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友胜

作品数:53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艺术
  • 4篇宋诗
  • 4篇苏诗
  • 4篇文学
  • 3篇学史
  • 3篇艺术特色
  • 3篇宋代
  • 3篇注释
  • 3篇文学史
  • 2篇代文
  • 2篇读书
  • 2篇兴寄
  • 2篇学术
  • 2篇学术成就
  • 2篇研究方法
  • 2篇意象
  • 2篇诗风
  • 2篇诗歌
  • 2篇诗歌艺术
  • 2篇诗选

机构

  • 47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7篇王友胜
  • 2篇周静
  • 2篇许菊芳
  • 1篇祖月
  • 1篇艾初玲
  • 1篇李芳
  • 1篇彭文静
  • 1篇李德辉
  • 1篇侯娟娟
  • 1篇田慧玲
  • 1篇吴春秋
  • 1篇刘丽娇
  • 1篇李靓

传媒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韵文学刊
  • 3篇中国文学研究
  • 3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文学遗产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图书馆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湘潭大学社会...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古籍研究
  • 1篇云梦学刊
  • 1篇赣南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中学语文(教...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诗评》简议
2007年
《沈俭期集》,新、旧《唐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唐才子传》均作十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作五卷,然原集已佚,今传于世者均为明人之辑校本。其中铜活字本作四卷,吴琯辑《唐诗记》本作三卷,朱警辑《唐百家诗》本、张逊业辑《唐十二家诗》本、许自昌辑《前唐十二家诗》本作二卷,杨一统辑《唐十二名家诗》本作一卷。又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王廷相刊《沈詹事集》七卷。
王友胜
关键词:《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活字本诗评
苏轼南贬儋州经行路线考论被引量:4
2016年
苏轼一生南羁北宦、颠沛流离,其中南贬儋州乃宦迹的最后一站。他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同年七月二日到达儋州;元符三年(1100)六月上旬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月四日到达大庾岭,结束了岭南贬谪生活,回到内地。其间所经行的路线、交游的人物及创作的诗文,班班可考,无不彰显了诗人坎坷的心路历程与丰富的情感内涵。我们通过察考苏轼南贬儋州经行路线,兼及其交游人物与所作诗文,对深化晚年苏轼研究,探讨宋代交通与文学关系研究均不无禆益。
王友胜
论《宋诗拾遗》的文献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宋诗拾遗》不在选优,重在补阙,多收三流或末流诗人之诗,其小传中有关诗人著述与登进士时间的记载,其诗前小序与诗中自注及编者的按语等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拾遗》也存在着编次失当、误收或析一人为二人的局限。
王友胜
宋四六的文体特征与发展轨迹被引量:4
2004年
宋四六多属应用型文体 ,且多为代言之作。写法上工于裁对 ,多化用前人成句、成语而少用故事 ,又往往以文体为四六。宋初四六犹带唐五代遗风 ,至欧、苏后始锐意革新 ,形成新面貌。南宋后期四六追求纤丽 ,刻意雕琢 ,回复到宋初华而不实的状况。
王友胜
关键词:宋朝四六文文体特征骈文写作方法
陈子展《唐代文学史》的学术成就与研究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陈子展先生的《唐代文学史》比较早地勾勒了诗歌、古文及唐代新出现的小说、词等文体创作的历史进程,从作家所处的生态环境与文学内部规律阐释了唐代文学何以繁荣的主客观缘由,细腻入微地分析了各种文学样式的文体特征与写作技巧。该书在研究方法与视域上推崇白话文学,擅长比较研究,巧于史料征引,因而有理由成为民国间所撰写的几种唐代文学史中最为优秀的一部。
王友胜
关键词:学术成就研究方法
论《王荆公诗笺注》的学术价值与局限被引量:4
2008年
李壁的《笺注》编撰于临川,刻印于眉山,曾极尝参与其事。其所谓"补注"为李壁所为,而"庚寅增注"乃他人之作。《笺注》之注注重考辨人物、史实,寻求语词、典故出处,亦分析诗意与篇章结构。注重实地调查与实物文献,多引荆公自注与自序,诗注与诗评结合等,是李壁之注的主要特点。《笺注》在系年、校勘、辨伪与辑佚等方面亦有收获。
王友胜
关键词:校勘辨伪辑佚补注
读王水照、熊海英著《南宋文学史》
2011年
宋代文学发展史的自觉建构始于民国年间,吕思勉的《宋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31年)、柯敦伯的《宋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陈安仁的《宋代的抗战文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及陈子展的《宋代文学史》(作家书屋1945年)等皆为发凡起例、筚路蓝缕之作。新时期以来较早的著作则有程千帆、吴新雷两先生的《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孙望、常国武两先生的《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最近曾枣庄、
王友胜
关键词:南宋宋代文学文学发展史
李贺诗歌艺术三论
<正> 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无疑是全面的,但本文仅就其诗歌的奇妙构思、意象与用字的特点及通感等艺术特色作些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诗歌的艺术渊源进行考察,对其诗歌在后世产生的艺术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王友胜
文献传递
试论王禹的咏花诗
2010年
王禹近600首诗中,以花为题的多达36首,涉及花的品种12类,其中咏牡丹、杏花、海棠、芍药及海仙花尤多。这些咏花诗在题材上或描花形、或传花神、或抒情、或言志;在写作上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想象奇特丰富,颇具艺术魅力。
王友胜刘丽娇
关键词:咏花诗主观感情艺术特色
五十年来钱锺书《宋诗选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7
2008年
《宋诗选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诸多宋诗选注本中学术质量颇高,流播最广,影响最卓的一部。如果说清初吴之振等编撰的《宋诗钞》当时“几于家有其书”,“所钞宋诗,久风行天下”,在有清一代由此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宗宋诗风,改变了明人独宗唐诗的局面,那么钱锺书编选的《宋诗选注》也因“名家名著”的非凡身份而版本甚多,发行量极大,
王友胜
关键词:《宋诗选注》新中国成立《宋诗钞》学术质量发行量诗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