年代变化趋势不同,但整体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无突变发生;季节变化上,对研究区影响较大的中旱和重旱集中在5~6月,湿润化趋势和干旱化趋势主要出现在长江源区夏季和黄河源区秋季,春季均无明显趋势;区内夏季SSPEI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有较好的持续性,春秋两季恰好相反,更多体现了反持续性。趋势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发现,整体上长江源降水增多和风速减小是其湿润化的主要原因,黄河源平均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是其干旱化的主要原因。
王朕梁川张彦南
关键词:干湿变化影响因素
川中丘陵区地表干湿长程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川中丘陵区干湿动态动力学机制,提供旱涝预测的理论依据,根据川中丘陵区8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构建出湿润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对逐月、分季节、极端干湿湿润指数序列进行长程相关性分析,并探讨了影响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除南充、遂宁外,其余地区逐月湿润指数变化长程相关,并非完全随机;分季节与极端干湿湿润指数序列均具有明显强于逐月湿润指数序列的长程相关性。此外,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特征,以夏季最强,秋、冬两季次之,春季最弱,对于极端气候而言,极端湿润长程相关性强于极端干旱。降水变化是川中丘陵区干湿变化长程相关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季节性旱涝规律及水气输送特征应为研究区旱涝预测的研究重点。
王朕梁川赵鹏詹存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湿润指数影响因素
基于SPEI的川中丘陵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川中丘陵区11个气象站点1958~2010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采用Mann-Kendall检验、线性趋势法分析干旱趋势,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干旱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川中丘陵区近53 a来整体上呈干旱化趋势;秋旱趋势加重,夏旱趋势减弱,春旱和冬旱趋势不明显;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区域年度干旱强度多为中旱,高发区为区域中部;冬旱最为频繁,夏旱次之,秋旱和春旱最小;冬旱和夏旱高发区均位于区域北部,南部干旱频率相对较小,冬旱以轻旱为主,夏旱以中旱为主;秋旱和春旱多发区均为绵阳东部丘陵区,春旱强度分布为北部强南部弱,而秋旱强度分布恰好相反,为北部弱南部强。
王朕梁川龙贻东詹存
关键词:干旱MANN-KENDALL检验川中丘陵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