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超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支持向量
  • 4篇支持向量机
  • 4篇向量
  • 4篇向量机
  • 3篇固结
  • 2篇道路工程
  • 2篇入射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路工
  • 2篇固结仪
  • 1篇单向固结
  • 1篇等效荷载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盾构
  • 1篇盾构施工
  • 1篇岩质

机构

  • 7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徐州建筑职业...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作者

  • 8篇尹超
  • 3篇李伟华
  • 2篇赵成刚
  • 2篇王帅伟
  • 1篇李舰
  • 1篇迟明杰
  • 1篇袁颖
  • 1篇周爱红
  • 1篇蔡国庆
  • 1篇孙武
  • 1篇刘超

传媒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岩质边坡落石运动特征参数分析及SVM预测模型被引量:9
2017年
以落石的水平运动距离、弹跳高度和运动能量3个运动特征参数为目标,引入正交试验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及其较不利因素水平组合研究。然后选取影响落石运动特征参数的5个因素为影响因子建立数据样本集,引入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落石预测系统对岩质边坡落石运动特征参数进行了预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预测系统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方法可以确定影响落石运动特征参数的主次因素及较不利因素水平组合;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预测系统不需要进行Rockfall软件的建模计算过程,就可以估算出岩质边坡落石的运动特征参数,方便快捷。
周爱红王帅伟袁颖尹超
关键词:道路工程落石正交试验支持向量机
地震波斜入射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地震诱发的边坡失稳是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数值方法是对地震边坡进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具。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通过将地震记录转化为等效地震荷载实现地震波在场地中的施加;并采用Mohr-Coulomb准则模拟土体的非线性特征。根据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双面边坡的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角度入射下不同坡角边坡的地震响应,讨论了地震波入射角以及边坡坡角对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和边坡形状改变了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规律,因此影响了边坡的破坏。随着地震波入射角的增加,靠近波源一侧坡面的滑动位移和滑动区域逐渐增加,而远离波源一侧的滑动位移和滑动区域逐渐减小。边坡坡度的增加引起坡面危害的逐渐加剧。本文讨论了不同尺寸边坡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从而为地震诱发边坡的失稳破坏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工程意义。
王雪艳刘超尹超李伟华
关键词:入射角等效荷载非线性
一种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被引量:14
2018年
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预测沉降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建立预测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将预测结果与常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LM-BP)的预测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PCA-PSO-SVM的预测结果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M-BP神经网络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该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周爱红倪莹莹尹超尹超
关键词:地面沉降盾构施工主成分分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
SV波斜入射下坡体地形放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建立等效地震荷载,通过自编程序实现斜入射地震波在有限元软件中快速准确的添加,并以此对斜入射地震波作用下双面坡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入射角和模型尺寸对坡体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规律。根据建立的数值模型,首先得出不同卓越频率f0与归一化高度H/λ的关系;然后依据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Ah和竖直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Av分析归一化高度H/λ、坡度i和平台宽度L三个参数对坡体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最后根据两侧坡脚、两侧坡顶和坡顶中点的Ah,分析斜入射角度θ对H/λ,i和L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将数值模型中地震波入射问题程序化和界面化,方便了等效地震荷载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快速添加;卓越频率f0对坡体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只与H/λ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H/λ的变化影响右侧坡顶,i的变化影响两侧坡顶,L的变化影响两侧坡顶和坡顶中点;两侧坡顶Ah的最大值Ahmax不一定在地震波垂直入射(θ=0°)时得到,其取值与i和L有关。综上,在有限元中建立了地震波斜入射的完整流程,保证了计算精度并简化了建模难度;地震波入射角度对坡体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是显著的。
尹超尹超李伟华
关键词:地震波地形斜入射
复杂工况单向固结理论分析及可视化
2015年
以Terzaghi单向固结理论为基础,对均质土层、分层土层、土层荷载增加、土层厚度变化情况下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以孔隙水压力为未知量的差分形式的控制方程,并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推导建立了具有二阶精度的边界方程;同时采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通用程序,得到Terzaghi单向固结理论孔隙水压力的数值解。此外,基于按作用消散的平均孔隙水压力的定义通过已经得到的孔隙水压力的数值解计算得到各不同复杂工况下的平均固结度,并且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功能,实现可视化,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平均固结度的求解及通过平均固结度来推断地面沉降量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袁颖尹超周爱红
关键词:单向固结平均固结度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砂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被引量:8
2016年
渗透系数不仅是描述土体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固结沉降和渗透变形的重要因素.首先对华北平原中东部地区的28个砂土样本通过自行改装的渗透固结仪进行渗透固结试验,得到不同孔隙比下的渗透系数.然后选取有效粒径d_(10)、限制粒径d_(60)、不均匀系数C_u、曲率系数C_c和孔隙比e 5个指标作为渗透系数k的影响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3个主成分,对影响渗透系数的主成分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最后,引入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了华北平原中东部地区砂土渗透系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华北平原中东部地区随机选取的20组样本进行渗透系数的预测.结果表明:自行改装的渗透固结仪可以较好地进行渗透固结试验;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以为华北平原中东部地区砂土渗透系数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周爱红尹超袁颖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基于邻域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固结系数预测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邻域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建立滹沱河某地区软土固结系数的预测模型。基于自行改装的渗透固结仪,利用公式法确定不同压力下的固结系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土体的指标参数,采用邻域粗糙集对该指标参数进行属性约简,将约简后的指标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的固结系数预测模型,预测未知样本的固结系数,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公式法可以准确客观地确定固结系数;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建立的该地区软土固结系数预测模型均可以预测区域内未知点的固结系数,且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预测精度比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约10%。本文提出的方法直接从实验数据出发,通过易获取的影响因素建立特定地区固结系数预测模型,并可预测该区域其余未知点的固结系数。
尹超周爱红袁颖王帅伟
关键词:固结系数支持向量机邻域粗糙集
考虑拉剪耦合作用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拉剪耦合作用,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在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底部入射3条经典地震波,对边坡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首先采用显式迭代子增量法编写考虑拉剪耦合作用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子程序,并在边坡模型的截断边界添加黏弹性人工边界、输入等效地震荷载,模拟边坡受到的地震作用;然后以单元分别受到压缩和拉伸作用为例验证子程序的正确性;通过与已有地震边坡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在地震边坡分析中若不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得出的结论偏危险;最后在边坡底部垂直入射3条地震波,分析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在2种强度准则下安全系数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边坡(坡高、高宽比不同)在不同地震波(El-Centro,Kobe,Northridge)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各不相同,但安全系数都随坡高增加和坡角增大而降低;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并且其安全系数的变化各有特点;坡高和高宽比的变化影响边坡对地震波频段的响应;分析地震边坡的稳定性,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以及边坡高度和高宽比的变化规律。
尹超李伟华李舰蔡国庆赵成刚迟明杰
关键词:道路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